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大胜专利>正文

可拆卸式快速铆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712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功效的能方便地拆卸铆体的快速铆接抽芯铆钉。由铆钉杆和铆体构成,铆钉杆为圆柱体,铆体呈内有通孔的圆柱形状,铆体的端部有呈蘑菇状的帽沿,主要特征是铆体的外表面为螺纹,帽沿的顶部有一六方形沉孔,铆钉杆为较长的圆柱体,且一端有直径比铆钉杆大的鼓形头,套在铆钉杆上的铆体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鼓形端方向相同排列。在拉铆的作用下,使铆体膨胀夹紧工件,铆钉杆端的鼓形头穿过第一个铆体后,又到达第二个铆体的端部,再实施第二次铆接,实现连续铆接,铆钉杆可被大量重复使用,且可用扳手能方便地拆卸铆钉,使其沿螺纹旋出,提高了铆接的功效,可有效地降低铆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芯铆钉,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提高功效的能方便地拆卸铆体的快速铆接抽芯铆钉。在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的金属或塑料等薄板之间的联接固定中,一般采用的连接方式如点焊、螺丝、挤压紧固件、铆钉铆接等,都是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特别是在大批量的流水线作业过程中,上述连接方式要付出很大成本,由于联接数量大而功效太低。经专利查新检索,如95246437.3公开了一种开口型拱状抽芯铆钉,由铆体和钉芯所构成的开口型抽芯铆钉的铆体头呈拱形状,解决铆体的头部底面与被铆接件叠不密贴,影响被铆接件联接坚固的问题;如专利94222991.6公开了一种双鼓型抽芯铆钉,它由芯轴钉子和金属双鼓所构成,芯轴钉子上带有两道凹槽。如专利92221606.1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多鼓形抽芯铆钉,其主要特征是由铆钉杆和外壁上具有二个以上环形槽的铆体所组成的抽芯铆钉,在拉铆作用下,铆接薄形被铆件时,铆体尾部呈多鼓形状,由于铆体的鼓形随被铆体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紧固被铆件。由此,诸如此类的许多专利,人们通过抽芯铆钉杆、铆体结构特征的改进,提高铆接的抗剪力和抗拉力,提高密封性、防腐性等,但并未试图去解决提高效率与降低铆接成本的问题。但是,在薄板之间已用铆钉铆接固定后,也有需要拆卸的场合,采用上述普通抽芯铆接往往采用电钻去除的方法,这种方法有许多弊端,一是操作不方便,二是产生切削,难以清理,这在精密仪器安装的拆卸中尤其显现,因而功效太低。经专利检索,如专利96205376.7公开了一种特别适用于封闭的薄壁构件的铆螺母,包括一中空杆部,该中空杆部的上部为光杆部分,下部为螺纹部分,主要特征是还包括一与中空杆部成一体的沉头,光杆部分与螺纹部分的过渡角α为45°,沉头角度β为90°与120°两种,该专利通过对铆螺母结构的改进,用测扭扳手旋紧螺帽并控制扭矩,使光杆部分受力变形而将铆螺母与薄壁构件铆成一体,能使铆螺母与薄壁构件处于同一平面。由此,试图解决提高效率与降低铆接成本问题,要对抽芯铆钉杆、铆体结构特征进行改进,特别是解决拆卸联接固定构件的铆钉,也要从铆体结构入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高效的、操作方便的快速铆接的抽芯铆钉,它可有效地降低铆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拆卸铆体的快速抽芯铆钉,它可极大地提高铆接与拆卸铆钉的功效。为了实现提高铆接的功效,降低铆接成本,上述快速铆接抽芯铆钉且又可方便地被拆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由铆钉杆和铆体构成,铆钉杆为园柱体,铆体呈内有通孔的园柱形状,铆体的端部有帽沿,帽沿呈蘑菇状,主要特征是铆体园柱形的外表面为螺纹状,铆体端部的帽沿顶部有一沉孔,铆钉杆为较长的园柱体,且一端有直径比铆钉杆大的鼓形头,套在铆钉杆上的铆体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鼓形端方向相同排列。而且,铆体帽沿顶部的沉孔可以为六方形沉孔。而且,所述铆钉杆和铆体可以用钢性材料制成。铆钉杆为较长的园柱体,套有数个铆体的铆钉杆,放进专用汽动铆枪内,在拉铆的作用下,在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工作的情况下实现连续铆接,当要拆卸已联接固定构件的铆钉时,只需用扳手插入沉孔,使铆体沿螺纹旋出。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铆体结构,内有通孔的园柱形铆体外表面为螺纹状,且在端部呈蘑菇状的帽沿顶部有一沉孔,便于扳手插入沉孔拆卸紧固联接构件的铆钉,使铆体沿螺纹旋出,可方便地拆卸铆钉,而且保持被联接构件表面的平整,且提高拆卸的功效。2.铆钉杆是一个独立的较长的园柱体,在铆钉杆的一端有直径比铆钉杆大的鼓形的凸头,这样可以将铆体一个一个有序地排列穿在铆钉杆上。3.在专用汽动铆枪内,在拉铆的作用下,铆钉杆端的鼓形头从铆体的园柱形内穿过,使铆体膨胀,铆体一端的鼓形膨胀体积较大,从而夹紧工件,铆钉杆端的鼓形头穿过第一个铆体后,又到达第二个铆体的端部,再实施第二次铆接,这样在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工作的情况下实现连续铆接,提高了铆接的功效,可有效地降低铆接成本。4.铆钉杆上的数个铆体铆接完毕,可以在铆钉杆上再穿上铆体,继续铆接,铆钉杆可以被大量重复使用,直到铆钉杆鼓形头被一定磨损为止,有效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式快速铆钉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式快速铆钉铆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的工作状态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铆体1,铆体外螺纹2,铆体帽沿3,帽沿沉孔4,铆体内通孔5,铆钉杆5,铆钉杆鼓形头7。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由铆体1和铆钉杆6所组成,铆体1套在铆钉杆6上,铆体1呈内有通孔5的园柱形状,铆体1园柱形的外表面为螺纹状2,铆体1的端部有帽沿3,帽沿3呈蘑菇状,或其它鼓形状,呈蘑菇状的帽沿3顶部有一沉孔4,沉孔4可以为六方形沉孔或其它形状沉孔,便于扳手插入,铆体1可以用钢、铝、铜等材料制成,当被用作可拆卸式铆钉时,铆体1可以用钢性材料制成。参见图3和图4,铆钉杆6是一个独立的较长的园柱体,在其一端有凸出的鼓形的钉头7,其直径比铆钉杆大,套在其上的铆体1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鼓形端7方向相同排列。在使用时,将铆体1一个一个地穿在铆钉杆6上,即将铆钉杆6穿入铆体1内的园柱形通孔5中,套在铆钉杆6上的铆体1的数量也可多达20-60多个,在实际生产中,铆体1是被有序地按同一方向排列,固定在纸带上便于铆钉的装入。使用时,根据被铆件上的孔径选择相适应的快速铆钉的规格大小,然后将一串快速铆钉装入专用工具内,在拉铆的作用下,铆钉杆向后运动,铆体穿过铆钉杆端的鼓形头,再从铆体间的园柱形孔内穿过,使铆体和铆体一端的鼓形产生膨胀变大,从而夹紧工件,实现铆接联接,抽出的铆钉杆端的鼓形头又被另一铆体端部的鼓形所挡住还原成图3所示的状态,这样从一个铆体到另一个铆体之间就不需做任何其它辅助工作,实现连续铆接。只是转移铆体的时间,铆钉杆上的数个铆体铆接完毕,可以在铆钉杆上再穿上铆体,继续铆接,铆钉杆可以用钢性材料制成,被大量重复使用达数万次以上,直到铆钉杆鼓形头被一定磨损为止。在薄板之间已用铆钉铆接固定后,如有需要拆卸的场合,只需将扳手插入抽芯铆钉铆体上的沉孔,使铆体沿其螺纹旋出即可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由铆钉杆(6)和铆体(1)构成,铆钉杆(6)为园柱体,铆体(1)呈内有通孔(5)的园柱形状,铆体(1)的端部有帽沿(3),帽沿(3)呈蘑菇状,其特征在于铆体(1)园柱形的外表面为螺纹状(2),铆体(1)端部的帽沿(3)顶部有一沉孔(4),铆钉杆(6)为较长的园柱体,且一端有直径比铆钉杆大的鼓形头(7),套在铆钉杆(6)上的铆体(1)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鼓形端(7)方向相同排列。2.一种可拆卸式快速铆钉,其特征在于呈蘑菇状的帽沿(3)顶部的沉孔(4)可以为六方形沉孔。3.一种可拆卸式快速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杆(6)和铆体(1)可以用钢性材料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功效的能方便地拆卸铆体的快速铆接抽芯铆钉。由铆钉杆和铆体构成,铆钉杆为圆柱体,铆体呈内有通孔的圆柱形状,铆体的端部有呈蘑菇状的帽沿,主要特征是铆体的外表面为螺纹,帽沿的顶部有一六方形沉孔,铆钉杆为较长的圆柱体,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式快速铆钉,由铆钉杆(6)和铆体(1)构成,铆钉杆(6)为园柱体,铆体(1)呈内有通孔(5)的园柱形状,铆体(1)的端部有帽沿(3),帽沿(3)呈蘑菇状,其特征在于:铆体(1)园柱形的外表面为螺纹状(2),铆体(1)端部的帽沿(3)顶部有一沉孔(4),铆钉杆(6)为较长的园柱体,且一端有直径比铆钉杆大的鼓形头(7),套在铆钉杆(6)上的铆体(1)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鼓形端(7)方向相同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大胜
申请(专利权)人:蒋大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