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冷分配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13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冷分配器及其应用,所述供冷分配器利用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及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对多温区冷库系统进行蓄冷液分配,接收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的蓄冷液并将接收的蓄冷液分配给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冷分配器的冷库系统可灵活的进行各系统模式转换,根据不同季节对不同温区库温的需求,灵活的进行模式转变,既可以变为超低温库,又可以变为高温库,且不增加投资。同时,制冷机组无需频繁启动,系统能耗低。

A Cooling Distributo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冷分配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冷分配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温区冷库系统的供冷分配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冷库制冷方式为每个冷库对应一台或多台制冷机组,并且,每个冷库对应一个制冷模式或称制冷温度,温度区间为固定模式,不可变更为其他温区,无法更改为其它用途。当季节变化需要其它温区库时,除了更建,无其它办法。并且,整个制冷管路为高压管路,投资额度大,后期维护难。图1A至图1E为现有技术的冷库系统示意图,如图1A所示,-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B所示,-25~-18℃冷冻库503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25~-18℃冷冻库503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C所示,0~10℃冷保鲜504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0℃冷保鲜504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D所示,0~15℃冷藏库505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用于对多温区冷库系统进行蓄冷液分配,接收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的蓄冷液并将接收的蓄冷液分配给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所述供冷分配器包括: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与所述第一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速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至速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单向阀(3);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与第二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冷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用于对多温区冷库系统进行蓄冷液分配,接收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的蓄冷液并将接收的蓄冷液分配给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的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所述供冷分配器包括: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与所述第一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速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至速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单向阀(3);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与第二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冷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至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2)、单向阀(23);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与第三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冷藏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至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32)、单向阀(33);及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保鲜库连接,并且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2)、单向阀(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还包括办公区域,所述供冷分配器利用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对所述办公区域进行蓄冷液分配;其中,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办公区域连接,并且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4)、单向阀(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冷冻库,并且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2)、单向阀(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2)、单向阀(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2)、单向阀(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冷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三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李志辉师清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