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1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新风接管的朝向固定,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的的技术问题。该新风模块包括相连通的新风机部件和回风框部件,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结构相同,以使所述新风机部件可选地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从而实现了根据安装使用环境来灵活调整新风机部件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使新风接管总能位于新风模块的靠近室外侧,与传统的新风接管位置和方向不能改变的情况相比,无需弯折风管,也无需延长风管长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阻,保证了新风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新风量充足,也不易产生气流噪声。

A New Air Module and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技术介绍
风管机引新风是利用风机将室外的新风吸或吹到室内,风管通向室外用于输送新风,而风管接口靠近室外侧会使工程安装较为简单,也会使新风引进更为通畅。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风管内机新风模块安装方向单一且不可拆卸,新风的接管方向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只适用于左侧接管或只适用于右侧接管)。由于新风接管只适用于单侧安装,当新风接管位于新风模块远离室外侧时,风管需要改变方向,而且风管较长,即存在风管有拐弯和风管过长等问题,增大了风阻,导致新风量不充足,甚至会产生气流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风接管的朝向固定,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模块,包括相连通的新风机部件和回风框部件,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结构相同,以使所述新风机部件可选地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可选地,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可拆部,当所述新风机部件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时,所述可拆部位于第二侧;当所述新风机部件连接于第二侧时,所述可拆部位于第一侧。可选地,所述回风框部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具有A端和B端,所述下盖板具有C端和D端,所述A端与所述C端构成了所述第一侧,所述B端与所述D端构成了所述第二侧;且所述A端与所述B端结构相同,所述C端与所述D端结构相同。可选地,所述可拆部位于所述回风框部件上与所述新风机部件安装侧相对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可拆部为侧板。可选地,所述新风机部件包括新风主体和风口部,所述风口部固定于所述新风主体上。可选地,所述风口部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新风主体上。可选地,所述新风机部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新风机部件与所述回风框部件之间。可选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口,用于连通所述新风机部件与所述回风框部件。可选地,所述隔板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新风主体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管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新风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回风框部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结构相同,从而实现了根据安装使用环境来灵活调整新风机部件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使新风接管总能位于新风模块的靠近室外侧,与传统的新风接管位置和方向不能改变的情况相比,无需弯折风管,也无需延长风管长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阻,保证了新风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新风量充足,也不易产生气流噪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风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回风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新风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新风机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风管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新风机部件;11、风口部;12、隔板;13、侧面板;14、蜗壳;15、风叶;16、电机;17、风口;18、封板;2、回风框部件;21、侧板;22、上盖板;23、滤网;24、下盖板;3、新风接管;4、第一侧;5、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现有风管机新风模块的新风接管要么在左侧,要么在右侧,不能根据安装需要左、右互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包括相连通的新风机部件1和回风框部件2,回风框部件2具有第一侧4和第二侧5,且第一侧4与第二侧5结构相同,以使新风机部件1可选地连接于回风框部件2的第一侧4或第二侧5。回风框部件2具有第一侧4和第二侧5,且第一侧4与第二侧5结构相同,从而实现了根据安装使用环境来灵活调整新风机部件1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侧的安装情况,从而实现了根据安装使用环境来灵活调整新风机部件1的位置,使新风接管3总能位于新风模块的靠近室外侧,与传统的新风接管3位置和方向不能改变的情况相比,无需弯折风管,也无需延长风管长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阻,保证了新风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运行能耗;新风量充足,也不易产生气流噪声。新风机部件1与回风框部件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拆卸后进行位置调换,无需增加其他多余机构即可实现,位置调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新风机部件1与回风框部件2之间可通过卡合结构或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式相连。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回风框部件2具有可拆部,当新风机部件1连接于回风框部件2的第一侧4时,可拆部位于第二侧5;当新风机部件1连接于第二侧5时,可拆部位于第一侧4。当新风机部件1连接于回风框部件2的第一侧4时,可拆部位于第二侧5;当新风机部件1连接于第二侧5时,可拆部位于第一侧4,选择可拆部设置位置,实现减小风阻,保证新风量的要求,也不易产生噪声。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回风框部件2包括上盖板22和下盖板24,上盖板22具有A端和B端,下盖板24具有C端和D端,A端与C端构成了第一侧4,B端与D端构成了第二侧5;且A端与B端结构相同,C端与D端结构相同,参见图2。上盖板22的A端与B端结构相同,下盖板的C端与D端结构相同,保证了可拆部能够左、右灵活互换。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可拆部位于回风框部件2上与新风机部件1安装侧相对的一侧。可拆部位于回风框部件2上与新风机部件1安装侧相对的一侧,拆卸互换后能满足左侧安装和右侧安装的需要。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可拆部为侧板21。侧板21可拆卸式安装于框主体远离新风机部件1的一侧,需要时将侧板21拆下,进行新风机部件1安装位置的适应性调整。当侧板21位于第一侧4,新风机部件1位于第二侧5,即形成了新风模块的第一安装状态,参见图2;当侧板21位于第二侧5,新风机部件1位于第一侧4,即形成了新风模块的第二安装状态。新风机部件1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回风框部件2的不同侧,从而实现新风接管3位置的调整,实现不同安装方向,从而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新风机部件1包括新风主体和风口部11,风口部11固定于新风主体上。风口部11用于将新风引入新风主体内,起到导向和过渡的作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风口部11可拆卸式安装于新风主体上。风口部11用于将新风引入新风机部件1,风口部11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更加便于新风接管3方向的调节,新风主体不需要转动,更合理。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新风机部件1还包括隔板12,隔板12设置于新风机部件1与回风框部件2之间。隔板12的设置方便设置新风流通路径,使新风流路更合理。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新风机部件和回风框部件,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结构相同,以使所述新风机部件可选地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或第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新风机部件和回风框部件,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结构相同,以使所述新风机部件可选地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或第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框部件具有可拆部,当所述新风机部件连接于所述回风框部件的第一侧时,所述可拆部位于第二侧;当所述新风机部件连接于第二侧时,所述可拆部位于第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框部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具有A端和B端,所述下盖板具有C端和D端,所述A端与所述C端构成了所述第一侧,所述B端与所述D端构成了所述第二侧;且所述A端与所述B端结构相同,所述C端与所述D端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时俊杜辉邓晶曹颖张凤梅张奕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