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暗浜是一种不良地质情况,是指原来这个地方是河道,有淤泥沉积,后来上面又有了覆土或者其他覆盖物填没,但是沉积的淤泥仍在,需开挖后才能看出。这种情况不利于地基的稳定性,尤其对基础建设存在隐性危害。传统暗浜通常采用自地面开始施工的复合地基的方式进行处理,一则无法消除暗浜自有污染成份,无法避免二次污染;二则处理后的地基无论是强度还是刚度均有别与临近的地基,形成新的不均匀地基,不利于后续利用或再处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施工,有利于暗浜周边土体排水固结,提高周边土体强度;同时可提高了暗浜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还充分再利用场地资源,并避免二次污染,减少弃土对环境的影响。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范围;2)沿设计开挖基槽顶部边缘设置降水井,并利用潜水泵进行基槽降水处理;3)放坡开挖,采用挖掘机械挖出有污染成份的暗浜土体;4)在开挖完成的基槽底部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范围;2)沿设计开挖基槽(1)顶部边缘设置降水井(2),并利用潜水泵(3)进行基槽(1)降水处理;3)放坡开挖,采用挖掘机械挖出有污染成份的暗浜土体;4)在开挖完成的基槽(1)底部进行复合地基增强体(4)施工;5)复合地基增强体(4)施工完成后,在基槽(1)底部铺设砂垫层(5),并用压实机具压实,压实后砂垫层(5)厚度为300~500mm;6)在压实后的砂垫层(5)上方铺设回填土(6),并用压实机具压实;所述回填土(6)为与暗浜临近土体物理性能相近且不含污染物的土体,所述土体的物理性能包括土体的颗粒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确定开挖范围;2)沿设计开挖基槽(1)顶部边缘设置降水井(2),并利用潜水泵(3)进行基槽(1)降水处理;3)放坡开挖,采用挖掘机械挖出有污染成份的暗浜土体;4)在开挖完成的基槽(1)底部进行复合地基增强体(4)施工;5)复合地基增强体(4)施工完成后,在基槽(1)底部铺设砂垫层(5),并用压实机具压实,压实后砂垫层(5)厚度为300~500mm;6)在压实后的砂垫层(5)上方铺设回填土(6),并用压实机具压实;所述回填土(6)为与暗浜临近土体物理性能相近且不含污染物的土体,所述土体的物理性能包括土体的颗粒级配、吸水率、膨胀率及压实度,形成与临近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峰,王晓,宋保强,许健,刘高,周钧,彭永辉,苗会刚,孟雷,康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