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豫园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805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酰胺20~25份、EDTA8~10份、乙醇4~5份、羟乙基乙酰胺10~12份混合后,加热并搅拌,时间为30~4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含过硫酸钠6~8份、活性凹凸棒土8~10份,继续搅拌10~2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高锰酸钾10~12份,加热并搅拌,时间为20~3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再次加入聚丙烯酰胺,20~25份,加热并搅拌,充分混合后静置4~5h,即得。本解堵剂能快速溶解油田地层中沥青质垢的堵塞物,使添加的渗透剂等快速地进入有机聚合物料垢的内部,使解堵剂与有机聚合物料垢迅速接触,使沥青质垢和聚合物料垢膨胀、转化,最后形成易溶解于水的小分子溶液。

Preparation of a special plugging remover for polymer injection wells in oil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油田化学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目前国内各大油田三次采油技术中提高采收率的一种主要技术措施。但是注水井在注聚后续水驱过程中,普遍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入困难的现象,难以达到配注量的情况,以现场洗井冲砂分析,堵塞物复杂,包括聚合物团聚物及储层泥沙及各种垢样,复杂的堵塞物及堵塞机理造成了解堵工艺难度大的特点。目前对此类欠注井的解堵主要以酸化、充填为主,由于针对性不强,工艺单一,效果不佳,难以解决现场问题,急需开展相关的工艺技术研究,解决注聚井注水难题。常规酸化、充填等工艺开展解堵工作,效果差,有效期短;使用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作为解堵剂,具有一定效果,但安全性差、不适合储运及现场施工。不能满足安全、环保要求。已报道的对该类井的解堵技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强氧化剂二氧化氯、双氧水等对储层进行解堵施工,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同时在储运及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爆炸性气体,对施工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尚无针对油田注聚井的解堵剂,因此,本申请的主要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酰胺20~25份、EDTA8~10份、乙醇4~5份、羟乙基乙酰胺10~12份混合后,加热并搅拌,时间为30~4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含过硫酸钠6~8份、活性凹凸棒土8~10份,继续搅拌10~2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高锰酸钾10~12份,加热并搅拌,时间为20~3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再次加入聚丙烯酰胺,20~25份,加热并搅拌,充分混合后静置4~5h,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酰胺20~25份、EDTA8~10份、乙醇4~5份、羟乙基乙酰胺10~12份混合后,加热并搅拌,时间为30~4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含过硫酸钠6~8份、活性凹凸棒土8~10份,继续搅拌10~20min,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高锰酸钾10~12份,加热并搅拌,时间为20~30min;向上述混合物中再次加入聚丙烯酰胺,20~25份,加热并搅拌,充分混合后静置4~5h,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加热还加入单宁与酒石酸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宁与酒石酸的混合物,为单宁8~10份、酒石酸6~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加热,加热温度为80~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加热,加热温度为50~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次加热,加热温度为30~4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注聚井专用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丙烯酰胺23份、EDTA9份、乙醇5份、羟乙基乙酰胺11份混合后,加热并搅拌,加热温度90℃,时间为30min;2)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含过硫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豫园
申请(专利权)人:王豫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