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3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包括:感温透气层;感温透气层包括感温层和透气层,感温透气层可随温度变化进行表面颜色的改变;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为不透气薄膜层、粘贴层、剥离膜层依次粘贴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化学发热物料填充于中空结构内;防护胶圈与剥离膜层的形状适配,且其边缘固定连接于剥离膜层的边缘;有效物质层粘贴于剥离膜层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便于携带的有益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Moxibustion with Temperature and Color 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
本技术涉及保健产品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
技术介绍
灸法可分为两种,第一个是传统灸法,第二个是现代灸法,不论是传统灸法还是现代灸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传统灸法有效,但是使用的是艾条或是类似艾条的天然草本制品可燃物,点燃后进行施灸,使用时有烟有火易落灰(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操作),特别是不能同时多个部位施灸,尤其是施灸时,被施灸人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稍有不慎还会烧伤或烫伤被施灸人员。现代灸法现发展有根据电热原理设计的各种灸疗器具,同时也有根据化学放热原理设计的热敷灸贴。专利号CN20161072738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烟电子艾灸仪,虽然解决了温度控制的问题,也无需指定的专业人员操作,但是由于是电热原理设计的产品,一定需要电源使用,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电线连接及移动不便的问题。专利号CN2011120079616.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敷贴,虽然解决了随身携带的问题,但是由于产品体积相对较大,厚重,使用时异物感较强,另外灸贴的发热面积相对较大,其设计制作方案和传统经典的中医穴位灸疗理论有很大的差距,传统灸疗施灸使用的灸柱直径正常只有30mm左右。在专利号申请号:CN203001418U非燃烧穴位灸,虽然灸体小型化了,也便于携带,但是采用的是模塑壳体(壳材为PP、PET、或PVC塑料材质),生产时需要机械针刺打孔或激光打孔形成透气孔,由于模塑壳体比较硬使得灸体不易弯曲,使用时经常出现粘不牢脱落的问题,另外打出的孔同时会出现漏料(黑色粉末)现象,除此之外由于机械打孔或激光打孔导致灸发热温度无法恒定,需要增加不透气材料贴在打孔面(温制贴)来控制温度和防止黑色粉末漏出,所以会增加相应的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方便携带的随身灸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包括:感温透气层;所述感温透气层包括感温层和透气层,所述感温层可随温度变化进行表面颜色的改变;所述透气层为微多孔透气膜;所述感温层与所述透气层紧密贴合且所述感温层位于所述透气层外部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为不透气薄膜层、粘贴层、剥离膜层依次粘贴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不透气薄膜层与所述感温透气层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中空结构;化学发热物料;所述化学发热物料填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防护胶圈;所述防护胶圈与所述剥离膜层的形状适配,且其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剥离膜层的边缘;有效物质层;所述有效物质层粘贴于所述剥离膜层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感温透气层可随着温度变化进行颜色变化,当温度上升到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温度时,其表面会变化出警示的色彩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有效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吸收好;采用了防护胶圈,大大方便了使用者选用成本低、易得到的原料,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所述透气层为微多孔透气膜,减小了机械打孔的成本,又有效避免了温度不稳定,打孔漏料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优选的,所述感温层由无纺布以及涂刷在无纺布上的温感材料制成。除随温度升高变化出高温警示色彩外,同时也可以多种色彩搭配变化出想要的理想图案;优选的,所述粘贴层为包括膏药、巴布剂、添加药物的水凝胶、肌肤直贴型热熔胶、水性压敏胶在内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化学发热物料为铁粉、活性炭、水、蛭石、高分子树脂的混合料。所述发热物料的发热温度为38-75℃,最优数值为55℃。该温度为最适合药物起效也是人体感觉最为舒适的温度。优选的,所述防护胶圈为防渗漏泡沫胶圈,且其底面涂抹有胶体。优选的,所述有效物质层为包括棉质药垫、草本粉剂药包、复合型药片、姜、大蒜、洋葱、花椒、艾草中在内的一种或多种;棉质药垫可以添加植物精油、中药提取液、天然植物膏霜。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层、防护胶圈均可以为梅花形、三耳形、四耳形、圆形、方形。优选的,所述随身灸的整体尺寸为:最长直径:20-70mm,高度为2-15mm。优选的,外包装采用密封袋或密封泡罩壳包装中的任一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图中:1感温透气层;1a感温层;1b透气层;2化学发热物料;3复合材料层;3a剥离膜层;3b粘贴层;3c不透气薄膜层;4防护胶圈;5有效物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包括:感温透气层1;感温透气层1包括感温层1a和透气层1b,感温层1a可随温度变化进行表面颜色的改变;透气层1b为微多孔透气膜;感温层1a与透气层1b紧密贴合且感温层1a位于透气层1b外部复合材料层3;复合材料层为不透气薄膜层3c、粘贴层3b、剥离膜层3a依次粘贴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不透气薄膜层3c与感温透气层1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中空结构;化学发热物料2;化学发热物料2填充于中空结构内;防护胶圈4;防护胶圈4与剥离膜层3a的形状适配,且其边缘粘连于剥离膜层3a的边缘;有效物质层5;有效物质层5粘贴于剥离膜层3a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感温层1a由无纺布以及涂刷在无纺布上的温感材料制成。粘贴层3b为包括膏药、巴布剂、添加药物的水凝胶、肌肤直贴型热熔胶、水性压敏胶在内的任意一种。化学发热物料2为铁粉、活性炭、水、蛭石、高分子树脂的混合料。化学发热物料2的发热温度为55℃。防护胶圈4为防渗漏泡沫胶圈,且其底面涂抹有胶体。有效物质层5为包括棉质药垫。复合材料层3、防护胶圈4均为梅花形。随身灸的整体尺寸为:直径38mm,高度为10mm。在包装上,本专利技术采用密封袋进行包装,使用时,将密封袋开封,将随身灸取出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通过温度变化使印刷图案色彩同时产生变化,当温度上升到可能会对人体造成烫伤的温度时,灸体本身的色彩会变化出警示的色彩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以防止烫伤,同时通过色彩的变化使产品增加了新颖性,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2.使用了温度更加精确的微多孔透气膜,减少了机械打孔的成本,又有效避免了温度不稳定,打孔漏料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温控贴的成本,另外也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技术提供的温感变色多功能新型随身灸在粘贴的设计上也做了大的改善,直接使用了含有药物成分的胶体,可以直接贴于皮肤上使用,除了更好被人体吸收外,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4.由于在加了双面胶体的防护圈,也大大方便了使用者选用成本更低,更易得到的原料,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姜片、大蒜片(蓉)、洋葱片、花椒等,除了可以进行更加传统的灸疗外,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5.设计上更加合理,使用更加安全,体积更加小巧,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透气层(1);所述感温透气层(1)包括感温层(1a)和透气层(1b),所述感温层(1a)可随温度变化进行表面颜色的改变;所述透气层(1b)为微多孔透气膜;所述感温层(1a)与所述透气层(1b)紧密贴合且所述感温层(1a)位于所述透气层(1b)外部复合材料层(3);所述复合材料层(3)为不透气薄膜层(3c)、粘贴层(3b)、剥离膜层(3a)依次粘贴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不透气薄膜层(3c)与所述感温透气层(1)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中空结构;化学发热物料(2);所述化学发热物料(2)填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防护胶圈(4);所述防护胶圈(4)与所述剥离膜层(3a)的形状适配,且其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剥离膜层(3a)的边缘;有效物质层(5);所述有效物质层(5)粘贴于所述剥离膜层(3a)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感变色多功能随身灸,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透气层(1);所述感温透气层(1)包括感温层(1a)和透气层(1b),所述感温层(1a)可随温度变化进行表面颜色的改变;所述透气层(1b)为微多孔透气膜;所述感温层(1a)与所述透气层(1b)紧密贴合且所述感温层(1a)位于所述透气层(1b)外部复合材料层(3);所述复合材料层(3)为不透气薄膜层(3c)、粘贴层(3b)、剥离膜层(3a)依次粘贴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不透气薄膜层(3c)与所述感温透气层(1)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中空结构;化学发热物料(2);所述化学发热物料(2)填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防护胶圈(4);所述防护胶圈(4)与所述剥离膜层(3a)的形状适配,且其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剥离膜层(3a)的边缘;有效物质层(5);所述有效物质层(5)粘贴于所述剥离膜层(3a)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