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下肢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0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52
一种医用下肢垫,包括垫体,垫体为一个前后走向水平投影为长方形的块体,垫体下侧水平、后侧竖直,垫体的上侧由前后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水平面构成,所述垫体上侧的左部设有若干横槽,所述的每个横槽长度相同且每个横槽的左侧均贯通至垫体的左侧;垫体上侧的右部还设有纵槽,所述的位于前侧的纵槽前侧贯通至第一圆弧面的前侧,位于后侧的纵槽后侧贯通至垫体的后侧;还包括若干形状、尺寸分别与横槽、纵槽一一对应的填充快。本下肢垫设有容纳引流管的横槽、纵槽,在保持舒适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引流过程的正常进行。

A Medical Lower Limb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下肢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下肢垫。
技术介绍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一种伤口治疗新方法,VSD即为其中一种,即封闭负压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已在临床上各科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该疗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生长。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插于患者体内的引流管一部分外漏于患者身体外部,由于引流管不能受压迫,腿部留有引流管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仅会使患者不适同时也会导致腿部褥疮的产生,现在大多是采用一个医用下肢垫(CN200630161306)来缓解腿部的压力防止褥疮,但是由于现有的医用下肢垫并没有预留容纳引流管的地方,导致引流管大多掸置在靠垫上,不仅会影响靠垫的舒适度还会因为抬高引流管高度以及身体压迫导致引流效果下降对患者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容纳引流管功能的一种医用下肢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下肢垫,包括垫体,垫体为一个前后走向水平投影为长方形的块体,垫体下侧水平、后侧竖直,垫体的上侧由前后依次连接的前侧低后侧高且形状为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下肢垫,包括垫体,垫体为一个前后走向水平投影为长方形的块体,垫体下侧水平、后侧竖直,垫体的上侧由前后依次连接的前侧低后侧高且形状为向上隆起的第一圆弧面、前侧低后侧高且形状为下凹的第二圆弧面、高度与第二圆弧后侧相同的水平面构成,第一圆弧面前侧与垫体底面前侧相接,第一圆弧面后侧与第二圆弧面前侧圆滑过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侧的左部设有若干前后间隔布置、左右走向的横槽,所述的每个横槽长度相同且每个横槽的左侧均贯通至垫体的左侧;所述垫体上侧的右部还设有两个前后间隔布置、前后走向、长度相同的纵槽,所述的位于前侧的纵槽前侧贯通至第一圆弧面的前侧,位于后侧的纵槽后侧贯通至垫体的后侧;还包括若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下肢垫,包括垫体,垫体为一个前后走向水平投影为长方形的块体,垫体下侧水平、后侧竖直,垫体的上侧由前后依次连接的前侧低后侧高且形状为向上隆起的第一圆弧面、前侧低后侧高且形状为下凹的第二圆弧面、高度与第二圆弧后侧相同的水平面构成,第一圆弧面前侧与垫体底面前侧相接,第一圆弧面后侧与第二圆弧面前侧圆滑过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侧的左部设有若干前后间隔布置、左右走向的横槽,所述的每个横槽长度相同且每个横槽的左侧均贯通至垫体的左侧;所述垫体上侧的右部还设有两个前后间隔布置、前后走向、长度相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秦恩雨张杨西贝辛路路张丽彭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