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7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两个中空植骨窗,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齿槽,所述本体的中心安装有能够防止椎间融合器松动或多方平行移位的刀片,所述刀片两端的刀刃分别高于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刀片可沿刀刃方向上下移动。该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设计,与人体颈椎矢状面弧面相吻合,安装佩戴更舒适,植入人体后刀片可以嵌入骨面,防止手术后融合器移位,保证了稳定性和牢固性。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with anti-retrogre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椎体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椎体滑脱所致椎体失稳引起的疼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进行椎体固定融合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当今脊柱外科基本术式之一,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融合器作为椎体融合术的核心部分,不仅要为植骨提供载体,而且要有效的撑开间隙,恢复脊柱的支撑、增加椎间孔容量、解决神经根受压,防止椎间隙塌陷,避免植骨滑脱及假关节形成,而且应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在以往的手术中,先将椎体融合器植入椎间盘,依靠椎间融合器上下表面的齿状结构与凸点防止椎间融合器在椎间隙间的滑动。由于使用的材料为PEEK高分子材料,受制于材料齿面无法加工的非常锋利,齿尖圆角的存在导致椎间融合器齿面无法完美的嵌入骨面,经常会出现松动或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形优美、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术后发生移位或松动的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两个中空植骨窗,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齿槽,所述本体的中心安装有能够防止椎间融合器松动或多方平行移位的刀片,所述刀片两端的刀刃分别高于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刀片可沿刀刃方向上下移动。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表面和下表面采用弧面设计,与人体颈椎矢状面及椎体终板的弧面吻合。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片通过过盈利配合与本体可拆卸连接。为了便于上表面和下表面区分,所述下表面的齿槽为等间距条形齿槽,所述上表面的齿槽为非等间距齿槽。作为优选,所述上表面的齿槽的间距沿同一方向逐级递减。另外也可将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的齿槽设计为若干凸起形状,所述凸起沿上表面或下表面均匀设置,凸起可呈金字塔形或其他形状。为了提高稳定性和牢固性,所述刀片的刀刃高度高于上述每一个齿槽的高度。为了便于该椎间融合器安装拆卸,所述本体一侧开设有定位孔及锁紧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显影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设计,与人体颈椎矢状面弧面相吻合,安装佩戴更舒适,植入人体后刀片可以嵌入骨面,防止手术后融合器移位,保证了稳定性和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中空植骨窗,3.刀片,4.锁紧螺纹孔,5.定位孔,6.齿槽,7.显影销,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两个中空植骨窗2,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齿槽6,所述本体1的中心安装有能够防止椎间融合器松动或多方平行移位的刀片3,所述刀片3两端的刀刃分别高于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本体1中心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刀片3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刀片3插入安装孔内,刀片3可沿安装孔上下移动,便于安装调整。如图3所示,所述刀片3中心开设有通孔8,便于刀片3从安装孔内取出。当然,其他类似方式的拆接结构也适用于本技术。本技术的椎间融合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采用弧面设计,与人体颈椎矢状面弧面吻合。为了便于上表面和下表面区分,所述下表面的齿槽6为等间距齿槽,所述上表面的齿槽6为非等间距齿槽。为了便于加工,所述上表面的齿槽6的间距沿同一方向逐级递减。当然,上表面的齿槽6和下表面的齿槽6也可对换。另外也可将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的齿槽6设计为若干凸起形状,所述凸起沿上表面或下表面均匀设置,凸起可呈金字塔形或其他形状。当然,其他类似方式的齿槽结构也适用于本技术,例如齿槽的高度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逐级递增或递减,齿槽设计成波浪形等等。所述刀片3的刀刃高度高于所述每一个齿槽6的高度,作为优选,刀刃的方向与齿槽6的方向相垂直。为了便于该椎间融合器安装拆卸,所述本体1一侧开设有定位孔5及锁紧螺纹孔4。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显影销7,植入过程中可通过X光片确认融合器在人体内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设计,与人体颈椎矢状面弧面相吻合,安装佩戴更舒适,植入人体后刀片3可以嵌入骨面,防止手术后融合器移位,保证了稳定性和牢固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两个中空植骨窗,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心安装有能够防止椎间融合器松动或多方平行移位的刀片,所述刀片两端的刀刃分别高于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刀片可沿刀刃方向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两个中空植骨窗,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多个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心安装有能够防止椎间融合器松动或多方平行移位的刀片,所述刀片两端的刀刃分别高于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刀片可沿刀刃方向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心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刀片与安装孔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下表面与椎体终板的弧度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退机制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的齿槽为等间距条形齿槽。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娟黄文迪冯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迪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