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
技术介绍
当前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尿潴留以及尿道损伤的急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医师必须先予以留置导尿管,如果留置导尿管失败,对于尿潴留患者,通常需要行膀胱穿刺造瘘术;而对于尿道损伤的患者,通常需要急诊行尿道会师术,当面对此两类患者时,临床医师往往是凭经验盲目进行留置导尿管,而且临床医师水平不一,留置导尿管技术参差不齐,技术积累不够的临床医师会在留置导尿管失败的同时,损伤尿道,导致操作后尿道口滴血,此时需要求救于泌尿外科专科医师,而泌尿外科专科医师留置导尿管时,仍为盲目进行留置导尿管,如需直视下留置导尿管,必须将患者送至专门放置内窥镜的操作间,过程繁琐,容易耽误病情。现有的导尿管均为硅胶导尿管,无可视操作,现有的可视尿道镜,则需配备专门的内窥镜系统,系统体积庞大,因此均设置于手术室内,不能随意搬动,但尿潴留以及尿道损伤的患者,均为急诊患者,需要医师在短时间内留置导尿管成功,解决排尿,恢复尿道延续性,一旦留置导尿管失败,唯一的补救措施是膀胱穿刺造瘘术或急诊尿道会师术,如果尿潴留以及尿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包括尿道镜主体(1)、控制阀(2)、把手(3)、显示器(4)、连接软管(5)和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镜主体(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生理盐水等液体注入或抽出的控制阀(2),所述尿道镜主体(1)的后端固定有用于手持的把手(3),所述把手(3)通过连接软管(5)固定着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夹持着与尿道镜主体(1)相连的显示器(4),所述固定夹按结构分为伸缩式固定夹(6)和开合式固定夹(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包括尿道镜主体(1)、控制阀(2)、把手(3)、显示器(4)、连接软管(5)和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镜主体(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生理盐水等液体注入或抽出的控制阀(2),所述尿道镜主体(1)的后端固定有用于手持的把手(3),所述把手(3)通过连接软管(5)固定着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夹持着与尿道镜主体(1)相连的显示器(4),所述固定夹按结构分为伸缩式固定夹(6)和开合式固定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镜主体(1)由杆体(11)、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构成,所述杆体(11)内设中通的设备操作通道(18),设备操作通道(18)后端弯曲25°-45°,设备操作通道(18)后端设置有防漏层(12),所述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结构相同,所述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对称设置于杆体(11)近弯曲端一侧,所述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上均分别设有注水口限位(131)和出水口限位(141),注水口限位(131)和出水口限位(141)的内部通道与设备操作通道(18)连通,所述设备操作通道(18)上下两侧设置有视频(16)及光源传输光纤(17),视频(16)及光源传输光纤(17)分别与视频处理模块及冷光源连接,所述杆体(11)后端与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之间设置有固定位(15),安装把手(3)安装在固定位(15)上,所述控制阀(2)安装在注水口(13)和出水口(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由操作手柄(21)以及与手柄(21)连接的柱体构成,所述柱体与手柄(21)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限位(23),所述柱体中上部设置有过水孔(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包括握持部(31)以及与握持部(31)成一定角度的把手固定孔(32),所述握持部(31)侧面斜向上的设置有软管固定位a(33),软管固定位a(33)内部为中空通道,所述把手(3)内集成有电源模块、冷光源模块、散热模块及视频处理模块,所述握持部(31)尾端设置有充电口(35),所述把手(3)与尿道镜主体(1)的杆体(11)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伟,谢佳乐,张俊星,常艳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节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