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式餐车
本技术属于餐车
,具体涉及一种推拉式餐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饮食方面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街边饮食,快餐文化也孕育而生,流动性餐车也称移动餐车,其在我国饮食小吃街和饮食大排档等人流聚集较密的地方使用非常广泛。原有的餐车为了能放置更多的设备,造成餐车厢体内供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很小,使工作人员工作时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式餐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餐车为了能放置更多的设备,在餐车厢体内两侧码放,造成餐车厢体内供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很小,使工作人员工作时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拉式餐车,包括餐车组件、车厢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餐车组件包括车体、车顶、车轮、支撑柱和控制箱,所述车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的顶端,所述车轮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车轮数量为四个,且位于所述车体的底部前后两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车体内部两端,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左侧表面上,所述车厢组件包括第一车厢、车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式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餐车组件(10)、车厢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所述餐车组件(10)包括车体(11)、车顶(12)、车轮(13)、支撑柱(15)和控制箱(16),所述车顶(12)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的顶端,所述车轮(13)与所述车体(11)转动连接,所述车轮(13)数量为四个,且位于所述车体(11)的底部前后两侧,所述支撑柱(15)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5)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车体(11)内部两端,所述控制箱(16)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左侧表面上,所述车厢组件(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式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餐车组件(10)、车厢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所述餐车组件(10)包括车体(11)、车顶(12)、车轮(13)、支撑柱(15)和控制箱(16),所述车顶(12)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的顶端,所述车轮(13)与所述车体(11)转动连接,所述车轮(13)数量为四个,且位于所述车体(11)的底部前后两侧,所述支撑柱(15)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5)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车体(11)内部两端,所述控制箱(16)与所述车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左侧表面上,所述车厢组件(20)包括第一车厢(21)、车窗(22)、第一扁平支撑架(23)、第二车厢(24)、第二扁平支撑架(25)、第三扁平支撑架(26)和第四扁平支撑架(27),所述第一车厢(21)与所述车体(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的内部前端,所述车窗(22)与所述第一车厢(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厢(21)前表面上端,所述第一扁平支撑架(23)与所述第一车厢(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厢(21)底部前端,所述第三扁平支撑架(26)与所述第一车厢(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厢(21)底部后端,所述第二车厢(24)与所述车体(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车体(11)内部后端,所述第二扁平支撑架(25)与所述第二车厢(2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车厢(24)的底部后端,所述第四扁平支撑架(27)与所述第二车厢(2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车厢(24)的底部前端,所述伸缩组件(30)包括第一金属柱(31)、第一轴承架(32)、第一轴承(33)、三角架(34)、第二金属柱(35)、(351)、第二轴承架(36)、第二轴承(37)、第一电机(38)和第二电机(39),所述第一金属柱(31)与所述第三扁平支撑架(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柱(31)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三扁平支撑架(26)的内部,所述第一金属柱(31)与所述第一轴承架(32)滑动连接,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架(32)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尚,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巨基餐饮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