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空心体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24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空心体(10、20)的结构,它可以固定在底座上,其中第一空心体(10)通过固定机构(30)直接设置在第二空心体(20)上。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固定机构(30)伸入具有内表面(21)的第二空心体(20)内,该固定机构形状锁合地贴靠在内表面(21)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空心体的结构,它可以固定在底座上,其中第 一空心体通过固定机构直接设置在第二空心体上。
技术介绍
例如由DE 200 01 681 Ul已知这种结构。在这个文献中公开了一个 用于扶手的装配结构,扶手可以安置在表面上。该装配装置由多个嵌套 的是扶手的空心体和装配在扶手上的外壁装配套组成。扶手与外壁装配 套的连接通过扶手中的螺紋孔和从外壁装配套中伸出来的螺栓实现。但 是存在缺陷,这种连接方式在装配时是费事的,因为用于固定支撑件的 螺紋孔位置必需准确地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结构,在该结构中避免上述缺陷,尤其是实现一个空心体结构,它可以与通用的固定机构连接,由此在第一 与第二空心体之间实现可靠的连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议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结构。在从属 权利要求中给出优选的改进方案。按照本专利技术规定,为了装配结构使固定机构伸进具有内表面的第二 空心体里面并且使固定机构形状锁合地贴靠在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 按照本专利技术在装配过程期间固定机构的至少一个部位导入第二空心体 内。接着使第一空心体套到固定机构上。第一空心体直接贴靠在第二空 心体上。特别有利的是,在装配状态使固定机构与第一和第二空心体具 有一个形状和/或力锁合的连接,由此实现紧凑的空心体结构单元。由于 固定机构的设计结构,使用于布置两个空心体的装配费用和必需的装配 精度是较小的。在此所述空心体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例如圆柱形。 当然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尤其是可以使空心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 或椭圆形构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例如可以位于门上,其中第一和第二空心体可以作为把手。最好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整个结构在此可以固定在 可偏转的门上。有利地使第二空心体具有一个孔,固定机构穿过该孔导引。在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具有一个头部。该头部至少局部地位于 第二空心体内部。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安置在头部上的翼片通过一个 侧面贴靠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背离头部的固定机构侧面位于第二空 心体以外并且至少局部地位于第 一 空心体内部。优选使固定机构 一体地 和/或材料统一地构成。另 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措施规定,所述固定机构具有一个用于导引到第 二空心体里面的装配位置。在将头部安装在第二空心体内部以后,使固 定机构移动到保持位置,在该位置位于头部上的翼片以一个侧面直接形 状锁合地贴靠在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并且使固定机构不能从第二空心 体的孔中移动出来。这意味着,在将头部导入第二空心体内以后,从装 配位置变换到保持位置防止固定机构与第二空心体自动松开。当然这样 设计头部和翼片的直径,使得这个直径在装配位置小于第二空心体的孔 内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选择规定,所述头部具有一个围绕轴线活动的翼片。 在装配过程时使翼片置入第一位置。在这个对应于固定机构装配位置的 位置可以使头部穿过第二空心体的孔导引。接着使翼片围绕其轴线运动 到第二位置,在该位置翼片直接贴靠在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在此特 别有利的是,通过翼片轮廓的相应结构可以实现对第二空心体内表面的 不同几何形状结构的简单适配性。这意味着,在一些情况下使翼片仅仅 对应于第二空心体的几何形状结构更换,以便实现两个空心体的可靠固 定。适宜地在头部上作用一个力,它使固定机构从其夹紧的装配位置置 入保持位置。该力例如可以源自一个设置在头部上的弹簧,其中该力作 用于翼片上。通过旋转翼片,使固定机构从装配位置自动置入保持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扩展结构中,头部设有第一侧腿和第二侧腿, 一个槽位于第一侧腿和第二侧腿之间,在槽中可旋转地设置翼片。在此可以有利地使翼片贴靠在第一侧腿上,其中在第二侧腿与翼片之间可以 无间隙地设置一个垫圏。该垫圏起到稳定翼片的作用,其中将力施加在 翼片上的弹簧在圆周侧包围垫圏。由此使弹簧通过垫圏定心在头部内部。 在装配位置所述翼片有利地通过一个侧面完全位于槽内部,由此使 一个侧面完全通过第 一和/或第二侧腿覆盖。翼片的另 一侧面突出于头部 的自由端,由此使固定机构在装配位置穿过第二空心体的孔导引。此外所述固定;fe/L构在背离头部的固定机构侧面上具有螺紋,它与第 一空心体内部的对应螺紋共同作用。特别有利的是, 一个螺母设有对应 螺紋,其中该螺母形状锁合地埋在第一空心体里面。在固定机构以其头 部导入第二空心体内并且第 一空心体套到固定机构的背离头部的一侧上以后,拧紧螺母。由此使拉力施加在头部上,由此使头部顶压第二空心 体的内表面。同时通过拧紧螺母使第一空心体固定在第二空心体上。在 装配状态使螺母最好完全埋在第一空心体以内。为了使螺母可靠地再从 其深埋位置带出来,可以使螺母在其端面上具有缝隙和/或孔,使用者可 以通过相应的工具嵌入到该缝隙和/或孔内,用于可靠地再^"开螺母。所述固定机构最好在圆周侧具有一个销子。作为止挡的销子从头部 突出如此之多,防止在装配期间固定机构完全导入第二空心体内。第一 空心体在其面对第二空心体的侧面上在内侧具有一个缺口 ,它作为销子的导向部,并且在基体的纵向上延伸。在将第一空心体装配在第二空心 体上期间该销子位于缺口内部,由此保证固定机构在结构内部的准确定 位性。另一优点是,在拉紧螺母期间防止固定机构在结构内部一起旋转, 因为销子保持在缺口里面。另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措施规定,两个翼片设置在固定机构的头部上, 这两个翼片可以围绕轴线偏转。此外翼片可以在其端部上具有一个接触 面,它设有隆起的粗糙体,其中接触面在固定机构的固定状态下贴靠在 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通过接触面隆起的粗糙体加强固定机构与第二空心体的表面连接。此外减少固定机构在装配在第二空心体内时的滑脱。 优选接触面的粗糙体构成为齿形表面。固定机构的直接贴靠在孔上 的部位也可以具有粗糙体,粗糙体尤其构成为齿形表面。不仅固定机构上的在第二空心体的孔附近区域内的齿形表面,而且两个翼片的由齿形 表面构成的接触面都通过其表面加大导致了 ,其对应表面在第二空心体 和其孔的内侧上的接触加强,并且附加地使固定机构在装配时难以旋转。有利地使头部在其位于第二空心体内部的自由端上设有端面,该端 面贴靠在内表面上。通过与内表面的表面适配的端面形状,确定了在装 配时在第二空心体内部的固定机构的位置以及两个翼片的出口方向。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端面贴靠在第二空心体的内表面上保证,在保持 位置两个翼片的接触面占据一个位于第二空心体的轴线与孔之间的位 置。接触面的这个位置的作用是,在拧紧固定机构上的对应螺紋时在第 一空心体中由此引起的拉力均匀地分布在接触面上。在另 一 实施例中使螺紋构成为内螺紋,它可以在固定机构的装配位 置一直延伸到第二空心体内。另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措施规定,所述侧腿在 槽的区域内如此设有各一个止挡部件,使得每个翼片仅仅在一侧可以从 槽偏转到保持位置。该止挡部件保证分别只有一个翼片从槽的一侧偏转 出来。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的描述给出,在描述中借助 于附图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在此在权利要求中和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单独或任意组合地使用。附图中图1以剖切图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第一空心体、第二空心体的结构,各空心体通过固定机构相互连接;图2示出按照图1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但是没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个空心体(10、20)的结构,该结构可以固定在一底座上,其中第一空心体(10)通过一固定机构(30)直接设置在第二空心体(20)上,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30)伸入具有内表面(21)的第二空心体(20)内,该固定机构形状锁合地贴靠在内表面(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霍佩
申请(专利权)人:多玛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