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跃清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17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它涉及捕蛇笼领域,捕蛇笼内设置有第一诱饵侧板和第二诱饵侧板,其中第一诱饵侧板的上下两端及左侧均设置有数个第二卡件,并通过数个第二卡件与上盖、底座和左盖上的数个第一卡孔固定连接,第一诱饵侧板的右端设置有数个第二卡孔,第二诱饵侧板的上下左右端均设置有数个第三卡件,并通过第三卡件分别与上盖、底座、前盖和第一诱饵侧板上的数个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固定连接,并形成了诱饵空腔,诱饵空腔内设置有饮水槽和诱饵槽。它通过采用六边形出气网孔结构设计,便于日常投食、喂水、打扫冲洗蛇笼,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防止蛇逃逸、咬伤人的问题出现,拆卸方便,便于存储和运输。

A Removable Snake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捕蛇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属于捕蛇笼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蛇又是美容、抗衰老、医顽疾的美味山珍食品和纯天然性动物药材,以及日用工业品和化妆品的原料。故而,蛇类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蛇类具有锋利的牙齿,性情凶猛,行动迅速,不易捕捉,且一些种类有毒,在对蛇类进行实验动物驯化、饲养和繁殖过程中,需要经常抓取蛇类进行换笼、换饲料、取蛇毒、注射激素和生理实验等,因此,一些简单的捕捉工具如镊子、钩子等,非常容易咬伤技术人员的意外发生,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现有的捕蛇笼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捕蛇笼在受到一点外力变形后,网格会变形较大,存在蛇逃逸的隐患,同时,外来具有剧毒的蛇会通过网丝进入笼中对饲养蛇进行攻击,造成损失;2、投食、喂水操作麻烦,且操作时存在蛇逃逸或咬伤饲养员等安全隐患;3、蛇的排泄物清理麻烦,消毒卫生管理不便,容易引起疾病,使养蛇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捕蛇笼。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它包含上盖、底座、前盖、后盖、第一卡孔、左盖、右盖、第一卡件、第一诱饵侧板、第二诱饵侧板、第二卡件、第二卡孔、第三卡件、诱饵空腔、饮水槽、诱饵槽、下门和上门,上盖、底座、前盖和后盖上均设置有数个第一卡孔,左盖、右盖和后盖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上盖和底座上的第一卡孔相卡接的第一卡件,上盖、底座、前盖、后盖、左盖和右盖通过第一卡孔和第一卡件相互卡接组成一个捕蛇笼,捕蛇笼内设置有第一诱饵侧板和第二诱饵侧板,其中第一诱饵侧板的上下两端及左侧均设置有数个第二卡件,并通过数个第二卡件与上盖、底座和左盖上的数个第一卡孔固定连接,第一诱饵侧板的右端设置有数个第二卡孔,第二诱饵侧板的上下左右端均设置有数个第三卡件,并通过第三卡件分别与上盖、底座、前盖和第一诱饵侧板上的数个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固定连接,并形成了诱饵空腔,诱饵空腔内设置有饮水槽和诱饵槽,捕蛇笼的前端进出口设置有下门和上门。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底座、前盖、后盖、左盖和右盖、第一诱饵侧板和第二诱饵侧板均为网格状结构设计。作为优选,所述的饮水槽和诱饵槽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门和上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卡件,其中下门通过第四卡件固定在右盖和第二诱饵侧板的卡孔内,上门通过第四卡件活动连接在右盖和第二诱饵侧板的卡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门和上门上均设置有刺,且下门与上门之间为斜度交叉设计,蛇只能进去不能出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六边形出气网孔结构设计,便于日常投食、喂水、打扫冲洗蛇笼,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防止蛇逃逸、咬伤人的问题出现,拆卸方便,便于存储和运输。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饮水槽和诱饵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上门的结构示意图。1-上盖;2-底座;3-前盖;4-后盖;5-第一卡孔;6-左盖;7-右盖;8-第一卡件;9-第一诱饵侧板;10-第二诱饵侧板;11-第二卡件;12-第二卡孔;13-第三卡件;14-诱饵空腔;15-饮水槽;16-诱饵槽;17-下门;18-上门;19-第四卡件;20-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第一卡件8、第一诱饵侧板9、第二诱饵侧板10、第二卡件11、第二卡孔12、第三卡件13、诱饵空腔14、饮水槽15、诱饵槽16、下门17和上门18,上盖1、底座2、前盖3和后盖4上均设置有数个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和后盖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上盖1和底座2上的第一卡孔5相卡接的第一卡件8,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左盖6和右盖7通过第一卡孔5和第一卡件8相互卡接组成一个捕蛇笼,捕蛇笼内设置有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其中第一诱饵侧板9的上下两端及左侧均设置有数个第二卡件11,并通过数个第二卡件11与上盖1、底座2和左盖6上的数个第一卡孔5固定连接,第一诱饵侧板9的右端设置有数个第二卡孔12,第二诱饵侧板10的上下左右端均设置有数个第三卡件13,并通过第三卡件13分别与上盖1、底座2、前盖3和第一诱饵侧板9上的数个第一卡孔5和第二卡孔12固定连接,并形成了诱饵空腔14,诱饵空腔14内设置有饮水槽15和诱饵槽16,捕蛇笼的前端进出口设置有下门17和上门18。其中,所述的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左盖6和右盖7、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均为网格状结构设计;所述的饮水槽15和诱饵槽16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的下门17和上门1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卡件19,其中下门17通过第四卡件19固定在右盖7和第二诱饵侧板10的卡孔内,上门18通过第四卡件19活动连接在右盖7和第二诱饵侧板10的卡孔内;所述的下门17和上门18上均设置有刺20,且下门17与上门18之间为斜度交叉设计,蛇只能进去不能出来。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原理:当蛇看到诱饵后会从捕蛇笼的进口进入上门18,从上门18爬进来找食物,找到诱饵的时候,蛇还是吃不到诱饵,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挡住蛇吃诱饵,蛇发现吃不到诱饵的时候想出去找出口已经无法从上门18出去,因为上门18与下门17之间采用斜度交叉设计,且上面设置有刺20,根本无法出入捕蛇笼。本具体实施方式当作饲养笼时的使用原理: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拆卸掉,饲养的蛇可以吃到饮水槽15内的水和诱饵槽16内的食物,但还是无法从上门18出去,因为上门18与下门17之间采用斜度交叉设计,且上面设置有刺20,根本无法出入捕蛇笼。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六边形出气网孔结构设计,便于日常投食、喂水、打扫冲洗蛇笼,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防止蛇逃逸、咬伤人的问题出现,拆卸方便,便于存储和运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第一卡件(8)、第一诱饵侧板(9)、第二诱饵侧板(10)、第二卡件(11)、第二卡孔(12)、第三卡件(13)、诱饵空腔(14)、饮水槽(15)、诱饵槽(16)、下门(17)和上门(18),上盖(1)、底座(2)、前盖(3)和后盖(4)上均设置有数个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和后盖(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上盖(1)和底座(2)上的第一卡孔(5)相卡接的第一卡件(8),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左盖(6)和右盖(7)通过第一卡孔(5)和第一卡件(8)相互卡接组成一个捕蛇笼,捕蛇笼内设置有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其中第一诱饵侧板(9)的上下两端及左侧均设置有数个第二卡件(11),并通过数个第二卡件(11)与上盖(1)、底座(2)和左盖(6)上的数个第一卡孔(5)固定连接,第一诱饵侧板(9)的右端设置有数个第二卡孔(12),第二诱饵侧板(10)的上下左右端均设置有数个第三卡件(13),并通过第三卡件(13)分别与上盖(1)、底座(2)、前盖(3)和第一诱饵侧板(9)上的数个第一卡孔(5)和第二卡孔(12)固定连接,并形成了诱饵空腔(14),诱饵空腔(14)内设置有饮水槽(15)和诱饵槽(16),捕蛇笼的前端进出口设置有下门(17)和上门(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捕蛇笼,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第一卡件(8)、第一诱饵侧板(9)、第二诱饵侧板(10)、第二卡件(11)、第二卡孔(12)、第三卡件(13)、诱饵空腔(14)、饮水槽(15)、诱饵槽(16)、下门(17)和上门(18),上盖(1)、底座(2)、前盖(3)和后盖(4)上均设置有数个第一卡孔(5),左盖(6)、右盖(7)和后盖(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上盖(1)和底座(2)上的第一卡孔(5)相卡接的第一卡件(8),上盖(1)、底座(2)、前盖(3)、后盖(4)、左盖(6)和右盖(7)通过第一卡孔(5)和第一卡件(8)相互卡接组成一个捕蛇笼,捕蛇笼内设置有第一诱饵侧板(9)和第二诱饵侧板(10),其中第一诱饵侧板(9)的上下两端及左侧均设置有数个第二卡件(11),并通过数个第二卡件(11)与上盖(1)、底座(2)和左盖(6)上的数个第一卡孔(5)固定连接,第一诱饵侧板(9)的右端设置有数个第二卡孔(12),第二诱饵侧板(10)的上下左右端均设置有数个第三卡件(13),并通过第三卡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跃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