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簇格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158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簇格库,包括簇架和上簇格,簇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其上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设有簇格支撑板,上簇格包括上簇底板,上簇底板上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脱茧格孔,上簇底板上对应每个脱茧格孔分别设有至少三根结丝柱,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上簇后桑蚕排的排泄物不会掉落到地面,简化了养蚕房内的卫生的清理工作;另外桑蚕吐丝结茧的方格簇更换为具有结丝柱的上簇格,方便摘茧,同时还避免了传统的茧被结在两个格子之间的状况,提升了蚕茧的质量。

An Upper Cluster Lattice Libr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簇格库
本技术涉及桑蚕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上簇格库。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丝绸消费出现了明显增长,尤其是以桑蚕丝作为原料制成的用品已成为市场畅销、支撑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桑蚕养殖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蚕茧产量的高低及质量品质将直接影响到桑蚕饲养户的经济效益。桑蚕养殖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工具,比如养蚕框、簇具、簇架等。其中簇具是指供桑蚕结茧的器具,在桑蚕成熟结茧前,桑蚕就会从蚕床表面自行爬到蚕簇上,找到合适的地方再吐丝结茧,现有的簇具一般是呈格栅状的方格簇。桑蚕吐丝结茧时其与方格簇的粘结点在方格簇孔四周的内壁上,由于粘性强,粘结力大,摘茧时蚕茧不易剥落,而且会有些蚕将茧结在两个格孔之间的板子上,摘茧时这类蚕茧极易被破坏,不仅造成蚕茧产量下降,更重要的是破损的蚕茧无污染其他蚕茧导致蚕茧质量下降。而现有的簇架,上簇后的蚕在簇架摆放区域产生的粪便直接落到地上,清理不便,容易造成对蚕房的二次污染,不利于保持蚕房的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卫生的上簇格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清洁的上簇格库,其关键在于:簇架,该簇架上从下往上摆放有N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簇架(1),该簇架(1)上从下往上摆放有N层上簇格(3);所述簇架(1)包括底板(1a),该底板(1a)上正对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跨设有所述上簇格(3);所述上簇格(3)包括上簇底板(3a),该上簇底板(3a)上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脱茧格孔(3b),所述上簇底板(3a)上对应每个脱茧格孔(3b)分别设有至少三根结丝柱(3c),所述脱茧格孔(3b)周围的所有所述结丝柱(3c)之间形成结茧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簇架(1),该簇架(1)上从下往上摆放有N层上簇格(3);所述簇架(1)包括底板(1a),该底板(1a)上正对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跨设有所述上簇格(3);所述上簇格(3)包括上簇底板(3a),该上簇底板(3a)上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脱茧格孔(3b),所述上簇底板(3a)上对应每个脱茧格孔(3b)分别设有至少三根结丝柱(3c),所述脱茧格孔(3b)周围的所有所述结丝柱(3c)之间形成结茧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a)上的立柱(1b),两根所述立柱(1b)之间对应所述上簇格(3)设有簇格支撑板(1c),所述簇格支撑板(1c)为“L”形板,所述簇格支撑板(1c)的立板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1b)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簇格支撑板(1c)的横板用于支撑所述上簇格(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簇格支撑板(1c)的后部设有限位板(1d)。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1b)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上簇格(3)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簇格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丽蓉彭洪刚蓝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