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995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和蓝牙耳机充电系统,其中,充电舱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内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蓝牙耳机输送电流,所述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回馈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舱通过两个端口(即两线供电)实现对蓝牙耳机充电和与蓝牙耳机进行双向通讯,无需额外增加独立的通信电路,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电路设计难度,有利于减少充电舱和蓝牙耳机的结构尺寸。

A Charging Cabin, Bluetooth Headset and Bluetooth Headset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大部分的蓝牙耳机通常是使用内置的充电电池作为电源。为保证蓝牙耳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对蓝牙耳机中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如在用户不使用蓝牙耳机时,将蓝牙耳机放入该蓝牙耳机的充电舱进行充电。充电舱外设有用于显示蓝牙耳机充电状态的显示装置,方便用户通过显示装置查看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因此,充电舱与蓝牙耳机之间需要有通信连接。现有的充电舱电路与蓝牙耳机电路中,通常采用增加独立的通信线路的方式来实现充电舱和蓝牙耳机之间的通讯。额外增加的通信线路不仅增加了物料成本,也增加了电路设计难度,在小体积充电舱和蓝牙耳机上也存在结构空间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通过两个端口(即两线供电)实现对蓝牙耳机充电和与蓝牙耳机进行双向通讯,无需额外增加独立的通信电路,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电路设计难度,有利于减少充电舱和蓝牙耳机的结构尺寸。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舱,所述充电舱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内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蓝牙耳机输送电流,所述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回馈信号。可选的,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变压器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可选的,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充电舱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回馈信号驱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内时,所述第三端口与充电舱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充电舱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蓝牙耳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端口接收来自所述充电舱的电流,所述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所述蓝牙耳机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端口向所述充电舱输送回馈信号。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变压器、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整流晶体管和滤波电容;所述整流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整流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系统,包括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舱和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蓝牙耳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舱通过第一端口向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输送电流,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充电舱通过控制高电平与低电平的时序,形成通讯信号,蓝牙耳机根据通讯信号形成回馈信号,并通过第四端口向充电舱的第二端口发送该回馈信号。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端口(即两线供电)实现对蓝牙耳机充电和与蓝牙耳机进行双向通讯,无需额外增加独立的通信电路,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电路设计难度,有利于减少充电舱和蓝牙耳机的结构尺寸。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舱,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充电舱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与蓝牙耳机相适应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两个金属顶针,分别作为充电舱的第一端口11和第二端口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包括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金属触点,分别作为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21和第四端口22。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的容纳槽内时,金属顶针与对应的金属触点电接触,即,充电舱的第一端口11与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2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内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蓝牙耳机输送电流,所述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回馈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舱内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蓝牙耳机输送电流,所述电流的电压信号包括高电平与低电平;所述充电舱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回馈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变压器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水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