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具有该显示组件的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全面屏手机的产品迅速充斥市场。为了增加显示屏正面显示占比,会在显示屏上开凹槽或开孔,放置摄像头等配件,但是,显示屏的背光模组的光线会从凹槽或开孔的缝隙漏出,在凹槽或开孔的周圈形成亮线问题,影响到摄像头的拍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能够降低背光模组的光从缝隙泄漏的量,能够降低光进入摄像头视场角的概率,能够降低摄像头拍摄图像出现光环的概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显示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具有贯穿所述背光模组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通孔的孔壁由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构成;所述孔壁抵在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显示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贯穿所述背光模组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通孔的孔壁由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构成;所述孔壁抵在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所述孔壁与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第一遮光胶层,所述第一遮光胶层与所述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胶层,所述第二遮光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内,并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靠近所述通孔一侧,以遮挡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泄露的光;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显示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贯穿所述背光模组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通孔的孔壁由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构成;所述孔壁抵在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所述孔壁与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第一遮光胶层,所述第一遮光胶层与所述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胶层,所述第二遮光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内,并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靠近所述通孔一侧,以遮挡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泄露的光;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增亮膜,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增亮膜的边缘,并邻近所述孔壁设置,所述增亮膜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遮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扩散片的边缘,并邻近所述孔壁设置,所述扩散片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遮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胶层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与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子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孔壁连接,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