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79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钮、第一卡块、第二卡块、齿轮与主杆,当终端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对内部器件进行检查时,人们可以将活动槽内的第一卡块推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块进入第一卡槽时,第二卡块也会被推入齿轮的第二卡槽内,接着人们可以转动旋钮,旋钮会带动内部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卡块,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嵌在滑槽内部,滑槽的内壁设置有条纹,齿轮会通过条纹将内壳从主体外壳内推出,较为方便。

A Power Intelligent Protection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
技术介绍
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为配电网故障处理,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扩大供电能力和实现电网的高效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配电自动化目标,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保护策略,即区域保护。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517848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中基于区域保护的智能终端,包括遥控模块和遥信模块;遥控模块上设有三级电子锁看门狗以及用于防止任一联接开关拒动的闭锁防跳回路,遥信模块上设有用于防止信号干扰的滤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实施本技术,可适用于各种网架结构及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具有多种功能,能够与分布式电源随机性之间有效协调匹配,快速实现故障切除、隔离及负荷转供,降低网络重构时间,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智能保护终端整体结构连接紧密,当出现设备出现故障时,难以将外壳打开对内部器件进行检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通过旋钮、第一卡块、第二卡块、齿轮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2),所述内壳(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旋钮(4),所述内壳(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槽(5),所述旋钮(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旋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杆(7),所述主杆(7)的内部设置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活动槽(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0),所述活动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2),所述内壳(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旋钮(4),所述内壳(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槽(5),所述旋钮(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旋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杆(7),所述主杆(7)的内部设置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活动槽(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0),所述活动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3),所述齿轮(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卡槽(14),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器(15),所述内壳(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电路板(16),所述内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底柱(17),若干根所述底柱(17)呈矩形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智能保护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泉孙连琴张文政戴吉勇方宁孟宾王建静孙建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