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76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漏电保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包括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所述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电性连接槽、卡槽和外槽,所述电性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电性连接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分离块,所述分离块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数量为两个。该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通过分离块、电性连接块、电性卡头以及导杆之间的相互配合,更换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时只需要解除卡杆对分离块的固定,然后将分离块与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分离,最后将分离块与新的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重新安装使得电性连接块、电性卡头以及导杆之间电性连接即可,更换过程十分简单。

A Leakage Protector for Smart H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智能漏电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用。家居用智能漏电保护器通常由一个主智能漏电保护器和几个分智能漏电保护器组成,其中分智能漏电保护器对家居电路中照明、插座、用电器等电路的使用分别进行管控,随着智能漏电保护器使用时间的增长,智能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智能漏电保护器丧失其使用功能,然而更换智能漏电保护器需要打开漏电保护器的外壳并重新将家用导线连接在漏电保护器的内部,更换过程十分的麻烦,同时现有的分智能漏电保护器上不具备任何标识信息,若发生漏电跳闸现象,人们无法从分智能漏电保护器上得知具体是照明电路还是插座电路出现的问题,从而给工作人员对电路的检修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具备便于更换和具备具体电路标识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检修电路的优点,解决了随着智能漏电保护器使用时间的增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包括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电性连接槽(14)、卡槽(2)和外槽(3),所述电性连接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杆(15),所述电性连接槽(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分离块(16),所述分离块(16)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7),所述内槽(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槽(1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性连接块(18),所述电性连接块(18)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性卡头(19),所述电性卡头(19)的内部与导杆(15)电性连接,所述卡槽(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杆(5),所述卡杆(5)的位于卡槽(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的漏电保护器,包括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电性连接槽(14)、卡槽(2)和外槽(3),所述电性连接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杆(15),所述电性连接槽(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分离块(16),所述分离块(16)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7),所述内槽(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槽(1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性连接块(18),所述电性连接块(18)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性卡头(19),所述电性卡头(19)的内部与导杆(15)电性连接,所述卡槽(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杆(5),所述卡杆(5)的位于卡槽(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簧(6),所述卡簧(6)与卡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卡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穿过外槽(3)并延伸至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上下两侧的外部,所述卡杆(5)位于卡槽(2)外部的一端延伸至电性连接槽(14)的内部并于分离块(16)的右侧壁卡接,所述智能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指示槽(8),所述指示槽(8)内腔的上下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指示筒(9),所述滑杆(1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赵松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