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89709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通过水热法获得圆盘状的微片氧化铁结构,再在氧化铁上生长复合钴酸镍纳米阵列,最后高温焙烧获得圆盘侧边生长钴酸镍纳米阵列的复合材料,该材料由钴酸镍纳米阵列组成的三维结构。三维阵列结构可以促进电/离子传输,同时放射状的阵列结构可以提供大量活性位点,缓解材料体积膨胀。该材料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比容量。而且,合成过程简单,对实验仪器设备要求低,原料易得到,费用低,可进行批量生产。

A Composite Material for Growth of Nickel Cobalt Nanowire Arrays on Micron Disks,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纳米材料
,一种在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急需寻找更加合适的新型储能装置,锂离子电池是自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能储存设备。因其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及消费电子领域中。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的是石墨,但由于其理论容量低(372mAh/g),极大的限制了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研制。为此,许多研究者将负极材料纳米化,构建纳米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活性,提高容量,增强电池稳定性。然而,纳米材料容易团聚,导致活性材料不能与电解液充分接触,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结构变化产生应力无法释放导致电极破裂等问题,不利于储能特性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积膨胀问题,而且加快电子离子传输获得高容量和快速充电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铁盐和氢氧化钠置于聚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匀,再加入钡盐继续搅拌,所得混合溶液水热反应,得到微米级片状结构的氧化铁;2)将步骤1)得到的微片结构的氧化铁除杂质;3)将步骤2)处理后的微片结构的氧化铁与镍源、钴源和尿素一起置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再加入氟化铵搅拌混匀,然后将得到混合溶液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得产物;4)将步骤3)所收集产物在空气氛围下退火焙烧,得到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铁盐和氢氧化钠置于聚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匀,再加入钡盐继续搅拌,所得混合溶液水热反应,得到微米级片状结构的氧化铁;2)将步骤1)得到的微片结构的氧化铁除杂质;3)将步骤2)处理后的微片结构的氧化铁与镍源、钴源和尿素一起置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再加入氟化铵搅拌混匀,然后将得到混合溶液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得产物;4)将步骤3)所收集产物在空气氛围下退火焙烧,得到微米盘上生长钴酸镍纳米线阵列的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铁盐和钡盐的摩尔比为13:1,铁盐在混合溶液中浓度为0.19-0.20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22~26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云丁颖艺韩阗俐钟艳张敏龙佳炜黄家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