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927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检测器以及气体室,所述光纤包括入射端、反射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入射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所述入射端和反射端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所述入射端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所述反射端中部具有第二内芯,在反射端内所述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所述第一内芯用于将光源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内,所述第二内芯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光传输稳定、能量衰减少的有益效果。

A New Type Y Optical Fiber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Y型光纤广泛应用于光学检测领域,但是现有技术中Y型光纤采用单芯光纤,这样设置使得光源所产生的检测光通过单芯光纤传输,容易导致检测光的能量迅速衰减,同时也容易影响检测光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稳定、能量衰减少的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检测器以及气体室,所述光纤包括入射端、反射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入射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所述入射端和反射端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所述入射端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所述反射端中部具有第二内芯,在反射端内所述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所述第一内芯用于将光源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内,所述第二内芯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芯的数量为6根,在入射端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呈圆环状设置,在反射端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的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光源为紫外光光源。优选的,所述气体室内设置有测量池,所述气体室侧壁设有一光学窗口,所述光学窗口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光学窗口的窗片,所述测量池内设有若干反射镜。优选的,所述反射端与所述光学窗口之间设置有准直元件。优选的,所述准直元件为凸透镜。优选的,所述窗片为紫外熔石英窗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所述光纤包括入射端、反射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入射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所述入射端和反射端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并且所述入射端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多个第一内芯的设置有效保证光源产生的检测光传输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光源传输至气体室的检测光的强度,减少检测光的能量衰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光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光纤接收端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光纤入射端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光纤反射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光源;2、光纤;21、入射端;22、接收端;23、反射端;24、第一内芯;25、第二内芯;3、检测器;4、气体室;41、测量池;42、光学窗口;43、窗片;44、反射镜;45、准直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Y型光纤2检测系统,包括光源1、光纤2、检测器3以及气体室4,其中,所述光纤2设置于气体室4与光源1、光纤2之间,所述光纤2用于将光源1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4,同时,所述光纤2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4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3。优选的,所述光纤2呈Y型设置,具体的所述光纤2包括入射端21、反射端23以及接收端22,所述入射端21与所述光源1相连,所述接收端22与所述检测器3相连,所述入射端21和反射端23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4相连,这样设置使得接收端22相当于公共端,方便了光纤2与气体室4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入射端21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24,所述反射端23的中部具有第二内芯25,在反射端23内所述第一内芯24均匀环绕第二内芯25设置,所述第一内芯24用于将光源1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4内,同时所述第二内芯25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4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3,以此来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有减少检测光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衰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芯24的数量为6根,具体的,在入射端21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24呈圆环状设置,在反射端23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24均匀环绕第二内芯25设置,但是所述第一内芯2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6根,所述第一内芯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对应调整;所述6根第一内芯24均匀环绕第二内芯25环绕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光源1产生的检测光通过6根第一内芯24传输至气体室4,相比较于单芯设置,减少了检测光的能量衰减,同时6根第一内芯24的设置保证了检测光传输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中该第一内芯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而并不局限于6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芯24和第二内芯25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内芯24和第二内芯25的直径均为0.4mm-0.5mm,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保证光纤2的传输效率和传输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光源1为紫外光源1,可以理解的所述光源1不仅限于紫外光源1,所述光源1可以为激光或者其他光源1,但本技术中紫外光源1或者其他相对于激光来说光斑较大的光源1,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本技术6个第一内芯24的设置有效减少光源1产生的检测光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衰减。优选的,所述气体室4内设置有测量池41,在测量池4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光学窗口42,所述光学窗口42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光学窗口42的窗片43,在测量池4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反射镜44,反射镜44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检测所需的光程长度和测量池41自身的长度进行设计,这里不做具体要求;所述光源1产生的检测光经过第一内芯24传输并穿过窗片43入射至测量池41内,并且所述检测光在测量池41内经过反射镜44的多次反射产生反射光穿出窗片43并经过第二内芯25传输至检测器3上,所述检测器3能根据反射光进行对应的气体分析。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端23与所述光学窗口42之间设置有准直元件45,所述检测光经过准直元件45进行准直后射入测量池41,并且所述光学准直元件45设置在测量池41的外部,不会直接与测量池41内的待测气体接触,不存在被污染腐蚀的问题,所以长期使用后不需要进行跟换来保证其检测精度,减小了使用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准直元件45可以为凸透镜或者离轴抛物面镜,以此来对检测光进行汇聚,减少由于检测光散射而导致能量的损失。进一步的,所述窗片43为紫外熔石英窗片43,这样设置的好处保证紫外光穿过紫外熔石英窗片43时紫外光能量损失最小。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检测器以及气体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入射端、反射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入射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所述入射端和反射端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所述入射端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所述反射端中部具有第二内芯,在反射端内所述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所述第一内芯用于将光源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内,所述第二内芯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检测器以及气体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入射端、反射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入射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所述入射端和反射端整合成束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所述入射端中部均匀环绕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内芯,所述反射端中部具有第二内芯,在反射端内所述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所述第一内芯用于将光源产生的检测光传输至气体室内,所述第二内芯用于将检测光在气体室内多次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接收并传输至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Y型光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的数量为6根,在入射端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呈圆环状设置,在反射端内所述6根第一内芯均匀环绕第二内芯设置。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金冬陆生忠盛润坤李坤许峰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