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及具有其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98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停机坪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和出光外罩,所述透镜主体为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圆形结构,所述入光侧的中心处具有向所述出光侧凹陷的光源腔,所述出光侧中心处具有容纳所述光源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向所述入光侧凹陷的锥形结构,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形成为光线的入光面,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形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及出光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镜主体具有向光源腔凹陷的锥形结构,配合出光外罩可以避免光线直射入以光源为锥顶的圆锥范围之内,经由光源腔发出的光线经多次折射/反射至两侧的圆锥范围之外。

Landmark Indicating Lighting Lens and Luminaries with th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及具有其的灯具
本技术涉及停机坪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及具有其的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各地纷纷建造机场,飞机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因此为保障飞机的频繁进出港同时保证飞机夜间以及低能见度的情况下可以有序安全行驶,停机坪工作区泛光照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停机坪的泛光照明,主要是为飞机在夜间的停机坪使用而提供照度,停机坪的泛光照明可以为停机坪工作区域内提供照明,同时需要尽量减少朝向低飞飞机以及地面飞机驾驶员还有停机坪管制人员、停机坪工作人员的眩光。目前,为了避免泛光灯发出直射的灯光照射到塔台以及着陆的飞机上,要求泛光灯投射的方向要背向塔台以及着陆飞机方向,同时限制泛光灯安装的高度要超过经常使用相关机位飞机驾驶员的最大眼高,并且泛光灯的光强瞄准方面同灯杆之间的夹角要≤65°。上述对泛光灯的众多要求使其在停机坪照明应用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寻求一种可以满足停机坪泛光照明且避免眩光的停机坪照明灯具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以使透镜达到侧发光的效果。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和出光外罩,所述透镜主体为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圆形结构,所述入光侧的中心处具有向所述出光侧凹陷的光源腔,所述出光侧中心处具有容纳所述光源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向所述入光侧凹陷的锥形结构,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形成为光线的入光面,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形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及出光面。可选地,所述锥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光源腔的最大直径。可选地,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由主入光面及两个侧入光面构成,所述主入光面为圆心位于所述出光侧的圆弧面。可选地,所述锥形结构与所述光源腔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5-1.5mm。可选地,所述锥形结构为直锥形结构。可选地,所述锥形结构为弧面锥形结构。可选地,所述透镜主体的入光侧四周环布有多个定位孔。可选地,所述出光外罩为半球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出光外罩的内径大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外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灯具,具有所述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透镜主体具有向光源腔凹陷的锥形结构,配合出光外罩可以避免光线直射入以光源为锥顶的圆锥范围之内,经由光源腔发出的光线经多次折射/反射至两侧的圆锥范围之外。2.本技术采用多次光学的原理,调整LED光学透镜的反射面及出光面及入光面的参数,使该LED光学透镜发出的光线可供引导而产生良好的光形布局。3.本技术的灯具采用的透镜主体结合出光外罩,进行多次折射及反射,使光斑聚在0°-20°,降低水平20°-90°夹角的出光强度,使透镜达到侧发光的效果,避免光线直射入停机坪工作人员的眼睛,达到地标指示照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的透镜主体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透镜主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透镜主体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的出光外罩的俯视图;图5为图4所示出光外罩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的光线走向图。附图标记:透镜主体-1;出光外罩-2;入光侧-11;出光侧-12;光源腔-13;凸台-14;锥形结构-15;直锥形结构-151;弧面锥形结构-152;入光面-16;主入光面-161;侧入光面-162;反射面及出光面-17;定位孔-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包括透镜主体1和出光外罩2。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的透镜主体1的俯视图。参见图1,透镜主体1为具有入光侧11和出光侧12的圆形结构。图1的视图方向是由透镜主体1的出光侧12指向透镜主体1的。图2为图1所示的透镜主体1的主视图。参见图2,入光侧11的中心处具有向出光侧12凹陷的光源腔13。图2中,下方为入光侧11,上方为出光侧12。出光侧12中心处具有容纳光源腔13的凸台14,凸台14上具有向入光侧11凹陷的锥形结构15,光源腔13的内表面形成为光线的入光面16,锥形结构15的锥面形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及出光面17。本技术的透镜主体1具有向光源腔13凹陷的锥形结构15,配合出光外罩2可以避免光线直射入以光源为锥顶的圆锥范围之内,经由光源腔13发出的光线经多次折射/反射至两侧的圆锥范围之外。本技术采用多次光学的原理,调整LED光学透镜的反射面及出光面17及入光面16的参数,使该LED光学透镜发出的光线可供引导而产生良好的光形布局。参见图2,光源腔13的内表面由主入光面161及两个侧入光面162构成,主入光面161为圆心位于出光侧12的圆弧面。参见图2,锥形结构15的最大直径d1大于光源腔13的最大直径d2。这样可以使光源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均经过锥形结构15再次反射/折射,降低光源上方的光线强度。参见图2,锥形结构15与光源腔13之间的最小距离s为0.5-1.5mm。这样可以使得光源正上方的光线可以被透镜主体1削弱。参见图2,透镜主体1的入光侧11四周环布有三个定位孔18,三个定位孔18在与透镜主体1同心圆的圆周上均匀布置。参见图2,锥形结构15为直锥形结构151。透镜主体1的纵截面形成的锥形的母线为直线。实施例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透镜主体1的主视图。参见图3,本技术还提供了实施例2,实施例2中的锥形结构15为弧面锥形结构152。透镜主体1的纵截面形成的锥形的母线为弧形。实施例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的出光外罩2的俯视图。参见图4,出光外罩2的内径D大于所述透镜主体1的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主体和出光外罩,所述透镜主体为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圆形结构,所述入光侧的中心处具有向所述出光侧凹陷的光源腔,所述出光侧中心处具有容纳所述光源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向所述入光侧凹陷的锥形结构,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形成为光线的入光面,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形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及出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4 CN 20182203089981.一种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主体和出光外罩,所述透镜主体为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圆形结构,所述入光侧的中心处具有向所述出光侧凹陷的光源腔,所述出光侧中心处具有容纳所述光源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向所述入光侧凹陷的锥形结构,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形成为光线的入光面,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形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及出光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光源腔的最大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坪地标指示照明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腔的内表面由主入光面及两个侧入光面构成,所述主入光面为圆心位于所述出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龙陈盟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雷笛克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