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连接结构及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4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结构及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具有连接组件的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传动单元,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

Connection Component,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Display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连接结构及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结构及显示屏。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其通过将各LED显示单元板固定在能够弯曲的方形板上,然后用电线将这些LED灯泡连接起来,接上电源和控制系统,组成一块能够弯曲的LED显示屏,但上述的显示屏在弯曲后,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板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会加大,使得显示屏上出现较大的黑缝,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结构及显示屏,当显示屏在弯曲后,能够避免出现较大的黑缝,保证显示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传动单元,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上述的连接组件应用于显示屏的连接结构中时,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显示元件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显示元件连接,当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安装好后,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会形成并列结构。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当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此时第二显示元件会随着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显示元件转动,如此,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就会形成弯曲的结构,当显示屏应用上述的连接结构时,显示屏也会相应地具备弯曲功能;且上述的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当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时,传动单元能够使得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转接处,从而牵引第二显示元件朝向第一显示元件移动,使得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具有缩小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若是使用传统的转轴或铰链等转动连接件连接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在显示屏往第一显示元件300及第二显示元件400的背面转动时,随着第二显示元件相对于第一显示元件转动的幅度越大,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就会越大,而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连接组件连接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当第二显示元件相对于第一显示元件转动时,由于第二连接件可以牵引第二显示元件朝向第一显示元件移动,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便不会增加或者在一定转动范围内增加的非常少。所述的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具有缩小趋势,指的并不是显示屏在平直状态下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实际上大于显示屏弯曲后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而是指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有相互靠拢的运动趋势,使得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会有一种缩小的趋势,能够避免因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二显示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增大而使得显示屏出现较大的黑缝的情况,保证显示效果。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能够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转接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三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四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五导向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六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配合,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导向配合,所述第五导向部与所述第六导向部导向配合;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引导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导向部在所述第四导向部的引导下靠近所述转接处且所述第五导向部在所述第六导向部的引导下靠近所述转接处;或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引导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导向部在所述第四导向部的引导下远离所述转接处且所述第五导向部在所述第六导向部的引导下远离所述转接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导向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不相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待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待连接物连接,且所述第一待连接物与所述第二待连接物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柱位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待连接物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导向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不相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待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待连接物连接,且所述第一待连接物与所述第二待连接物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柱位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待连接物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导向配合;或所述第三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四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导向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传动单元,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传动单元,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能够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配合,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移动配合,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转接处,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转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三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四导向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五导向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六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配合,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导向配合,所述第五导向部与所述第六导向部导向配合;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引导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导向部在所述第四导向部的引导下靠近所述转接处且所述第五导向部在所述第六导向部的引导下靠近所述转接处;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引导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导向部在所述第四导向部的引导下远离所述转接处且所述第五导向部在所述第六导向部的引导下远离所述转接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导向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不相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待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待连接物连接,且所述第一待连接物与所述第二待连接物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柱位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待连接物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导向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不相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待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待连接物连接,且所述第一待连接物与所述第二待连接物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柱位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待连接物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导向配合;或所述第三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四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导向配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且所述夹角的范围为85度-95度。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三导向槽或第三导向孔,且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导向柱,所述第三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导向配合;或所述第五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三导向柱,所述第六导向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导向槽或第三导向孔,且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的导向路径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导向柱穿进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中、并与所述第三导向槽或所述第三导向孔导向配合。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转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转接处。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轮、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或远离所述转接处。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为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部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齿、第一槽或第一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一槽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飞舟梁贺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鼎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