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4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14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排水沟、陆地、植物隔离防护栏、石笼挡墙、人行步道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排水沟设于陆地后侧,植物隔离防护栏设于陆地前侧上方,石笼挡墙设于植物隔离防护栏前侧,人行步道与石笼挡墙连接,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与人行步道前侧连接。其中,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消浪结构、生态水槽、钢砼锚梁、后排导梁、第一阶梯平台、第二阶梯平台和回填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前方的板桩墙和上部胸墙、后方桩基和上部导梁组成双重防护,可以有效抵抗船行波对后方生态水槽的破坏作用,为后方生态水槽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增强了护岸的生态性。

A Wave-Eliminating Stepped Ecological Bank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Inland River Bank Retaining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生态护岸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航道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性航道防护工程,在欧洲发达国家已有较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由于船形波远大于欧洲发达国家,适用于内河航道的生态护岸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为抵抗船形波的淘刷,我国的护岸工程多为浆砌块石或者现浇钢筋混凝土直立式结构,该种类型护岸生态性不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航道护岸工程的生态性更加重视,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护岸工程已开始向生态型发展,传统的护岸将进行生态升级,从而美化生态环境、改善水质,形成各种不同的生态型护岸,在保证护岸实际功能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陆地、植物隔离防护栏、石笼挡墙、人行步道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所述排水沟设于陆地后侧,所述植物隔离防护栏设于陆地前侧上方,所述石笼挡墙设于植物隔离防护栏前侧,所述人行步道与石笼挡墙连接,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与人行步道前侧连接;其中,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消浪结构、生态水槽、钢砼锚梁、后排导梁、第一阶梯平台、第二阶梯平台和回填土,所述消浪结构通过钢砼锚梁与后排导梁间隔锚固连接,所述生态水槽设于钢砼锚梁上方,所述第一阶梯平台设于消浪结构后侧,所述第二阶梯平台设于后排导梁后侧,所述回填土设于第二阶梯平台和人行步道之间。进一步,所述消浪结构包括:板桩墙、胸墙和生态孔,所述胸墙与板桩墙顶部连接,所述生态孔设于胸墙上,所述生态孔为复数个,所述胸墙底部两侧设有回填土。进一步,所述后排导梁包括:桩基、导梁和栏杆,所述导梁与桩基顶部连接,所述栏杆与导梁顶部连接,所述导梁一侧通过钢砼锚梁与胸墙连接,所述导梁另一端与人行步道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阶梯平台包括:第一拆除块石和碎石素砼垫层,碎石素砼垫层设于第一阶梯平台上,第一拆除块石设于碎石素砼垫层上。进一步,所述第二阶梯平台包括:素砼垫层、第二拆除块石、袋装碎石和无纺土工布,素砼垫层设于第二阶梯平台上,第二拆除石块设于素砼垫层上,无纺土工布设于第二拆除石块上,袋装碎石设于无纺土工布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板桩墙+胸墙”消浪的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通过前方的板桩墙和上部胸墙、后方桩基和上部导梁组成双重防护,可以有效抵抗船行波对后方生态水槽的破坏作用,为后方生态水槽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增强护岸的生态性;后排导梁和前侧胸墙中部用钢砼锚梁锚固连接,增强了生态水槽的整体刚度,也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排水沟100、陆地200、植物隔离防护栏300、石笼挡墙400、人行步道500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消浪结构610、消浪结构610、板桩墙611、胸墙612和生态孔613。生态水槽620、钢砼锚梁630、后排导梁640、桩基641、导梁642和栏杆643。第一阶梯平台650、第二阶梯平台660和回填土6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排水沟100、陆地200、植物隔离防护栏300、石笼挡墙400、人行步道500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排水沟100设于陆地200后侧,植物隔离防护栏300设于陆地200前侧上方,石笼挡墙400设于植物隔离防护栏300前侧,人行步道500与石笼挡墙400连接,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与人行步道500前侧连接。其中,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包括:消浪结构610、生态水槽620、钢砼锚梁630、后排导梁640、第一阶梯平台650、第二阶梯平台660和回填土670,消浪结构610通过钢砼锚梁630与后排导梁640间隔锚固连接,生态水槽620设于钢砼锚梁630上方,第一阶梯平台650设于消浪结构610后侧,第二阶梯平台660设于后排导梁640后侧,回填土670设于第二阶梯平台660和人行步道500之间。消浪结构610包括:板桩墙611、胸墙612和生态孔613,胸墙612与板桩墙611顶部连接,生态孔613设于胸墙612上,生态孔613为复数个,胸墙612底部两侧设有回填土670。后排导梁640包括:桩基641、导梁642和栏杆643,导梁642与桩基641顶部连接,栏杆643与导梁642顶部连接,导梁642一侧通过钢砼锚梁640与胸墙612连接,导梁642另一端与人行步道500连接。第一阶梯平台650包括:第一拆除块石和碎石素砼垫层,碎石素砼垫层设于第一阶梯平台650上,第一拆除块石设于碎石素砼垫层上。第二阶梯平台660包括:素砼垫层、第二拆除块石、袋装碎石和无纺土工布,素砼垫层设于第二阶梯平台660上,第二拆除石块设于素砼垫层上,无纺土工布设于第二拆除石块上,袋装碎石设于无纺土工布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板桩墙+胸墙”消浪的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由前方的板桩墙611和上部的胸墙612、后方的桩基641和上部的导梁642组成双重防护,并在之间形成生态水槽620,整体结构可以有效抵抗船行波对后方生态水槽620的破坏作用,同时生态水槽620底高程控制在常水位以下50cm左右,为后方生态水槽620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生态水槽中水生植物的成活率。后排的导梁642和前侧的胸墙612中部用钢砼锚梁630间隔锚固连接,形成整体刚度较强的框架结构,增强生态水槽的整体刚度和结构的稳定性。前侧的胸墙612后侧形成第一阶梯平台650,第一阶梯平台650内设置第一拆除块石和碎石素砼垫层。第二阶梯平台660上方布置植草砖,形成人行步道500,在镇区段供行人散步。在第二阶梯平台660和人行步道500之间形成斜坡面或设置石笼基床斜坡防护面,并在人行步道500临坡侧设置植物隔离防护栏300,提高安全性。通过在胸墙612上开设生态孔613,使这一通道实现水体的墙前墙后循环,带动营养物质的前后交换,为生态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为小型浮游动物提供进出生态水槽620的通道。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100)、陆地(200)、植物隔离防护栏(300)、石笼挡墙(400)、人行步道(500)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所述排水沟(100)设于陆地(200)后侧,所述植物隔离防护栏(300)设于陆地(200)前侧上方,所述石笼挡墙(400)设于植物隔离防护栏(300)前侧,所述人行步道(500)与石笼挡墙(400)连接,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与人行步道(500)前侧连接;其中,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包括:消浪结构(610)、生态水槽(620)、钢砼锚梁(630)、后排导梁(640)、第一阶梯平台(650)、第二阶梯平台(660)和回填土(670),所述消浪结构(610)通过钢砼锚梁(630)与后排导梁(640)间隔锚固连接,所述生态水槽(620)设于钢砼锚梁(630)上方,所述第一阶梯平台(650)设于消浪结构(610)后侧,所述第二阶梯平台(660)设于后排导梁(640)后侧,所述回填土(670)设于第二阶梯平台(660)和人行步道(50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100)、陆地(200)、植物隔离防护栏(300)、石笼挡墙(400)、人行步道(500)和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所述排水沟(100)设于陆地(200)后侧,所述植物隔离防护栏(300)设于陆地(200)前侧上方,所述石笼挡墙(400)设于植物隔离防护栏(300)前侧,所述人行步道(500)与石笼挡墙(400)连接,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与人行步道(500)前侧连接;其中,所述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600)包括:消浪结构(610)、生态水槽(620)、钢砼锚梁(630)、后排导梁(640)、第一阶梯平台(650)、第二阶梯平台(660)和回填土(670),所述消浪结构(610)通过钢砼锚梁(630)与后排导梁(640)间隔锚固连接,所述生态水槽(620)设于钢砼锚梁(630)上方,所述第一阶梯平台(650)设于消浪结构(610)后侧,所述第二阶梯平台(660)设于后排导梁(640)后侧,所述回填土(670)设于第二阶梯平台(660)和人行步道(5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结构(610)包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于佳乾郑静张政生董宇路胡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