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39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小分子化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破碎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破碎铰刀以及第二推进螺旋杆;所述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第四推进螺旋杆、第五推进螺旋杆、电解电极片以及超声波震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和废水反硝化过程的碳源补充。

A Slud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小分子化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与传统的城市污水剩余污泥处理不同,这种污泥涉及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一直难度较大。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剩余污泥处置现状看,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石化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也应该如此。无论是哪一种剩余污泥处理方式,其污泥无害水解碳化预处理是其最终利用的基础。但是在污泥无害水解碳化预处理过程中,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减量化和废水反硝化过程的碳源补充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实现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减量化和废水反硝化过程的碳源补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破碎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破碎铰刀以及第二推进螺旋杆;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破碎铰刀的转动杆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转动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传动相连;所述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第四推进螺旋杆、第五推进螺旋杆、电解电极片以及超声波震子;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连通,形成破碎后的污泥移动结构,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相连,形成电化学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破碎反应筒体的移动结构;所述电解电极片包括成堆的正负两极,正对设置在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相邻的连个桨叶上,形成电化学催化小分子化单元;所述超声波震子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对应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区域,形成污泥超声处理单元;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部,形成固液分离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分别通过链式皮带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以及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传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链式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相匹配的传动皮带;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所述传动皮带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形成同步传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上封盖,所述超生-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上封盖。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封盖上设置有排液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封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二上封盖设置有排气口。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通过U型连通管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通管设置有排泄口。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破碎反应筒体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分别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反应筒体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破碎桨叶;所述破碎桨叶的形态与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桨叶的形态相配合,形成平滑的破碎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污泥处理装置,基于破碎反应筒体和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分别实现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剩余污泥的高速机械破壁破碎、电化学混合分解、超声电化学催化小分子化、固液分离以及未分解固体回流循环处理,最终实现污泥的小分子化,从而提升剩余污泥催化分解与小分子化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破碎反应筒体的第一段进料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破碎铰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破碎铰刀的刀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推进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U型连通管;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超声波震子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实现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减量化和废水反硝化过程的碳源补充。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图3、图6、图7和图8,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1、破碎反应筒体7以及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8-1、破碎铰刀10及其转动杆体8-2以及第三推进螺旋杆8-3;也就是形成了破碎推进-高速破壁破碎-破碎推进的三段式推进破碎结构8,实现剩余污泥的破碎操作。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8-1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1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端与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8-1的第一端,实现转矩传递,驱动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8-1,将剩余污泥打散并向下推进。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8-1的第二端与所述破碎铰刀10的转动杆体8-2的第一端相连,也就是将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8-1作为传动杆,将搅拌电机的输出转矩进一步传递到破碎铰刀10,实现高速的破壁破碎操作,进一步将污泥细化。参见图4和图5,所述破碎铰刀10包括转动杆体8-2以及破碎刀片11,转动杆体主要由于传递扭矩。所述转动杆体8-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8-3的第一端传动相连;从而将转动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8-3,实现破碎后的污泥的推进,即向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推动。所述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20以及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21-1、第四推进螺旋杆21-2、第五推进螺旋杆21-3、超声波震子24以及电解电极片26;也就是,形成了电解催化小分子化--超声强化电解催化小分子化--破碎推进的三段式污泥推进小分子化结构21,实现剩余污泥的小分子化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21-1、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21-2以及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2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21-1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1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也就是,通过搅拌电机1获取推进动力。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2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21-1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2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也就是三个推进螺旋杆顺次传动相连,实现扭矩传动,是吸纳推进动力的传递。一般来说,为了提升扭矩传动结构的姿态的转动姿态的稳定性,针对此类独立的多个推进螺旋杆的结构,可在所述破碎反应筒体7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20内设置轴承限位结构,并通过联轴器将相邻的推进螺旋杆之间的转轴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破碎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破碎铰刀以及第二推进螺旋杆;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破碎铰刀的转动杆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转动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传动相连;所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第四推进螺旋杆、第五推进螺旋杆、电解电极片以及超声波震子;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连通,形成破碎后的污泥移动结构,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相连,形成超生‑电化学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破碎反应筒体的移动结构;所述电解电极片包括成堆的正负两极,正对设置在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相邻的连个桨叶上,形成电化学催化小分子化单元;所述超声波震子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对应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区域,形成污泥超声处理单元;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部,形成固液分离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破碎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破碎铰刀以及第二推进螺旋杆;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破碎铰刀的转动杆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转动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传动相连;所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第四推进螺旋杆、第五推进螺旋杆、电解电极片以及超声波震子;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连通,形成破碎后的污泥移动结构,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相连,形成超生-电化学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破碎反应筒体的移动结构;所述电解电极片包括成堆的正负两极,正对设置在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相邻的连个桨叶上,形成电化学催化小分子化单元;所述超声波震子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对应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区域,形成污泥超声处理单元;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刘旭东夏正海陈小进覃刘平王伟唐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