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吸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36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包括:架体(1),其内部安装有浮筒(2),其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臂(3);吸污泥管(4),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臂(3)上,所述吸污泥管(4)上设置有吸泥孔(5);排泥管(6),其一端与所述吸污泥管(4)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1)的顶部;潜水泵(7),安装在所述排泥管(6)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地吸走处理池中的非活性污泥,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Suspension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式吸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污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
技术介绍
正常污水处理工艺中,多采用污水处理稳定池,在处理污水时需要对污泥进行曝气处理,但由于污泥曝气过程中会导致无活性污泥翻滚,大量的污泥会随着污水通过遮挡堰板流至下一级污水处理池,从而影响最终出水水质。目前常规的污水处理厂,会在污水处理稳定池内定点设置一个吸泥口,将污泥曝气后,通过吸泥口将污泥水吸至污泥沉淀池,由于吸泥口定点设置,而且曝气后污泥在水中漂浮,故回收污泥的效率很低,而且能耗高,药品消耗大,而且会有部分污泥能够通过遮挡堰板流至下一级污水处理池,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高效地吸走处理池中的非活性污泥,从而提高出水水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包括:架体,其内部安装有浮筒,其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臂;吸污泥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臂上,所述吸污泥管上设置有吸泥孔;排泥管,其一端与所述吸污泥管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的顶部;潜水泵,安装在所述排泥管上。前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连接件。前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架体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浮筒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板的外壁面上设有限位机构。前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具有2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地所述浮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旋转轴和挡臂,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挡臂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挡臂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旋转轴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前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安装臂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吸泥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前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架体的两侧设有导向滑轮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架体和浮筒的设置可以实现浮于水面,而通过安装臂来固定吸污泥管,可以有效吸走污泥,由于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在污水处理池内的位置,使吸污泥的位置可调,从而提高吸污泥的效率,降低能耗和药品的使用量,而且不会有污泥流入下一级处理池,有效提高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架体和安装臂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2-浮筒,3-安装臂,4-吸污泥管,5-吸泥孔,6-排泥管,7-潜水泵,8-连接件,9-安装板,10-第一安装孔,11-限位机构,12-旋转轴,13-挡臂,14-第二安装孔,15-导向滑轮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包括架体1、安装臂3、吸污泥管4、排泥管6和潜水泵7,架体1内部安装有浮筒2,架体1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臂3,吸污泥管4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臂3上,吸污泥管4上设置有吸泥孔5;排泥管6的一端与吸污泥管4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架体1的顶部;潜水泵7安装在排泥管6上。在浮筒2的作用下,本技术放入污水处理稳定池内后其顶部漂浮在污水的顶部,其底部安装臂3、吸污泥管4和潜水泵7都处于污水内,在潜水泵7的作用下污泥通过吸泥孔5进入吸污泥管4内,然后再顺着排泥管6排出污水处理稳定池,被输送至污泥处理池集中处理。由于本技术的位置可以改变,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降低能耗以及药品消耗量,而且能够保证出水水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既可手动调整其位置,也可以将其与污水处理池中的原有可移动设备(例如桁车)固定在一起,或使用绳子牵引或设置移动轨道,使其实现位置的调整。如图1所示,架体1的顶部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8。连接件8具体为一环状结构,可用于固定绳子,使用绳子进行牵引。进一步可在污水处理稳定池上设置两条平行布置的钢丝绳,架体1两侧的导向滑轮组件15分别与两条钢丝绳滑动连接,通过两条钢丝绳来限制本技术的行走路径,防止其与池壁磕碰。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架体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其材质可使用金属材质也可使用塑料材质,架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具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具有第一安装孔10,浮筒2插接固定在第一安装孔10内,安装板9的外壁面上设有限位机构11。浮筒2与安装孔9插接连接,这样便于浮筒2的安装和拆卸,当浮筒2安装好后通过两端的限位机构11来限制浮筒2的自由度。优选地,安装板9上具有2个第一安装孔10,相应地浮筒2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机构11包括旋转轴12和挡臂13,旋转轴12与挡臂1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挡臂13通过旋转轴12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板9上,且旋转轴12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0之间。浮筒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设置1个、3个、4个或10个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案,设置两个浮筒2一方面可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浮力,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浮筒2损坏,还有一个可以继续使用,不会使本技术停止工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机构11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的结构仅为一种优选方案,便于操作,如图1所示,当挡臂13处于水平状态时,其两端正好挡住两个浮筒2的端部,限制两个浮筒2的轴向自由度,如图3所示,当挡臂13处于竖直状态时,其两端与浮筒2的端部分离,此时浮筒2可拆卸下来,非常便于操作。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外,也可采用如电动翻转式限位机构或插销式限位机构等。进一步,如图3所示,安装臂3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4,吸泥孔5的端部与第二安装孔14过盈配合。通过第二安装孔14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吸污泥管4高度的调节,由于安装臂3无法实现更换,针对不同深度的污水处理池,可通过相应位置的第二安装孔14使吸污泥管4处于最佳位置。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其内部安装有浮筒(2),其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臂(3);吸污泥管(4),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臂(3)上,所述吸污泥管(4)上设置有吸泥孔(5);排泥管(6),其一端与所述吸污泥管(4)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1)的顶部;潜水泵(7),安装在所述排泥管(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其内部安装有浮筒(2),其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臂(3);吸污泥管(4),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安装臂(3)上,所述吸污泥管(4)上设置有吸泥孔(5);排泥管(6),其一端与所述吸污泥管(4)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1)的顶部;潜水泵(7),安装在所述排泥管(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设有连接件(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浮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具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具有第一安装孔(10),所述浮筒(2)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内,所述安装板(9)的外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庭魏永耿琰赵靖李红岩魏辰帅张杰辉于宝康张铁刚刘晓曼高艳兵周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