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780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包括32%液碱储罐、计量管、PH调节计量泵、废水主管道、NaCH碱液计量泵、喷淋管、第一级喷淋塔、喷淋泵、第二喷淋塔、第三喷淋塔、第四喷淋塔、第五喷淋塔、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缓冲槽和除硬计量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脱硫脱硝烟气结合废NaOH碱液去除水体硬度;能使烟气二氧化碳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废碱液,变废为宝利用废烟气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合有废碱液排出、有大量脱硫脱硝烟气的企业,克服现有技术的处理成本高昂的缺陷,使得除硬处理成本极为低廉,通过二氧化碳与废碱NaOH的结合,既形成了效果极好的水体除硬药剂Na2CO3,又减少了企业废碱液排放负担,非常符合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产业趋势。

A Water Quality Softening Pre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零液排放或者中水回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目前国家对水污染的管控日趋严格,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有废水再回收利用的现实需求,如果企事业单位排放的废水需要部分回用或者全部回用(零液排放),而这部分废水硬度较高的话,会导致水回收系统设备尤其是反渗透膜或者纳滤膜设备的严重结垢污染,导致产水量快速下降,并且这种污染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所以,几乎所有的高硬度废水回用系统,都需要先进行水质的除硬预处理。但是除硬成本却非常高昂。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除硬成本极其低廉,并且能够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主要原因是以变废为宝出发点,充分利用了企事业单位排出的本来毫无价值的脱硫脱硝烟气以及NaOH废碱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处理成本高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不能充分利用烟气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利用废碱液,资源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昂的缺陷,同时使得企业废碱液的排放负担极大减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32%液碱储罐、计量管、PH调节计量泵、废水主管道、NaCH碱液计量泵、喷淋管、第一级喷淋塔、喷淋泵、第二喷淋塔、第三喷淋塔、第四喷淋塔、第五喷淋塔、输气管、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缓冲槽、除硬计量泵和第一阀门,所述32%液碱储罐的出口端一侧通过计量管连接有PH调节计量泵,PH调节计量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废水主管道,32%液碱储罐的出口端另一侧通过计量管连接有NaCH碱液计量泵,NaCH碱液计量泵通过喷淋管与第一级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第一喷淋塔的底端通过喷淋泵与第二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第二喷淋塔的底端通过喷淋泵与第三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第三喷淋塔的底端通过喷淋泵与第四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第四喷淋塔的底端通过喷淋泵与第五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第五喷淋塔的底部通过输气管与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连接,第五喷淋塔的顶端与第四喷淋塔的底部通过输气管连接,第四喷淋塔的顶端与第三喷淋塔的底部通过输气管连接,第三喷淋塔的顶端与第二喷淋塔的底部通过输气管连接,第二喷淋塔的顶端与第一喷淋塔的底部通过输气管连接,第五喷淋塔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的输水端一侧通过喷淋泵与第一喷淋塔的顶端连接,缓冲槽的输水端另一侧连接有除硬计量泵,第一级喷淋塔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淋泵与第一级喷淋塔、第二喷淋塔、第三喷淋塔、第四喷淋塔和第五喷淋塔之间均通过喷淋管连接,喷淋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废水主管道的输出端和除硬计量泵的输出端均与沉淀池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计量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的输入端一侧连接有空气浴汽化器,空气浴汽化器的一端连接有二氧化碳低温储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的输入端另一侧与企业脱硫脱硝烟气排放口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脱硫脱硝烟气结合废NaOH碱液去除水体硬度;能使烟气二氧化碳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废碱液,变废为宝利用废烟气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合有废碱液排出、有大量脱硫脱硝烟气的企业,克服现有技术的处理成本高昂的缺陷,使得除硬处理成本极为低廉,通过二氧化碳与废碱NaOH的结合,既形成了效果极好的水体除硬药剂Na2CO3,又减少了企业废碱液排放负担,非常符合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产业趋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运行流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五级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32%液碱储罐1、计量管2、PH调节计量泵3、废水主管道4、NaCH碱液计量泵5、喷淋管6、第一级喷淋塔7、喷淋泵8、第二喷淋塔9、第三喷淋塔10、第四喷淋塔11、第五喷淋塔12、输气管13、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缓冲槽15、除硬计量泵16和第一阀门17,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PH调节计量泵3,PH调节计量泵3的出口端连接有废水主管道4,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另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NaCH碱液计量泵5,NaCH碱液计量泵5通过喷淋管6与第一级喷淋塔7的顶端连接,第一喷淋塔7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二喷淋塔9的顶端连接,第二喷淋塔9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与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与第四喷淋塔11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与第三喷淋塔10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与第二喷淋塔9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二喷淋塔9的顶端与第一喷淋塔7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输水端一侧通过喷淋泵8与第一喷淋塔7的顶端连接,缓冲槽15的输水端另一侧连接有除硬计量泵16,第一级喷淋塔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7。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喷淋泵8与第一级喷淋塔7、第二喷淋塔9、第三喷淋塔10、第四喷淋塔11和第五喷淋塔12之间均通过喷淋管6连接,喷淋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8,通过喷淋管6方便液体的流动,通过第二阀门18便于控制喷淋管6内部液体的流速。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输气管1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9,通过第三阀门19,方便控制输气管13的气体流速。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废水主管道3的输出端和除硬计量泵16的输出端均与沉淀池连接,便于将打标的废水统一集中在沉淀池内。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计量管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2,方便控制计量管2的液体流速。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的输入端一侧连接有空气浴汽化器20,空气浴汽化器20的一端连接有二氧化碳低温储槽21,提供二氧化碳烟气,适用于没有二氧化碳烟气的企业。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的输入端另一侧与企业脱硫脱硝烟气排放口23连接,提供二氧化碳烟气,适用于有大量脱硫脱硝烟气的企业。本专利技术将32%液碱储罐1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计量管2、PH调节计量泵3是用来调节废水PH至11.3,另一路进入第一级喷淋塔7、第二喷淋塔9、第三喷淋塔10、第四喷淋塔11和第五喷淋塔12组成的五级喷淋塔,逆流气洗逐步吸收二氧化碳,电厂烟气或者液体二氧化碳气化气,每喷淋一级,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就会相应提高,生成的Na2CO3浓度也相应增高,第一级的喷淋液为32%液碱进液,浓度较高,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尾气,第一级喷淋塔7的喷淋液液碱为尾液,浓度较低,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进气,这也是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的方式。其中当第一级喷淋塔7出液PH趋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2%液碱储罐(1)、计量管(2)、PH调节计量泵(3)、废水主管道(4)、NaCH碱液计量泵(5)、喷淋管(6)、第一级喷淋塔(7)、喷淋泵(8)、第二喷淋塔(9)、第三喷淋塔(10)、第四喷淋塔(11)、第五喷淋塔(12)、输气管(13)、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缓冲槽(15)、除硬计量泵(16)和第一阀门(17),所述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PH调节计量泵(3),PH调节计量泵(3)的出口端连接有废水主管道(4),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另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NaCH碱液计量泵(5),NaCH碱液计量泵(5)通过喷淋管(6)与第一级喷淋塔(7)的顶端连接,第一喷淋塔(7)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二喷淋塔(9)的顶端连接,第二喷淋塔(9)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与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与第四喷淋塔(11)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与第三喷淋塔(10)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与第二喷淋塔(9)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二喷淋塔(9)的顶端与第一喷淋塔(7)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输水端一侧通过喷淋泵(8)与第一喷淋塔(7)的顶端连接,缓冲槽(15)的输水端另一侧连接有除硬计量泵(16),第一级喷淋塔(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软化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2%液碱储罐(1)、计量管(2)、PH调节计量泵(3)、废水主管道(4)、NaCH碱液计量泵(5)、喷淋管(6)、第一级喷淋塔(7)、喷淋泵(8)、第二喷淋塔(9)、第三喷淋塔(10)、第四喷淋塔(11)、第五喷淋塔(12)、输气管(13)、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缓冲槽(15)、除硬计量泵(16)和第一阀门(17),所述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PH调节计量泵(3),PH调节计量泵(3)的出口端连接有废水主管道(4),32%液碱储罐(1)的出口端另一侧通过计量管(2)连接有NaCH碱液计量泵(5),NaCH碱液计量泵(5)通过喷淋管(6)与第一级喷淋塔(7)的顶端连接,第一喷淋塔(7)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二喷淋塔(9)的顶端连接,第二喷淋塔(9)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底端通过喷淋泵(8)与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与脱硫脱硝烟气输入口(14)连接,第五喷淋塔(12)的顶端与第四喷淋塔(11)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四喷淋塔(11)的顶端与第三喷淋塔(10)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三喷淋塔(10)的顶端与第二喷淋塔(9)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3)连接,第二喷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唐申亮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