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52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本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可将能量充分利用,减少能量损耗,因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强转换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 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
技术介绍
目前纯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制药、食品浓缩,化工废液中贵金 属回收利用,水的回收利用等过程中,特别是膜渗透处理工序中,通常使用多级高压泵,将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液体,经过RO膜、纳滤膜渗透从而将水提纯, 或将液体浓缩。因压力要求较高,其能量损耗量非常大。同时处理出的液体直 接排出,浪费了大量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可将上述处理过程中排 出的液体所浪费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本压强转换装置可将低压的液体转换成 高压,达到使用要求,也可将高压的液体转化为低压,从而增加液体流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 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 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 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迸出水口。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经连接座连接而成;缸体或采用一个内径相同 的圆筒。固定端体与转动主体之间采用耐磨陶瓷进行机械密封,或采用其他耐磨材 料,如钨钢或不锈钢或钢材镀耐磨铬,再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固定端体由端体外壳、支撑座、进出水口底座、耐磨陶瓷组成;联接轴的 中部为转动主体,联接轴左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进出水口底座、支 撑座;两个固定端体之间,由一个园筒外壳进行固定联接。多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两轴承分设于固定板中心,固定板 与耐磨陶瓷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 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可将能量 充分利用,减少能量损耗,因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转动主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缸体分解示意图。 图4、图5A、图5B为本技术原理图。 图6为本技术转动主体结构图。 图7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端体,2.转动主体,3.耐磨陶瓷,4.园筒外壳,5.进水口, 6.出水口, 7.固定座,8.缸体,9.端子,10.联轴,11.联接轴,12.连接电机,13.同 定板,14.密封圈,15.轴承,16.密封垫,17.轴承18.连接座,19.端体外壳,20.进出水口底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如图l、图2、图3、图6和图7所 示,由两个固定端体l,与一个转动主体2连接而成。固定端与转动主体之间采 用耐磨陶瓷3进行机械密封,也可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如钨钢,不锈钢或钢材 镀耐磨铬,再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等。两个固定端体之间,由一个 园筒外壳4进行固定联接。两个固定端体1上分別设有耐磨陶瓷3、进水口5、 出水口6和支撑座7。缸体8由二个不同内径的园筒连接而成,园筒内壁要求光 滑耐磨,并配有二个密封的可滑动的端子9。 二个端子之间采用联轴IO联结。 端子上设有密封组件,保证园筒内壁与端子之间的密封,同时也保证端子与连 接轴之间的密封。如图2,由八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设有一 联接轴11,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2。八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13之间有密封圈 14,并锁紧固定在固定板13上。两轴承15分设于固定板13中心,固定板13的 外侧与耐磨陶瓷3之间设有密封垫16。联接轴上设有一对轴承17。缸体8由两 个不同内径的圆筒经连接座18连接而成。固定端体由端休外壳19、支撑座7、 进出水UI底座20、耐磨陶瓷3组成;联接轴11的中部为转动主体2,联接轴左 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3、进出水口底座20、支撑座7。原理分析.-如图(四):缸体Ai中,压强为&,截面积为S"受力为Fi,F产P一S,缸体Bi中,压强为P2,截面积为S2,受力为F2, F2=P2*S2当Fi〉F2时,则端子与连轴由A向B运动,V2变小液体被压出,当F2〉R时,端子与连接轴由B向A运动,V变小液体被压出。如图五A中,Pw进口压强较大,液体进入,充满Ai缸体,同时将Bi缸体中液体挤出,则pb1出口压强为pB1〈=sys2*pA1Si为A缸体的内截面积,&为B缸体的内截面积,同时输出液体体积为 VfSVS^Va , VA为A缸体的体积,VB为B缸体的体积。当旋转主体转动180度时处于图五B状态,这时PB2进口压强较大,液体进入充满Bi缸体,同时将A1缸体中液体挤出,则PA2出口压强为Pa2《S2/S并Pb2 结果为A缸中液体压强由PA1变为Pa2《S2/S^Pb2 B缸中液体压强由PB2变为Pm〈^Si/S丼PM起到了压强变换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 的圆筒经连接座连接而成;缸体或采用一个内径相同的圆筒。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端体与转动主体之 间采用耐磨陶瓷进行机械密封,或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如钨钢或不锈钢或钢材 镀耐磨铬,冉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端体由端体外壳、 支撑座、进出水口底座、耐磨陶瓷组成;联接轴的中部为转动主体,联接轴左 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进出水口底座、支撑座;两个固定端体之间, 由一个园筒外壳进行固定联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多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 之间设有密封圈,两轴承分设于固定板中心,固定板与耐磨陶瓷之间设有密封 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本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可将能量充分利用,减少能量损耗,因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文档编号F15B3/00GK201159215SQ200820017940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余章军 申请人:欣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章军
申请(专利权)人:欣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