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叩前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2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叩前池,包括中空设置的池体、设于池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设于池体靠近底部侧壁上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出料口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体底部内壁上的防沉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有效防止纸浆在排出时凝结。

A kind of kowtow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叩前池
本技术涉及纸浆制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叩前池。
技术介绍
叩前池,是指一种用于搅拌纸浆用的浆池,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制备生产纸所需要的纸浆,目前,为达到满足生产纸的要求(例如:纸浆的粘稠度),通常会在叩前池的内部中心处加装一个较大的搅拌器,从而对叩前池内部的纸浆进行搅拌;但是,叩前池的排料口通常安装在叩前池的底部,故在排出纸浆时,会出现纸浆凝结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纸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叩前池,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叩前池,包括中空设置的池体、设于池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设于池体靠近底部侧壁上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出料口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体底部内壁上的防沉淀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出料口间隔设置且一端自池体外壁穿入池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池体内部的一端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搅拌装置,各搅拌装置均包括通过固定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且形状为“球形”的搅拌头,各搅拌头远离固定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向远离出料口方向延伸的搅拌尖头;所述防沉淀组件包括与池体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沉淀盘,所述沉淀盘的顶部凹陷设有凹腔,且在该凹腔的腔底径向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圈分散部,各分散部均由若干个以凹腔的腔底中心为圆心周向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分散块组成,相邻分散块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为150°,且相邻分散部之间的相邻分散块之间的连接处均错位设置,且各相邻分散块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分散头,所述沉淀盘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齿条,且在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优选为:各圈分散部与凹腔的腔底的距离自外圈向内圈逐渐增大。优选为:各分散块均以与凹腔的腔底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倾斜朝外偏离设置。优选为:在各分散块的一侧端面上间隔设有自顺时针方向倾斜设置的分散凸条,各分散块的另一侧端面上间隔设有自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的分散凸条。优选为:各分散头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散条,各分散条的自由端均的向分散头侧面中心处弯曲延伸,且各分散条的自由端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口处设置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底的防沉淀组件可有效的防止纸浆在排出时,出现凝结或者是沉淀的现象,从而保证纸浆的质量,进而提高纸张的质量;更详细的说:搅拌轴可通过设于池体外壁的电机驱动其进行转动,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固定连接于搅拌轴自由端的搅拌装置对池体内部的纸浆进行搅拌,即:通过搅拌轴带动“球形”的搅拌头以及固定连接于搅拌头上的搅拌尖头对出料口处的纸浆进行搅拌,从而防止出料口处的之间凝结或者沉淀,进而保证纸浆的质量,继而提高纸张的质量;其次,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搅拌轴上固定连接的齿轮转动,并且通过设于沉淀盘上的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带动沉淀盘转动,在沉淀盘转动的过程中对池体底部的纸浆进行分散以及搅拌,从而进一步防止之间出现凝结或者沉淀的现象,其主要是通过在沉淀盘上径向设置的若干圈分散部对池体底部的之间进行搅拌,从而防止纸浆凝结;需要说明的是:(其一)、相邻分散块连接处之间的错位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对纸浆的分散效果,进而防止之间出现凝结的现象,进而提高造纸的质量;(其二)、在相邻分散块连接处固定连接的分散头可进一步提高对纸浆的分散效果;(其三)、分散部的高度自外圈向凹腔的中心逐渐增加的目的是:在沉淀盘转动的过程中,可将纸浆向池体的侧壁甩出,缩短纸浆运动到出料口之间的时间,从而进一步保证排出纸浆的质量,进而提高造纸的质量;(其四)、分散块的倾斜设置以及设置于各分散块两侧端面上的分散凸条可进一步提高对纸浆的分散效果,其主要通过提高与纸浆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对纸浆的分散效果,进而防止纸浆凝结,继而提高造纸的质量;(其五)、各分散头上设置的若干个分散条,可进一步提高与纸浆的接触面积,进而在沉淀盘转动时,提高对纸浆的分散效果,从而保证造纸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分散块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分散块的另一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分散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叩前池,包括中空设置的池体1、设于池体1顶部的进料口10以及设于池体1靠近底部侧壁上的出料口1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于出料口11的搅拌组件2以及设于池体1底部内壁上的防沉淀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与出料口11间隔设置且一端自池体1外壁穿入池体1内部的搅拌轴20,所述搅拌轴20位于池体1内部的一端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搅拌装置21,各搅拌装置21均包括通过固定部210与搅拌轴20固定连接且形状为“球形”的搅拌头211,各搅拌头211远离固定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向远离出料口11方向延伸的搅拌尖头212;所述防沉淀组件3包括与池体1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沉淀盘30,所述沉淀盘30的顶部凹陷设有凹腔300,且在该凹腔30的腔底径向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圈分散部31,各分散部31均由若干个以凹腔30的腔底中心为圆心周向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分散块310组成,相邻分散块310之间形成夹角B的角度为150°,且相邻分散部31之间的相邻分散块310之间的连接处均错位设置,且各相邻分散块310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分散头311,所述沉淀盘30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齿条32,且在搅拌轴20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32啮合的齿轮33。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圈分散部31与凹腔30的腔底的距离L1自外圈向内圈逐渐增大。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分散块310均以与凹腔30的腔底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倾斜朝外偏离设置。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在各分散块310的一侧端面上间隔设有自顺时针方向倾斜设置的分散凸条3100,各分散块310的另一侧端面上间隔设有自逆时针方向倾斜设置的分散凸条3100。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分散头31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散条3110,各分散条3110的自由端均的向分散头311侧面中心处弯曲延伸,且各分散条311的自由端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口处设置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底的防沉淀组件可有效的防止纸浆在排出时,出现凝结或者是沉淀的现象,从而保证纸浆的质量,进而提高纸张的质量;更详细的说:搅拌轴可通过设于池体外壁的电机驱动其进行转动,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固定连接于搅拌轴自由端的搅拌装置对池体内部的纸浆进行搅拌,即:通过搅拌轴带动“球形”的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叩前池,包括中空设置的池体、设于池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设于池体靠近底部侧壁上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出料口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体底部内壁上的防沉淀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出料口间隔设置且一端自池体外壁穿入池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池体内部的一端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搅拌装置,各搅拌装置均包括通过固定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且形状为“球形”的搅拌头,各搅拌头远离固定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向远离出料口方向延伸的搅拌尖头;所述防沉淀组件包括与池体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沉淀盘,所述沉淀盘的顶部凹陷设有凹腔,且在该凹腔的腔底径向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圈分散部,各分散部均由若干个以凹腔的腔底中心为圆心周向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分散块组成,相邻分散块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为150°,且相邻分散部之间的相邻分散块之间的连接处均错位设置,且各相邻分散块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分散头,所述沉淀盘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齿条,且在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叩前池,包括中空设置的池体、设于池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设于池体靠近底部侧壁上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出料口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池体底部内壁上的防沉淀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出料口间隔设置且一端自池体外壁穿入池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池体内部的一端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搅拌装置,各搅拌装置均包括通过固定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且形状为“球形”的搅拌头,各搅拌头远离固定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向远离出料口方向延伸的搅拌尖头;所述防沉淀组件包括与池体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沉淀盘,所述沉淀盘的顶部凹陷设有凹腔,且在该凹腔的腔底径向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圈分散部,各分散部均由若干个以凹腔的腔底中心为圆心周向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分散块组成,相邻分散块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为150°,且相邻分散部之间的相邻分散块之间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恒蔡明余锦坤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旭荣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