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15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出风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内覆盖有抗菌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内设有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共同构成主体外壳内的气流暂留结构,延长了气流在主体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给了主体外壳内部覆盖的抗菌铝更多的杀菌反应时间,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

An Antibacterial V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出风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风口装置抗菌层均由于镀银层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其抗菌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中国技术CN201620393339.7公开了一种空调出风口抗菌除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可拆卸地复合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抗菌除菌单元,相邻抗菌除菌单元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间隙,抗菌除菌单元为由抗菌材料制成的连接片,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面和与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面上设有可与相邻连接片的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该除菌装置可以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相邻抗菌除菌单元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间隙,空调的出风从该气流间隙经过时,气流与抗菌材料接触,起到杀菌抗菌作用,该装置通过采用多个连接片复合在一起,增加抗菌材料的表面积,以起到更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当风束流动速度过快时,仅仅增加抗菌材料的表面积,对杀菌抗菌起到的作用有限,未能达到完全杀菌的效果。有鉴于此,本技术人特别研发了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内覆盖有抗菌铝。进一步的,抗菌铝包括铝合金本体,铝合金本体的表面形成有多孔氧化铝膜,多孔氧化铝膜的孔道中沉积有抗菌金属,当空气与抗菌金属接触时,抗菌金属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一步的,抗菌金属的粒径为20-50纳米,所述抗菌金属包括银、氧化银、铜以及氧化铜,其中银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比为6-7:2-3。进一步的,集风增压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的锥形导向面,所述的锥形导向面限制主体外壳内部空间形成锥形导向风道,所述锥形导向风道的出口正对主体外壳上的出风口。进一步的,集风增压结构还包括设于锥形导向风道出口的涡轮增压装置,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对锥形导向风道增压的气流进行进一步增压。进一步的,主体外壳分为前部外壳及后部外壳,所述的前部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后部外壳前端。进一步的,前部外壳插接于后部外壳前端。进一步的,前部外壳顶部设有插槽,前部外壳内壁对应插槽的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由两块限位块并排排列组成。进一步的,阻挡风结构包括多个滤网片,所述的滤网片通过插槽及定位槽固定在前部外壳前端,所述的滤网片上设有出风孔,相邻的两片滤网片上的出风孔交错布置。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内设有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共同构成主体外壳内的气流暂留结构,延长了气流在主体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给了主体外壳内部覆盖的抗菌铝更多的杀菌反应时间,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公开了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所述主体外壳1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11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1靠近出风口12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1内覆盖有抗菌铝。所述的抗菌铝包括铝合金本体,铝合金本体的表面形成有多孔氧化铝膜,多孔氧化铝膜的孔道中沉积有抗菌金属,当空气与抗菌金属接触时,抗菌金属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所述的抗菌金属的粒径为20-50纳米,所述抗菌金属包括银、氧化银、铜以及氧化铜,其中银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比为6-7:2-3。所述的主体外壳1分为前部外壳13及后部外壳14,前部外壳13插接于后部外壳14前端,前部外壳13上设有插板131,所述的插板131与后部外壳14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的前部外壳13与后部外壳14插接后,前部外壳13与后部外壳14的外表面平齐;前部外壳13顶部设有插槽132,前部外壳13内壁对应插槽132的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定位槽133,所述的定位槽133由两块限位块134并排排列形成。所述的阻挡风结构包括多个滤网片2,所述的滤网片2通过插槽132及定位槽132固定在前部外壳13前端,所述的滤网片2上设有出风孔21,相邻的两片滤网片2上的出风孔21交错布置。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后部外壳14上的锥形导向面3,所述的锥形导向面3限制后部外壳14的内部空间形成锥形导向风道31,所述锥形导向风道31的出口311正对主体外壳1上的出风口12。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的杀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集风增压,在主体外壳1上的进风口11进风量及进风风速不变的情况下,集风增压结构对流入主体外壳1内部的气流进行增压;步骤二,形成旋流,集风增压结构增压产生的高压气流在主体外壳1上的出风口12受阻挡风结构阻挡,气流撞击阻挡风结构产生旋流,该旋流使部分气流在主体外壳1内部循环流动,延长气流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停留时间;步骤三,杀菌处理,主体外壳1内覆盖的抗菌铝对主体外壳1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杀菌。由上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内设有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及阻挡风结构共同构成主体外壳内的气流暂留结构,延长了气流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停留时间,给了主体外壳内1部覆盖的抗菌铝更多的杀菌反应时间,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还包括设于锥形导向风道31出口311的涡轮增压装置4。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4包括电机41、叶轮42、支撑杆43,所述的支撑杆43设于后部外壳14内且位于锥形导向风道31出口311及阻挡风结构之间,所述的电机41设于支撑杆43顶端且位于后部外壳14内部空腔的中心位置,所述的电机41上设有转动轴411,所述的转动轴411顶端设有叶轮42,所述的叶轮42对准阻挡风结构设置。与实施例一相比,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4对锥形导向风道31增压的气流进行进一步增压,锥形导向风道31流出的气流与阻挡风结构撞击将产生更为激烈的旋流,该旋流可以带动更多的气流在主体外壳1内部循环流动,延长了气流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停留时间,给了主体外壳内1部覆盖的抗菌铝更多的杀菌反应时间,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内覆盖有抗菌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内覆盖有抗菌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铝包括铝合金本体,铝合金本体的表面形成有多孔氧化铝膜,多孔氧化铝膜的孔道中沉积有抗菌金属,当空气与抗菌金属接触时,抗菌金属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金属的粒径为20-50纳米,所述抗菌金属包括银、氧化银、铜以及氧化铜,其中银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比为6-7:2-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的锥形导向面,所述的锥形导向面限制主体外壳内部空间形成锥形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星陈世楠郭焱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净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