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指尖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9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5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指尖陀螺,包括旋转握持部、主体部及控制单元;旋转握持部包括旋转中心件和轴承件,轴承件将旋转中心件轴承连接于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主体架和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控制单元位于主体部中,用于控制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提供飞行助力,以驱动飞行指尖陀螺悬浮飞行。本申请通过在指尖陀螺设计飞行助力单元,使飞行指尖陀螺在没有外力夹持的情况下浮空飞行的效果,解决了飞行指尖陀螺玩法单一的缺陷,极大增强了其趣味性。

Flying fingertip gy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指尖陀螺
本申请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指尖陀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指尖陀螺只能在手掌上进行操作,需要通过拇指与另外一个手指的捏力提供固定支点,再利用第三个手指拨动使其在两个指尖间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指尖陀螺,以解决指尖陀螺在没有外力夹持下悬空飞行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指尖陀螺,包括旋转握持部、主体部及控制单元;所述旋转握持部包括旋转中心件和轴承件,所述轴承件将所述旋转中心件轴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架和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提供飞行助力,以驱动所述飞行指尖陀螺悬空飞行;其中,所述主体架包括主体上壳、主体支架和主体下壳,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相对地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主体支架包括至少两对分隔区域,每一对分隔区域用于分别放置一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其中,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分别设有两个轴承定位部,所述两个轴承定位部用于安装所述轴承件,所述旋转中心件包括两个手指帽,所述两个手指帽通过所述轴承件轴承连接于所述两个轴承定位部;其中,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的中心位置向所述主体支架方向凹陷形成两个凹陷槽,所述两个凹陷槽分别用于收容所述两个手指帽,所述主体上壳的所述轴承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壳凹陷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所述主体下壳的轴承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壳凹陷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其中,每一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对应的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开设的轴承槽,所述轴承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槽并可相对于所述轴承槽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与所述轴承槽的内壁配合,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与所述旋转中心件配合;其中,每一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对应的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设置的固定凸台,所述轴承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槽并可相对于所述轴承槽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与所述固定凸台配合,且所述轴承件环绕所述固定凸台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凸台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与所述旋转中心件配合;其中,在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两个所述通孔内部分别安装的两个活动凸台,所述两个活动凸台通过通过一根穿设于贯穿通孔中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主体架中心部位且贯穿所述主体架,所述活动凸台与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配合安装,所述手指帽与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配合安装;其中,在所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部上下端的贯穿孔,所述旋转中心件为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中,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伸出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后,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轴承件与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手指帽;其中,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设有轴承定位部,所述轴承定位部用于与所述轴承件配合,而将所述旋转轴连接至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其中,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中心位置向所述主体支架方向凹陷形成两个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刚好收容所述手指帽,所述轴承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凹陷槽内部;其中,所述轴承定位部是在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分别开设的轴承槽,所述轴承槽用于和所述轴承件配合安装;其中,所述主体支架包括呈十字形的支架臂,所述呈十字形的支架臂将所述主体支架分隔成两对分隔区域,所述主体部包括两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每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分别对称分布于对应的一对分隔区域内;其中,所述飞行助力单元包括马达和安装在所述马达上的旋翼,且所述马达收容于所述主体下壳;其中,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采用镂空设计;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且安装在所述主体架的外围,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发射接收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接收器安装在所述主体架的外围,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其中,在所述主体架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2个所述发射器和2个所述接收器,在所述主体架的周缘均匀分布了4个所述发射器和4个所述接收器;其中,在所述主体架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2个所述发射器和2个所述接收器,在所述主体架的周缘均匀分布了4个所述发射器;其中,在所述主体架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2个所述发射器和2个所述接收器,在所述主体架的周缘均匀分布了2个所述发射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自转传感器,所述自转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体部的自转速度来控制所述飞行助力单元的启动。综上所述,本申请的飞行指尖陀螺通过设计飞行助力单元和控制器,实现了在没有外力夹持的情况下,对飞行指尖陀螺悬空飞行的控制,使得飞行指尖陀螺的动作多样化,增加了趣味性与人机互动可玩性,解决了现有的陀螺只能在手中旋转,不能在空中飞行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爆炸图;图3是图2实施例中主体上壳与旋转握持部的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爆炸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主体上壳与旋转握持部的结构图;图6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爆炸图;图7是图6实施例中主体上壳与旋转握持部的结构图;图8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爆炸图;图9是图8实施例中主体上壳与旋转握持部的结构图;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飞行指尖陀螺的俯视图;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空间分布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空间分布图;图1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空间分布图;图1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空间分布图;图1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轴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A-A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指尖陀螺100,包括:包括旋转握持部10、主体部20及控制单元30;旋转握持部10包括旋转中心件12,及连接旋转中心件12与主体部20的轴承件14;主体部20包括主体架22和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24,每对飞行助力单元24分别对称位于被主体架22分隔的区域内;控制单元30设置于主体部20中,用于控制飞行助力单元24产生飞行助力来实现飞行指尖陀螺100的悬空飞行,控制单元30包括自转传感器32和控制器34,当绕着旋转握持部10主体部20自转时,自转传感器32将检测主体部20的自转速度,若主体部20自转速度达到预设速度,控制器34控制飞行助力单元24工作产生飞行助力,实现飞行指尖陀螺100悬浮飞行。如图2所示,主体架22包括主体上壳222、主体支架224和主体下壳226,主体上壳222和主体下壳226相对地安装在主体支架224的上下两侧,主体支架224包括呈十字形的支架臂,呈十字形的支架臂将主体支架224分隔成两对分隔区域,主体部20包括两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24,每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24分别对称分布于对应的一对分隔区域内。这种对称分布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在飞行过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握持部、主体部及控制单元;所述旋转握持部包括旋转中心件和轴承件,所述轴承件将所述旋转中心件轴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架和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提供飞行助力,以驱动所述飞行指尖陀螺悬空飞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握持部、主体部及控制单元;所述旋转握持部包括旋转中心件和轴承件,所述轴承件将所述旋转中心件轴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架和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对飞行助力单元提供飞行助力,以驱动所述飞行指尖陀螺悬空飞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包括主体上壳、主体支架和主体下壳,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相对地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主体支架包括至少两对分隔区域,每一对分隔区域用于分别放置一对所述飞行助力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分别设有两个轴承定位部,所述两个轴承定位部用于安装所述轴承件,所述旋转中心件包括两个手指帽,所述两个手指帽通过所述轴承件轴承连接于所述两个轴承定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壳和所述主体下壳的中心位置向所述主体支架方向凹陷形成两个凹陷槽,所述两个凹陷槽分别用于收容所述两个手指帽,所述主体上壳的所述轴承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壳凹陷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所述主体下壳的所述轴承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壳凹陷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对应的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开设的轴承槽,所述轴承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槽并可相对于所述轴承槽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与所述轴承槽的内壁配合,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与所述旋转中心件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对应的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设置的固定凸台,所述轴承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槽并可相对于所述轴承槽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与所述固定凸台配合,且所述轴承件环绕所述固定凸台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凸台转动,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与所述旋转中心件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陷槽的槽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定位部包括在两个所述通孔内部分别安装的两个活动凸台,所述两个活动凸台通过通过一根穿设于贯穿通孔中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主体架中心部位且贯穿所述主体架,所述活动凸台与所述轴承件的内径面配合安装,所述手指帽与所述轴承件的外径面配合安装。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部上下端的贯穿孔,所述旋转中心件为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