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07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该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表面包括支撑架、固定螺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从动机构、调速机构、限位槽、传动带、支撑杆和固定块,支撑架位于调节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支撑架内壁与固定螺钉的表面套接。该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训练者通过支撑杆向上爬,训练者对支撑杆施加向下的力,使传动带转动,进而使训练者能一直向上爬,该训练装置,不需要依赖外接动力电源来驱动传动带转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使传动带转动,因此可以适应在室内外无电力电源的训练场地,大大提高了使用的范围和实用性。

Physical Training Device for Cyclic Climbing without Pow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装置
,具体为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攀爬运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包括静止的肋木攀爬,以及较高级的攀岩运动,需要手脚并用,相互协调,有着多种锻炼效果。现有攀爬训练装置,大多采用动力源驱动爬梯装置,使训练者能一直向上爬行,对训练者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但在室内外无电力电源的训练场地内则无法使用,使用范围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具备无动力源循环攀爬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攀爬训练装置,大多采用动力源驱动爬梯装置,使训练者能一直向上爬行,对训练者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但在室内外无电力电源的训练场地内则无法使用,使用范围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无动力源循环攀爬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表面包括支撑架、固定螺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从动机构、调速机构、限位槽、传动带、支撑杆和固定块,所述支撑架位于调节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支撑架内壁与固定螺钉的表面套接,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所述调节机构(1)上表面包括支撑架(2)、固定螺钉(3)、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5)、从动机构(6)、调速机构(7)、限位槽(8)、传动带(9)、支撑杆(10)和固定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位于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支撑架(2)内壁与固定螺钉(3)的表面套接,所述固定螺钉(3)的表面底部与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机构(6)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内壁和第二支撑柱(5)的内壁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所述调节机构(1)上表面包括支撑架(2)、固定螺钉(3)、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5)、从动机构(6)、调速机构(7)、限位槽(8)、传动带(9)、支撑杆(10)和固定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位于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支撑架(2)内壁与固定螺钉(3)的表面套接,所述固定螺钉(3)的表面底部与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机构(6)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内壁和第二支撑柱(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机构(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底部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调速机构(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顶部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机构(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顶部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调速机构(7)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柱(5)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8)位于从动机构(6)的表面和调速机构(7)的表面开设,所述限位槽(8)的内壁与传动带(9)的内壁套接,所述传动带(9)的内壁与支撑杆(10)的表面粘接,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顶部和第二支撑柱(5)的顶部均与固定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机构(7)包括第一滚筒(701)、凹槽(702)、第一支撑块(703)、第二支撑块(704)、螺纹杆(705)、第一推动板(706)、限位杆(707)、第二推动板(708)、防滑垫(709)、转块(710)和弹簧(711),所述凹槽(702)位于第一滚筒(701)的左右两侧开设,所述第一支撑块(703)的表面和第二支撑块(704)的表面均与凹槽(7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顶部与第一支撑块(70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704)的左侧与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筒(70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4)的左侧顶部和第二支撑柱(5)的右侧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703)的内壁与螺纹杆(70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705)的表面与第一推动板(706)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707)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支撑块(704)的内壁和第一推动板(70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707)的右侧与第二推动板(70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板(708)的右侧与防滑垫(709)的左侧粘接,所述防滑垫(709)的右侧与凹槽(7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705)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柱(5)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705)的左侧与转块(710)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8)位于第一滚筒(701)的表面开设,所述弹簧(7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推动板(706)的右侧和第二推动板(708)的左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源循环攀爬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外壳(101)、支撑板(102)、滑槽(103)、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悉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意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