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降温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7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降温圈,用于与外界供水主机连接,降温圈由内至外为贴肤层、中间层、外罩层,所述中间层包裹在贴肤层的外侧,外罩层包裹中间层的外侧,贴肤层和外罩层之间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水循环管路,水循环管路缠绕排布于贴肤层表面并嵌入在中间层内,水循环管路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穿过外罩层露在外端与供水主机相连通。通过贴肤层与病人的重要动脉接触,通过水循环管路内的水交换实现对病人的物理降温,能有效避免传统的降温毯所带来的全是并发症问题,适用于清醒的病人使用,且该装置通过将进水口和出水口注入温水可以实现对病人的复温操作,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降温效果好的特点。

A medical cool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降温圈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降温圈。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发热是常见的症状,而且种类多,有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药物性发热等等。临床上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发热,特别是中枢性发热,通常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一般常用的设备是降温毯。但降温毯在使用时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如降温经常导致寒颤、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等全身的并发症,特别是清醒病人不能耐受降温毯的刺激,而且为病人更换降温毯的工作量特别大,需要几名医护人员完成,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降低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更重要的是降温毯常有背部温度较低,而其他部位仍然发热的现象,不能完全达到控制体温的目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降温效果好、特别是使用方便、能实现有效降温的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携带方便的降温装置就可以必要和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涵盖发热时物理降温需要覆盖的区域,包括腋窝、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医用降温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降温圈,用于与外界供水主机连接,降温圈呈套筒状,降温圈由内至外为贴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降温圈,用于与外界供水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降温圈呈套筒状,由内至外为贴肤层(1)、中间层(2)、外罩层(3),所述中间层(2)包裹在贴肤层(1)的外侧,外罩层(3)包裹中间层(2)的外侧,贴肤层(1)和外罩层(3)之间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水循环管路(4),水循环管路(4)缠绕排布于贴肤层(1)表面并嵌入在中间层(2)内,水循环管路(4)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穿过外罩层(3)露在外端与供水主机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降温圈,用于与外界供水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降温圈呈套筒状,由内至外为贴肤层(1)、中间层(2)、外罩层(3),所述中间层(2)包裹在贴肤层(1)的外侧,外罩层(3)包裹中间层(2)的外侧,贴肤层(1)和外罩层(3)之间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水循环管路(4),水循环管路(4)缠绕排布于贴肤层(1)表面并嵌入在中间层(2)内,水循环管路(4)的两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新贵黄伟博李琼王盛标卢力奇李梅华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