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才斌专利>正文

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5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搭环,所述第一搭环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二搭环,所述第二搭环远离第一搭环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三搭环,该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包括三个搭环,正常骨位手术时可以将三个搭环依次移动到病人的脚踝、关节和大腿根部位置,且搭环距离底板有一定距离,这样可以使得腿上的肌肉放松和下垂,同时底板上的凹槽可以提供肌肉的放置空间,避免病人过胖,腿部脂肪过多,发生挤压时堆成褶皱,有利于用手术刀切开皮肉,使得手术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如果是关节部分手术,可以将第二搭环的上环部分拆卸即可,使用更加的灵活。

A Kind of Limb Surgical Fixator for Osteo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具
,具体为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四肢骨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固定器将病人的四肢进行固定,避免四肢晃动,方便进行手术操作,但是就腿部的手术来说,目前的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些许不足之处。由于部分病人体型较胖,腿部脂肪较多,比较松弛,而一些固定器底部为托盘结构,容易挤压病人的腿部肌肉,使得腿部皮肉出现褶皱,不便于很好的用手术刀切开皮肉,对手术的进行造成了不便;且一般固定器使用时,夹持腿部过程比较费力和浪费时间,且也会使得病人腿部不舒适;且一般固定器大多通过需要与配套的手术床进行使用,比较浪费成本和资源,等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部分病人体型较胖,腿部脂肪较多,比较松弛,而一些固定器底部为托盘结构,容易挤压病人的腿部肌肉,使得腿部皮肉出现褶皱,不便于很好的用手术刀切开皮肉,对手术的进行造成了不便;且一般固定器使用时,夹持腿部过程比较费力和浪费时间,且也会使得病人腿部不舒适;且一般固定器大多通过需要与配套的手术床进行使用,比较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搭环(2),所述第一搭环(2)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二搭环(3),所述第二搭环(3)远离第一搭环(2)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三搭环(4),所述第一搭环(2)、第二搭环(3)和第三搭环(4)的两侧上均焊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焊接有滑动块(19),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滑动块(19)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槽(17),所述滑动块(19)与滑动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搭环(2)侧壁上的支撑板(5)与第二搭环(3)上的支撑板(5)通过伸缩杆(6)连接,所述第二搭环(3)上的支撑板(5)远离第一搭环(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搭环(2),所述第一搭环(2)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二搭环(3),所述第二搭环(3)远离第一搭环(2)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三搭环(4),所述第一搭环(2)、第二搭环(3)和第三搭环(4)的两侧上均焊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焊接有滑动块(19),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滑动块(19)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槽(17),所述滑动块(19)与滑动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搭环(2)侧壁上的支撑板(5)与第二搭环(3)上的支撑板(5)通过伸缩杆(6)连接,所述第二搭环(3)上的支撑板(5)远离第一搭环(2)的一侧与第三搭环(4)上的支撑板(5)也通过伸缩杆(6)连接,所述底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嵌合槽(10),且底板(1)底端的两侧上焊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开设有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搭环(2)、第二搭环(3)和第三搭环(4)包括上环(13)和下环(14),所述上环(13)中心位置处的上端安装有螺杆(8),且上环(13)中心位置处的底端安装有压块(7),所述压块(7)的顶端通过轴承与螺杆(8)转动连接,所述上环(13)的一侧上通过转动销与下环(14)转动连接,且上环(13)的另一侧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才斌
申请(专利权)人:袁才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