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囊式止血带,所述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止血带本体;设置在止血带本体内侧的气囊体;与气囊体连通的注射装置;以及设置在注射装置上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由于气囊式止血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时对气囊体内的气体进行排放,减少气囊体对创口处的压迫程度,防止创口长时间压迫导致创口处的细胞组织受损,但是如果排放量过大会导致创口处出血,影响止血的效果,因此在注射装置上还设置有限定机构,用于限制气体的排放量,使得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定量排放。

An airbag tourniqu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止血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止血带。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穿刺方式有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股动脉穿刺有很多不便和弊端,而桡动脉穿刺的效果更好。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越来越普及,介入手术后,桡动脉穿刺口的止血技术近年来有所进展。最早很多人采用人工指压并用绷带包扎的方法,此法是一种经验止血方法,压力不易保持稳定,小则出血,大则血流不畅于指麻木,造成止血失败。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止血器主要有球囊压迫型,通过往气囊中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实现对创口处的压迫,起到止血的目的。由于为了防止创口处长时间受压迫导致创口处的细胞组织受损,因此气囊式止血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时对气囊体内的气体进行排放,减少气囊体对创口处的压迫程度。但是如果目前大多数气囊式止血带难以合理控制气体的排放量,一旦排放量过大会导致创口处出血,影响止血的效果,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式止血带,旨在解决现有的气囊式止血带难以控制气体排放量,导致由于放气过多出血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止血带本体;设置在所述止血带本体内侧的气囊体;与所述气囊体连通的注射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装置上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以及连通所述气囊体与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管。更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靠近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装配有单向阀。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外壁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的针筒内壁上的卡块。更进一步地,所述针筒与所述卡块之间还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卡块的轴向位置。更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针筒内壁的滑槽,所述卡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装配;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外壁与所述卡块对应的滑块;所述卡块采用铁质材质;所述滑块采用磁性材质。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通过的通槽。更进一步地,所述止血带本体呈长条形,所述止血带本体一端设置有公魔术贴,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公魔术贴对应的母魔术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注射装置上设置可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使得当需要定时对气囊式止血带进行放气时,能够实现定量排气,而不会由于排气过量导致出血,不利于达到止血的目的,或者由于排气过少达不到排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式止血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式止血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注射装置上设置可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使得当需要定时对气囊式止血带进行放气时,能够实现定量排气,而不会由于排气过量导致出血,不利于达到止血的目的,或者由于排气过少达不到排气的效果。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止血带本体1;设置在止血带本体1内侧的气囊体2;与气囊体2连通的注射装置3;以及设置在注射装置3上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止血带本体1、气囊体2、注射装置3以及限定机构4。气囊体2设置在止血带本体1靠近创口处的一侧,并与气囊体2相连接,通过注射装置3往气囊体2内注射气体,使得气囊体2充气膨胀对创口处进行压迫,从而起到止血的目的。由于气囊式止血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时对气囊体2内的气体进行排放,减少气囊体2对创口处的压迫程度,防止创口长时间压迫导致创口处的细胞组织受损,但是如果排放量过大会导致创口处出血,影响止血的效果,因此在注射装置3上还设置有限定机构4,用于限制气体的排放量,使得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定量排放。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一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注射装置3包括:注射器31;以及连通气囊体2与注射器31的注射管32。在本实施例中,注射装置3包括注射器31以及注射管32。注射器31通过注射管32与气囊体2进行连接装配,其中,注射管32优选为软管,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同时注射器31与注射管32之间可拆卸式装配,方便医护人员完成一次注气后,将注射器31与注射管32分离,随后重新抽拉注射器31的注射管32,使得注射器31呈预注射状态,再与注射管32进行连接,完成二次注气。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二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注射管32靠近注射器31的一端装配有单向阀5。在本实施例中,注射管32与注射器31的注射口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5,防止当注射器31与注射管32分离时,气囊体2内的气体会通过注射管32跑到空气中。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二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限定机构4包括:设置在注射器31的推杆311外壁上的限位块41;以及设置在注射器31的针筒312内壁上的卡块42。在本实施例中,限定机构4包括限位块41以及卡块42。限位块41设置在注射器31的推杆311外壁上。卡块42设置在注射器31的针筒312内壁上,在使用之前,先将卡块42预设在限定位置。同时,针筒312外壁还可以设置刻度尺,方便医护人员设定气体的限定排放量。实施例五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四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针筒312与卡块42之间还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6,用于调节卡块42的轴向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气体的限定排放量,因此在针筒312与卡块42之间还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6,用于调节卡块42在针筒312内壁上的轴向位置。实施例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五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距离调节机构6包括:开设在针筒312内壁的滑槽61,卡块42与滑槽61滑动装配;以及设置在针筒312外壁与卡块42对应的滑块64;卡块42采用铁质材质;滑块64采用磁性材质。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滑槽61以及滑块64。滑槽61开设在针筒312的内壁上,供卡块42滑动装配,滑槽61能够对卡块42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为了防止卡块42脱离滑槽61,因此在滑槽61相对两侧内壁上均沿滑槽61延伸方向开设有嵌槽62,卡块42两侧壁上设有与嵌槽62相适配的凸条63,通过凸条63与嵌槽62卡嵌装配,实现嵌槽62对卡块42的限位。滑块64设置在针筒312的外壁上,与卡块42对应设置,并在针筒312外壁上沿针筒312延伸方向开设有供滑块64滑动装配的导向槽65。为了实现滑块64与卡块42能够同时运动,且滑块64不会与卡块42直接接触,避免影响针筒312内部的密封性,因此卡块42采用铁质材质,滑块64采用磁性材质。利用磁吸作用实现滑块64与卡块42能够一起移动。实施例七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权利要求四的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限位块41上开设有供卡块42通过的通槽7。在本实施例中,在限位块41上开设有通槽7可供卡块42通过,当需要抽拉推杆311时,可转动推杆311使得卡块42通过通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带本体;设置在所述止血带本体内侧的气囊体;与所述气囊体连通的注射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装置上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带本体;设置在所述止血带本体内侧的气囊体;与所述气囊体连通的注射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装置上以限制气体排放量的限定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以及连通所述气囊体与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靠近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装配有单向阀。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外壁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的针筒内壁上的卡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成陈炜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