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思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99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管室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包括两个壳体和防护屏,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中部均设有方形槽,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套接有齿轮和蜗轮,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齿条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与防护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导管室介入手术术中DSA床上升过程中因铅帘跟随DSA床上升而产生离地间隙致散射射线对于操作者小腿部位的侵袭,避免了射线引起的红斑、溃疡、坏死等一系列皮肤损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

A Mobile Protective Screen for Catheter Room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
本技术涉及导管室防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
技术介绍
在心血管病的介入诊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常常要接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而这些辐射极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射线防护的三个原则是:第一、实践的正当性;第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第三、个人剂量限制。保护术者尽量少受射线辐射的三个主要原则是:时间、距离和防护物。目前大多数导管室配备的防护用具有:防护铅衣、防护帽、甲状腺防护围脖、防护铅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铅玻璃等。防护铅衣长度仅垂至小腿处,DSA床近手术侧有铅帘保护,可以使术者小腿部位免受射线辐射,但在术中DSA床上升过程中,铅帘随床整体上升,无法保护术者小腿部位,致使术者小腿部位受到射线的辐射,久之会引起红斑、溃疡、坏死等一系列皮肤损伤,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包括两个壳体和防护屏,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中部均设有方形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套接有齿轮和蜗轮,所述齿轮贯穿方形槽,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下端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上端贯穿壳体连接有转板,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均对称设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两个所述导向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齿条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齿条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与防护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条远离齿牙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部均设有T型块,所述T型块远离T型槽的一端均设有压杆,两个所述压杆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压块。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为静音刹车万向脚轮。优选的,所述防护屏1的结构为2000mm长×700mm宽×3mm厚,所述防护屏1的铅当量不小于3mm。优选的,所述转板2的表面设有防滑花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有的蜗杆使蜗轮转动,蜗轮使齿轮转动,齿轮使齿条移动,从而能够调节防护屏离地面的距离,能够解决导管室介入手术术中DSA床上升过程中因铅帘跟随DSA床上升而产生离地间隙致散射射线对于操作者小腿部位的侵袭,避免了射线引起的红斑、溃疡、坏死等一系列皮肤损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齿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中:防护屏1、转板2、齿条3、方形槽4、齿轮5、蜗轮6、中心轴7、蜗杆8、壳体9、支架10、螺栓11、固定板12、万向轮13、滑块14、导向板15、滑槽16、T型槽17、T型块18、压杆19、压块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包括两个壳体9和防护屏1,防护屏1的结构为2000mm长×700mm宽×3mm厚,防护屏1的铅当量不小于3mm,在应用时可以推至DSA机床下部,不影响手术操作。壳体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0,支架10的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为静音刹车万向脚轮,静音刹车万向脚轮具有静音灵活的功能,方便移动及放置。两个壳体9的相对一侧中部均设有方形槽4,壳体9的内部设有中心轴7,中心轴7的两端均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中心轴7的外侧套接有齿轮5和蜗轮6,齿轮5贯穿方形槽4,壳体9的内部竖直设有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8,蜗杆8的下端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8的上端贯穿壳体9连接有转板2,转板2的表面设有防滑花纹,方便调节防护屏1离地面的高度,可有效阻挡辐射。两个壳体9的相对一侧均对称设有导向板15,两个导向板15之间设有与齿轮5啮合的齿条3,齿条3远离齿牙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T型槽17,T型槽17的内部均设有T型块18,T型块18远离T型槽17的一端均设有压杆19,两个压杆19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压块20,能够使对防护屏1的夹紧效果更好,使连接更稳定,从而使用更方便。两个导向板15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滑槽16,齿条3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16相匹配的滑块14,齿条3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之间通过螺栓11与防护屏1固定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防护屏1推到DSA机床下部,转动转板2,转板2使蜗杆8转动,蜗杆8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使齿轮5转动,齿轮5使齿条3移动,齿条3带动防护屏1移动,调节防护屏1的底部离地面2cm左右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包括两个壳体(9)和防护屏(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13),两个所述壳体(9)的相对一侧中部均设有方形槽(4),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有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两端均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7)的外侧套接有齿轮(5)和蜗轮(6),所述齿轮(5)贯穿方形槽(4),所述壳体(9)的内部竖直设有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8),所述蜗杆(8)的下端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8)的上端贯穿壳体(9)连接有转板(2),两个所述壳体(9)的相对一侧均对称设有导向板(15),两个所述导向板(15)之间设有与齿轮(5)啮合的齿条(3),两个所述导向板(15)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滑槽(16),所述齿条(3)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16)相匹配的滑块(14),所述齿条(3)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对称设有固定板(12),两个所述固定板(12)之间通过螺栓(11)与防护屏(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导管室防护的移动防护屏,包括两个壳体(9)和防护屏(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13),两个所述壳体(9)的相对一侧中部均设有方形槽(4),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有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两端均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7)的外侧套接有齿轮(5)和蜗轮(6),所述齿轮(5)贯穿方形槽(4),所述壳体(9)的内部竖直设有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8),所述蜗杆(8)的下端与壳体(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8)的上端贯穿壳体(9)连接有转板(2),两个所述壳体(9)的相对一侧均对称设有导向板(15),两个所述导向板(15)之间设有与齿轮(5)啮合的齿条(3),两个所述导向板(15)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滑槽(16),所述齿条(3)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16)相匹配的滑块(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思利李征
申请(专利权)人:冯思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