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914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包括左胸板和右胸板,左胸板通过自锁结构与右胸板连接,且左胸板和右胸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胸骨的钩部,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左胸板上供右胸板推入的滑槽,在滑槽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止退棘齿,在右胸板两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止退棘齿匹配锁紧连接的第二止退棘齿,可以实现自动锁紧以及自动锁紧后的二次锁紧加固功能,双重保险,安全可靠;并且当需要二次开胸或患者愈合打开胸骨吻合器时,只需简单的旋转凸轮来消除自锁作用,便可快速将胸骨吻合器打开;该胸骨吻合器可以实现快速固定,提高手术效率;牢固锁死、安全可靠;打开取出过程方便快捷,对患者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A mechanical self-clavicular sternal sta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在心胸外科开胸手术后,需要使用胸骨吻合器将胸骨合拢固定,以加快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但是,目前使用的胸骨吻合器存在一定的弊端:常见的胸骨吻合器利用凸轮长轴撑开胸骨吻合器的张力进行锁紧,转动凸轮后才可以固定胸骨位置,使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复杂费时,位置固定后才可以将合拢胸骨的套件拆除,这也会延长患者的手术时间;还存在着固定不牢固的问题,若在外部扰动的作用下,凸轮万一出现松脱或锁不紧的情况,则会直接导致胸骨吻合器松脱;一些胸骨吻合器在拆卸过程需要使用传统的拆卸工具剪断胸骨吻合器,不仅复杂费时,还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对创口造成二次伤害。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口的二次感染,引起并发症,延长病患的康复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通过自动锁紧以及自动锁紧后的二次锁紧加固功能,解决现有传统胸骨吻合器存在的操作过程复杂、固定不牢靠、拆卸复杂并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包括左胸板(1)和右胸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胸板(1)通过自锁结构与右胸板(2)连接,且所述左胸板(1)和右胸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胸骨的钩部(4);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左胸板(1)上供所述右胸板(2)推入的滑槽(7),在所述滑槽(7)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止退棘齿(6),在所述右胸板(2)两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退棘齿(6)匹配锁紧连接的第二止退棘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包括左胸板(1)和右胸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胸板(1)通过自锁结构与右胸板(2)连接,且所述左胸板(1)和右胸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胸骨的钩部(4);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左胸板(1)上供所述右胸板(2)推入的滑槽(7),在所述滑槽(7)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止退棘齿(6),在所述右胸板(2)两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退棘齿(6)匹配锁紧连接的第二止退棘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胸板(2)的主体为中空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止退棘齿(8)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相对且平行的两个边的外表,在所述四边形结构的四个边内侧均设有柔性铰接部(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力学自锁胸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胸板(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内中空部位的凸轮(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力学自锁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伊辰郇勇王君陈博王素芳宋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