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90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包括有导热托盘、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基座包括有盆体,该盆体于基座下端设置有凹坑,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一导电插片和第一导电连接片,第二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二导电插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盆体背面设置有两个U形槽,U形槽中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导电插片的前端和第二导电插片的前端均穿过第一通槽后伸入至凹坑中,第一导电插片的后端与第一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以及第二导电插片的后端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相互重叠并通过铆接件铆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与底座配合使用,能够减小电热水壶的体积,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Temperature Controller for Portable Electric Water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
技术介绍
电热水壶是生活中常见的家用小电器,其一般具有水沸腾后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的功能。电热水壶通常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机和底座,主机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水沸腾时或者干烧时断开电路的温控器,底座用于与家用电源连接,主机在与底座对接时能够使温控器与家用电源连通,从而能够实现主机的供电。目前,几乎所有酒店、旅馆都会在每个客房中配备电热水壶以方便住客的饮水需求。但是这些电热水壶长期重复使用,容易滋生细菌,对身体健康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很多人在外出旅行或出差时会随身携带电热水壶以满足健康、卫生的饮水需求。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壶,其主机的温控器无法直接与家用电源连接,需要配合底座使用,使得电热水壶的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其结构简单,不需要与底座配合使用,能够减小电热水壶的体积,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包括有导热托盘、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电源正负极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基座包括有盆体,该盆体于基座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包括有导热托盘、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电源正负极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有盆体,该盆体于基座下端设置有凹坑,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一导电插片和第一导电连接片,第二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二导电插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盆体背面设置有两个供第一导电连接片前端和第二导电连接片前端分别嵌装的U形槽,所述两个U形槽均由凸筋围绕形成,U形槽中设置有与盆体凹坑相连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导电插片的前端和第二导电插片的前端均穿过第一通槽后伸入至凹坑中,第一导电插片的后端与第一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以及第二导电插片的后端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相互重叠并通过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包括有导热托盘、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电源正负极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有盆体,该盆体于基座下端设置有凹坑,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一导电插片和第一导电连接片,第二导电组件包括有第二导电插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盆体背面设置有两个供第一导电连接片前端和第二导电连接片前端分别嵌装的U形槽,所述两个U形槽均由凸筋围绕形成,U形槽中设置有与盆体凹坑相连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导电插片的前端和第二导电插片的前端均穿过第一通槽后伸入至凹坑中,第一导电插片的后端与第一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以及第二导电插片的后端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的前端之间相互重叠并通过穿设在盆体凹坑和盆体背面之间的铆接件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水壶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背面于U形槽中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杰潘俊赵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达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