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85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锅体、加热组件、用于连接加热组件和锅体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支撑座设置有凹腔,凹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进水接头,进水接头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锅体上设置有与进水接头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锅体内,进水装置内或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加热组件、水泵和温度传感器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控制器。如此设置,该多功能锅可以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避免了在熟制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准确而将食物烧焦、烧糊等情况,而且通过水泵向锅体内进行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可以对注水量进行准确地控制,又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Multifunctional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锅
本申请涉及锅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锅。
技术介绍
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的使用历史悠久,是中国人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开始使用电锅,电锅是一种以电为能源的锅具,比如,电磁锅,电热锅等。现有的锅具,一般是在锅体的下方设置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给锅体进行加热,进而实现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熟制操作,而调节锅体的温度,一般是控制加热组件的功率输出,并不能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不利于多种熟制操作。由于蒸烤焖涮等加热工序所需要的温度和水量不同,而现有的锅具在加水时,一般是由锅体的开口向锅体内倒水,不便于精确控制水量,而且加水的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锅体温度控制不精确,且加水操作费时费力、不便精确控制水量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锅体温度控制不精确,且加水操作费时费力、不便精确控制水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用于给所述锅体加热的加热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锅体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和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所述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沿所述锅体的周向环绕的支撑圈和位于所述锅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进水接头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和与所述进水接头连通的第二连接头,且所述支撑圈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贯穿的通孔。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所述锅体内侧的进水帽和位于所述锅体外侧的进水底座,所述进水底座贯穿所述锅体的底壁与所述进水帽连接,且所述进水底座和所述进水通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贯通的内腔,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优选地,所述进水底座靠近所述进水帽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底座至所述进水帽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止回阀为嵌在所述锥形腔内的止回锥,所述止回锥与所述锥形腔相适配、并能够沿所述进水底座至所述进水帽的方向位移。优选地,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进水帽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包括有用于给所述进水接头导向的导向部和用于与所述进水接头插接的连接部,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帽至所述进水底座的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锅体相抵的定位块。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为电磁炉。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板和控制按键,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间、功率和温度,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调节时间、功率和温度,以调节熟制模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锅体上设置有进水装置,当锅体嵌在支撑座内时,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相连通,而出水口位于锅体的内部,从而将水通过进水装置注入到锅体内,通过水泵向锅体内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实现对注水量的控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并将检测到的锅体的实时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数据,对加热组件进行实时地调节,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降低对锅体的加热,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提高对锅体的加热,进而实现对锅体的温度的精确控制;水泵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加水指令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向锅体内加水,方便快捷,有利于对注水量的精准控制,而且通过控制进水量的不同,可以实现蒸烤焖涮等多种加热工序,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该多功能锅可以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避免了在熟制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准确而将食物烧焦、烧糊等情况,而且通过水泵向锅体内进行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可以对注水量进行准确地控制,又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多功能锅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架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锅体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进水装置与进水接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锅体,2-加热组件,3-支撑圈,4-支撑架,5-温度传感器,6-进水接头,7-进水装置,8-第一连接头,9-第二连接头,10-定位块,71-进水帽,72-进水底座,73-止回锥。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考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锅体1、加热组件2、支撑座和控制器,其中,锅体1用于承载实物、并将锅体1的热量传递给食物,进而实现食物的熟制,该锅体1可以设置为304不锈钢材质,其能够快速导热,便于电磁加热,耐酸性腐蚀,结构稳定可靠;加热组件2用于给锅体1进行加热,以使锅体1具有一定的热度,以便烹饪食物,具体地,该加热组件2可以是电磁炉,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给锅体1进行加热的组件;支撑座用于连接锅体1和加热组件2,以将锅体1固定在加热组件2的加热区域,保持该多功能锅的整体性。支撑座设置有凹腔,锅体1伸入到该凹腔内、以靠近或接触加热组件2,既能够固定锅体1,又能够使得加热组件2对锅体1进行加热。在凹腔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由于锅体1嵌在凹腔内,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1)、用于给所述锅体(1)加热的加热组件(2)、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锅体(1)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1)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2)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1)接触的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所述进水接头(6)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6)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6)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所述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2)、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1)、用于给所述锅体(1)加热的加热组件(2)、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锅体(1)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1)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2)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1)接触的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所述进水接头(6)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6)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6)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所述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2)、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沿所述锅体(1)的周向环绕的支撑圈(3)和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的支撑架(4),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进水接头(6)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通的第一连接头(8)和与所述进水接头(6)连通的第二连接头(9),且所述支撑圈(3)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头(8)和所述第二连接头(9)贯穿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所述锅体(1)内侧的进水帽(71)和位于所述锅体(1)外侧的进水底座(72),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众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