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保健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83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46
一种脊椎保健椅,属于椅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框座、设于支撑框座两侧的扶手、设于支撑框座上方的上椅背、前后转动连接于支撑框座的转动椅座;转动椅座包括下椅背和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时刻保证对于人体腰部的支撑作用,缓解腰部压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效避免久坐造成的腰部酸痛或损伤。

A spine health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椎保健椅
本技术涉及椅子
,尤其涉及一种脊椎保健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人群中脑力劳动者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白领、企事业办公人员需要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工作,而脊椎病变的发生很多都是由不良的坐姿引起的。由于人体脊椎具有4个弯曲部,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传统的座椅在人体的腰椎处没有支撑,容易使腰椎因过度疲劳而损伤。当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具有腰椎保健效果的椅子,但是该类椅子往往只是在椅背下方,即在腰部倚靠的位置增加一个靠垫,以起到腰部支撑保健作用。但是,人们在工作时并不会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而常常会由于工作需要或自身习惯,变换坐姿,身体不同幅度的向前倾,或向后靠等等。而上述椅子的腰部靠垫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不能保证在每种坐姿下都能对腰部起到支撑作用。故现有的椅子对腰部的支撑保健效果不佳,还是容易造成人体腰部的疲劳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脊椎保健椅,其能够时刻保证对于人体腰部的支撑作用,缓解腰部压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效避免久坐造成的腰部酸痛或损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脊椎保健椅,包括支撑框座、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两侧的扶手、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方的上椅背、前后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座的转动椅座;所述转动椅座包括下椅背和椅座。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椅背分解成上椅背和下椅背,其中上椅背固定设置,而下椅背与椅座一体连接,使得下椅背即支撑腰部的部位与椅座之间始终保持一个角度,并且整个转动椅座可前后转动,即无论人体任何幅度的前倾或者后靠,椅座始终能够贴合臀部,而下椅背始终能够支撑住腰部,以最大程度地缓解腰部压力,避免久坐造成的腰部酸痛或损伤。要说明的是,所述“前后转动”意为配合人体前倾或后靠的方向进行的转动,或者以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可以是在整个转动椅座的两侧与支撑框座之间设置水平向的转动轴,所述“前后转动”即整个转动椅座沿该转动轴进行翻转。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转动椅座两侧与所述支撑框座之间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椅座与支撑框座的转动连接方式为一种较佳的方式,其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同时成本较低。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转动轴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的第一轴套、设于所述转动椅座上的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轴芯。所述转动轴的结构简单,通过两个轴套将轴芯进行保护,确保了轴芯的使用寿命和整个转动轴使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轴芯外侧设有多条沿其轴向的卡条,所述第二轴套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紧密卡接多条所述卡条的卡槽,所述第一轴套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宽度大于所述卡条的活动限位槽。所述轴芯通过多条卡条依次卡接入第二轴套内的卡槽中,以实现稳定连接,轴芯随着第二轴套转动,而第一轴套内的限位槽则限制了轴芯的转动角度,即限制了第二轴套及整个转动椅座的转动角度,以使转动椅座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转动,避免转动角度过大造成的不适感,或者说避免转动到一些不适于人体工作的角度。作为本技术优选,多条所述卡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限位卡条和定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同时伸至所述卡槽和活动限位槽,所述定位卡条仅伸至所述卡槽。由于活动限位槽是需要给卡条一定的转动空间幅度的,故活动限位槽宽度是较大的,即第一轴套内的活动限位槽的数量是不会太多的,而伸至所述活动限位槽内的卡条的数量需要匹配活动限位槽,所以将卡条分为一半的限位卡条和一半的定位卡条,以保证限位卡条具有足够的转动空间,而定位卡条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轴芯与第二轴套固定卡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定位卡条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卡条的宽度。同样的,为了保证限位卡条足够的转动空间幅度,限位卡条的宽度不能太宽,而限位卡条的另一端也是起到固定卡接第二轴套的作用,越窄其卡接的强度就越低,所以在轴芯外侧设置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将定位卡条设置的宽一点,以弥补限位卡条较窄所带来的卡接强度问题。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轴芯内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方形轴、设于所述方形轴与所述方形孔内侧壁之间多个弹性件,所述方形轴的外侧壁与所述方形孔的内侧壁成角度设置。所述方形轴是固定连接于第一轴套的通过螺丝等部件,当轴芯转动时,方形孔的内侧壁与方形轴的外侧壁会挤压弹性件,以提供一种舒适的缓冲力,即转动椅座不会激烈的快速转动,而是较为舒适地缓速转动,给人体在改变方向时提供一定的缓解时间,大大提高舒适度,同时也起到了使转动椅座复位的功能。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转动椅座之间设有加强连接块。所设加强连接块保证了第二轴套与转动椅座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整个椅子的使用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支撑框座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两侧上方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撑背条。所述支撑框座的结构简约美观,底板用于连接椅脚等部件,并起到对转动椅座的保护作用,支撑架及撑背条的结构强度高,同时材料省,成本低。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扶手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撑背条的连接处外侧,所述上椅背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与撑背条连接处的内侧,且所述上椅背与所述撑背条之间设有多个定位件。所述支撑架与撑背条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高,而将扶手及上椅背连接于该处能够提高其稳定性。本技术的优点是:1、能够时刻保证对于人体腰部的支撑作用,缓解腰部压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效避免久坐造成的腰部酸痛或损伤。2、缓冲组件的设置以及缓冲组件所采用的弹性件结构,使得椅座转动时柔和而舒适。3、整个椅子的结构简约而美观,使用的整体舒适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动轴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第一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缓冲组件的配合示意图。2-扶手;3-上椅背;4-转动椅座;41-下椅背;42-椅座;5-转动轴;51-第一轴套;52-第二轴套;53-轴芯;521-卡槽;511-活动限位槽;61-限位卡条;62-定位卡条;531-方形孔;71-方形轴;72-弹性件;8-加强连接块;11-底板;12-支撑架;13-撑背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脊椎保健椅,包括支撑框座、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两侧的扶手2、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方的上椅背3、前后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座的转动椅座4;所述转动椅座4包括下椅背41和椅座42。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椅背分解成上椅背和下椅背,其中上椅背固定设置,而下椅背与椅座一体连接,使得下椅背即支撑腰部的部位与椅座之间始终保持一个角度,并且整个转动椅座可前后转动,即无论人体任何幅度的前倾或者后靠,椅座始终能够贴合臀部,而下椅背始终能够支撑住腰部,以最大程度地缓解腰部压力,避免久坐造成的腰部酸痛或损伤。要说明的是,所述“前后转动”意为配合人体前倾或后靠的方向进行的转动,或者以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可以是在整个转动椅座的两侧与支撑框座之间设置水平向的转动轴,所述“前后转动”即整个转动椅座沿该转动轴进行翻转。具体的,所述转动椅座4两侧与所述支撑框座之间均设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椅座与支撑框座的转动连接方式为一种较佳的方式,其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同时成本较低。所述转动轴5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椎保健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座、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两侧的扶手(2)、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方的上椅背(3)、前后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座的转动椅座(4);所述转动椅座(4)包括下椅背(41)和椅座(42);所述转动椅座(4)两侧与所述支撑框座之间均设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的第一轴套(51)、设于所述转动椅座(4)上的第二轴套(52)、连接所述第一轴套(51)和第二轴套(52)的轴芯(53)。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0 CN 20182094617551.一种脊椎保健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座、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两侧的扶手(2)、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方的上椅背(3)、前后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座的转动椅座(4);所述转动椅座(4)包括下椅背(41)和椅座(42);所述转动椅座(4)两侧与所述支撑框座之间均设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座上的第一轴套(51)、设于所述转动椅座(4)上的第二轴套(52)、连接所述第一轴套(51)和第二轴套(52)的轴芯(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保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53)外侧设有多条沿其轴向的卡条,所述第二轴套(52)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紧密卡接多条所述卡条的卡槽(521),所述第一轴套(51)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宽度大于所述卡条的活动限位槽(5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保健椅,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卡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限位卡条(61)和定位卡条(62),所述限位卡条(61)同时伸至所述卡槽(521)和活动限位槽(511),所述定位卡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如佳贺小余毛必梁
申请(专利权)人: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