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64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包括底座和三通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上靠近顶部的前侧设有指示灯,所述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储藏凹槽,所述储藏凹槽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藏凹槽内壁的顶部以及隔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管,所述储藏凹槽内壁的底部以及隔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茶叶储藏装置难以对茶叶的保存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且茶叶在储藏过程中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杀菌操作,使得茶叶在贮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快速发生变化,茶叶的储藏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存储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
技术介绍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由于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而且愈是清发酵高清香的名贵茶叶,愈是难以保存;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茶叶储藏装置难以对茶叶的保存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且茶叶在储藏过程中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杀菌操作,使得茶叶在贮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快速发生变化,茶叶的储藏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三通管(1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体(2),所述主体(2)上靠近顶部的前侧设有指示灯(3),所述主体(2)的前侧开设有储藏凹槽(4);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顶部以及隔板(5)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管(6),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底部以及隔板(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7),所述主体(2)的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8),所述密封门(8)的前侧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装置(10),所述密封门(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三通管(1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体(2),所述主体(2)上靠近顶部的前侧设有指示灯(3),所述主体(2)的前侧开设有储藏凹槽(4);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顶部以及隔板(5)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管(6),所述储藏凹槽(4)内壁的底部以及隔板(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7),所述主体(2)的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8),所述密封门(8)的前侧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装置(10),所述密封门(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所述主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装置(12),所述制冷装置(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热装置(13),所述制冷装置(12)和制热装置(13)的出气口与三通管(14)中的两通管密封固连,所述三通管(14)中剩余一通管从右往左贯穿主体(2)并与主体(2)密封固连,所述三通管(14)中处在主体(2)中部分的表面开设有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叶存储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尼可尔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