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662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源器、输水管道和负压双供水管,其中,水源器的数量为2个,位于目标灌溉区两侧;输水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依次连接成主输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输水管道贯穿温棚灌溉区中垄和沟,第一个输水管道与一侧的水源器相连,最后一个与另一侧的水源器相连;负压双供水管的数量为多个,位于主输水管道的两侧并埋设在温棚垄中,与主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连接;水源器包括:储水桶、肥液桶、灌溉水负压调节器、肥液负压调节器、灌溉水导气管、肥液导气管及肥液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温室尺度上对根区土壤含水率和养分进行精准控制,进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Negative Pressure Irrigation in Greenhouse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地下微渗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劳动力资源减少、水资源紧张局势的加剧,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其中,依靠科技创新,推广负压节能输水是缓解或解决我国农业缺水现状、走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道路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在负压节能输水技术中,水肥一体化是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负压节能输水是一种将灌水器埋于地下的新型自动补给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控制供水负压,可以使得在作物整个生长期间,土壤水势可以保持与供水负压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作物对水分的连续自动获取。由于负压节能输水不破坏土壤结构,可以使得土壤内部水、肥、气、热保持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同时,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灌水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水资源利用率高;而且,负压节能输水是以作物耗水而产生的负压(水势差)为作物吸水的主动压力,因而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极大减少水的浪费。图1为现有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器、输水管道和负压双供水管,其中,水源器的数量为2个,位于目标灌溉区两侧;输水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依次连接成主输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输水管道贯穿温棚灌溉区中垄和沟,其中,第一个输水管道与一侧的水源器相连,最后一个输水管道与另一侧的水源器相连;负压双供水管的数量为多个,位于主输水管道的两侧并埋设在温棚垄中,与主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连接;水源器包括:储水桶、肥液桶、灌溉水负压调节器、肥液负压调节器、灌溉水导气管、肥液导气管以及肥液控制阀门,其中,灌溉水导气管的一端与储水桶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灌溉水负压调节器顶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器、输水管道和负压双供水管,其中,水源器的数量为2个,位于目标灌溉区两侧;输水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依次连接成主输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输水管道贯穿温棚灌溉区中垄和沟,其中,第一个输水管道与一侧的水源器相连,最后一个输水管道与另一侧的水源器相连;负压双供水管的数量为多个,位于主输水管道的两侧并埋设在温棚垄中,与主输水管道通过三通阀连接;水源器包括:储水桶、肥液桶、灌溉水负压调节器、肥液负压调节器、灌溉水导气管、肥液导气管以及肥液控制阀门,其中,灌溉水导气管的一端与储水桶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灌溉水负压调节器顶部相连通;灌溉水负压调节器,包括第一密封容器以及第一进气管,第一密封容器内容置有水,第一进气管为中空的直通管道,通过第一密封容器顶部插入到第一密封容器的水液面内,第一进气管底部与第一密封容器内水液面之间水位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负压水位差阈值;连通储水桶底部与灌溉水负压调节器顶部的导气管内形成气液分界面;肥液导气管的一端与肥液桶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肥液负压调节器顶部相连通;肥液负压调节器,包括第二密封容器以及第二进气管,第二密封容器内容置有水,第二进气管为中空的直通管道,通过第二密封容器顶部插入到第二密封容器的水液面内;肥液桶底部还通过出液管道与输水管道相连通,出液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肥液输出的肥液控制阀门;储水桶底部还通过出水管道与输水管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室田间的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主输水管道的第一个输水管道一端接入水源器输水管道和肥料管道交接处,另一端接入三通阀,三通阀另外两个接口与第二输水管道和负压双供水管相连,剩余的负压双供水管和输水管通过三通阀依次相连;负压双供水管主要有PVC输水管、PE输水软管、三通阀、四通阀和钢丝网骨架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PVFM)复合管,其中,所述PVC输水管道由三通阀和四通阀连接;PE输水软管一端用四通阀与PVC输水管相连,另一端用三通阀与钢丝网骨架PVFM复合管相连;钢丝网骨架PVFM复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平武雪萍刘志平郑凤君宋霄君张梦妮卢晋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