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伟专利>正文

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61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属于农业机械装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割刀装置、旋耕装置、传动装置、三点悬挂装置,所述割刀装置,安装在箱体前方,可以对作物秸秆进行初次切碎,旋耕装置安装在机架内部位于割刀装置的后方,旋耕装置由两排旋耕刀组成,可以对土壤秸秆混合物进行两次破碎,传动装置安装于机架的两侧,三点悬挂装置安装于机架的上方,其中旋耕装置的两排旋耕刀错位安装,相互配合对土壤秸秆混合物切割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先切割后破损的处理方式使秸秆粉碎更加彻底,双排旋耕刀破损土壤可以使旋耕作业一次性完成,不需要多次对耕地进行旋耕作业,节省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属于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农作物秸秆一般处理方法是焚烧,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如果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则能够较好的解决农作物秸秆残留问题,目前农作物秸秆的粉碎机械多是单一进行秸秆的粉碎和侧移,秸秆粉碎还存在粉碎不彻底容易架空下一茬农作物种子,降低出芽率,缠绕播种机种管和开沟器等问题。为使秸秆粉碎彻底,粉碎后的秸秆能够更好的与土壤融合,一般需要多次进行灭茬旋耕作业,作业成本高,作业周期长,不利于抢抓农时。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研发设计一种能够进行有效灭茬以及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秸秆土壤混合作业的旋耕机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缩减工作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用于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秸秆土壤混合作业。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秸秆还田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较好的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就地处理,降低秸秆粉焚烧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粉碎彻底,粉碎后秸秆能够与土壤进行较好的混合,实现一次旋耕完成多种作业。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先切割再多次旋耕的方式使农作物秸秆粉碎彻底,一次行进过程可以完成两次旋耕作业,前后两排旋耕刀组错位排列,相互配合,使旋耕刀组对土壤秸秆混合物的切碎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I1、机架2、安装板I3、轴承座II4、安装板II5、灭茬刀6、刀轴传动装置7、灭茬刀辊8、安装板III9、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传动装置I11、加劲肋板I12、支撑板I13、下悬挂I14、上悬挂横梁15、变速箱16、上悬挂17、输入轴18、支撑板II19、下悬挂II20、传动装置I21、加劲肋板I22、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安装板IV24、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安装板V26、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安装板VI28、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灭茬刀辊轴36、加强梁37。所述割刀装置安装于整个装置靠前部位,包括灭茬刀6、灭茬刀辊8、灭茬刀辊轴36,其中灭茬刀6有五个,均匀分布在灭茬刀辊8外缘,垂直于灭茬刀辊8轴线,灭茬刀辊8焊接在刀辊轴36上,刀辊轴36转动后带动灭茬刀辊8转动,灭茬刀辊8转动后带动焊接在其外缘的5个灭茬刀6转动,在旋耕机前进过程中对农作物茬、秸秆进行切碎。所述旋耕装置分为两级,第一级包括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一端通过轴承座II4与安装板II5通过螺栓链接相连,另一端则穿过安装板V26通过链传动与传动装置I21相连,实现动力的传递。第二级包括二级旋耕刀组轴29、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刀片I31、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与刀盘32通过螺栓连接,每个刀片尾端有两个螺栓与刀盘32进行连接,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与二级旋耕刀组轴29转向相同,第一级旋耕刀单体与第二级旋耕刀单体错位排列,这样第一级旋耕刀单体上的刀片与第二级旋耕刀单体上的刀片在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与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两轴之间的空间内两个刀片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相剪切的力,对秸秆、土壤、秸秆土壤混合物进行切碎。所述传动装置分为两路,动力由拖拉机输出,经由输入轴18输入到变速箱16经过变速增加扭矩,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内部有轴传递转矩,传动装置I11经过刀轴传动装置7将动力传递给灭茬刀辊轴36,传动装置I21经过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将动力传递给一级旋耕刀组轴30,再通过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将动力传递给二级旋耕刀组轴29;其中刀轴传动装置7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与机架2焊接固定,另一部分为自由部分,两部分中部都设有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则依靠刀轴传动装置7中部的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将两部分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刀轴传动装置7内部有传动链与输入链轮、输出链轮以及润滑油,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保证密封性,不让土壤粉尘等进入到腔内,保证链传动的稳定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与机架2焊接固定,另一部分为自由部分,两部分中部都设有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则依靠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中部的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将两部分通过螺栓紧密连接,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内部有传动链与输入链轮、输出链轮以及润滑油,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保证密封性,不让土壤粉尘等进入到腔内,保证链传动的稳定性;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与机架2焊接固定,另一部分为自由部分,两部分通过两端的螺栓紧密连接,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内部有传动链与输入链轮、输出链轮以及润滑油,两端螺栓连接紧密保证不让土壤粉尘等进入到腔内,保证链传动的稳定性。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上悬挂17、下悬挂I14、下悬挂II20。所述灭茬刀6安装于机架前方,焊接在圆筒形灭茬刀辊8上,灭茬刀辊8上焊接在刀辊轴36上,灭茬刀6垂直于灭茬刀辊8轴线进行焊接。刀片I31、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通过螺栓与刀盘32相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其中刀片安装位置为刀片III34、刀片IV35在刀盘32同侧保持相互水平安装在刀盘32中心孔的两边,刀片I31、刀片II33在刀盘32另一侧保持相互水平安装在刀盘32中心孔的两边,刀盘32中心孔两侧有5cm的圆筒,与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一级旋耕刀组轴30之间通过键实现周向定位。刀片I31、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通过螺栓与刀盘32相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在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上均布10个,在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上均布10个。刀片I31、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通过螺栓与刀盘32相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与机架2之间保持最低3cm间距,防止出现干涉。安装板I3与安装板VI28,安装板II5与安装板V26,安装板III9与安装板VI28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2两侧,安装板I3、安装板VI28、安装板II5、安装板V26、安装板III9、安装板VI28通过螺栓与机架2实现连接。变速箱16居中安装在机架2上部,从变速箱16两侧伸出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输入轴18安装在变速箱16前部中心位置,上部开有花键。从变速箱16两侧距离为A位置处,焊接两个支撑板分别是支撑板I13、支撑板II19,支撑板I13、支撑板II19底部与机架2焊接位置处外侧焊接有三角形长条进行加固,支撑板I13、支撑板II19中间偏上位置焊接一个上悬挂横梁15,上悬挂17居中焊接在上悬挂横梁15前方。机架2前部横梁上焊接有下悬挂I14、下悬挂II20。下悬挂I14、下悬挂II20与上悬挂17共同构成三点悬挂系统。传动装置I11靠近外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I(1)、机架(2)、安装板I(3)、轴承座II(4)、安装板II(5)、灭茬刀(6)、刀轴传动装置(7)、灭茬刀辊(8)、安装板III(9)、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传动装置I(11)、加劲肋板I(12)、支撑板I(13)、下悬挂I(14)、上悬挂横梁(15)、变速箱(16)、上悬挂(17)、输入轴(18)、支撑板II(19)、下悬挂II(20)、传动装置I(21)、加劲肋板I(22)、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安装板IV(24)、一级旋耕刀组传动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安装板V(26)、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安装板VI(28)、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灭茬刀辊轴(36)、加强梁(37);所述割刀装置安装于整个装置靠前部位,包括灭茬刀(6)、灭茬刀辊(8)、灭茬刀辊轴(36),其中灭茬刀(6)有五个,均匀分布在灭茬刀辊(8)外缘,垂直于灭茬刀辊(8)轴线,灭茬刀辊(8)焊接在刀辊轴(36)上;所述旋耕装置分为两级,第一级包括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一端通过轴承座II(4)与安装板II(5)通过螺栓链接相连,另一端则穿过安装板V(26)通过链传动与传动装置I(21)相连,实现动力的传递。第二级包括二级旋耕刀组轴(29)、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第一级旋耕刀单体与第二级旋耕刀单体错位排列;所述传动装置分为两路,动力由拖拉机输出,经由输入轴(18)输入到变速箱(16)经过变速增加扭矩,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内部有轴传递转矩,传动装置I(11)经过刀轴传动装置(7)将动力传递给灭茬刀辊轴(36),传动装置I(21)经过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将动力传递给一级旋耕刀组轴(30),再通过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将动力传递给二级旋耕刀组轴(29);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上悬挂(17)、下悬挂I(14)、下悬挂II(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I(1)、机架(2)、安装板I(3)、轴承座II(4)、安装板II(5)、灭茬刀(6)、刀轴传动装置(7)、灭茬刀辊(8)、安装板III(9)、刀轴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10)、传动装置I(11)、加劲肋板I(12)、支撑板I(13)、下悬挂I(14)、上悬挂横梁(15)、变速箱(16)、上悬挂(17)、输入轴(18)、支撑板II(19)、下悬挂II(20)、传动装置I(21)、加劲肋板I(22)、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安装板IV(24)、一级旋耕刀组传动传动装置罩盖固定板(25)、安装板V(26)、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安装板VI(28)、二级旋耕刀组轴(29)、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灭茬刀辊轴(36)、加强梁(37);所述割刀装置安装于整个装置靠前部位,包括灭茬刀(6)、灭茬刀辊(8)、灭茬刀辊轴(36),其中灭茬刀(6)有五个,均匀分布在灭茬刀辊(8)外缘,垂直于灭茬刀辊(8)轴线,灭茬刀辊(8)焊接在刀辊轴(36)上;所述旋耕装置分为两级,第一级包括一级旋耕刀组轴(30)、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一级旋耕刀组轴(30)一端通过轴承座II(4)与安装板II(5)通过螺栓链接相连,另一端则穿过安装板V(26)通过链传动与传动装置I(21)相连,实现动力的传递。第二级包括二级旋耕刀组轴(29)、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其中刀片I(31)、刀盘(32)、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单体,第一级旋耕刀单体与第二级旋耕刀单体错位排列;所述传动装置分为两路,动力由拖拉机输出,经由输入轴(18)输入到变速箱(16)经过变速增加扭矩,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传动装置I(11)、传动装置I(21)内部有轴传递转矩,传动装置I(11)经过刀轴传动装置(7)将动力传递给灭茬刀辊轴(36),传动装置I(21)经过一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3)将动力传递给一级旋耕刀组轴(30),再通过二级旋耕刀组传动装置(27)将动力传递给二级旋耕刀组轴(29);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上悬挂(17)、下悬挂I(14)、下悬挂II(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茬刀(6)安装于于机架前方,焊接在圆筒形灭茬刀辊(8)上,灭茬刀辊(8)上焊接在刀辊轴(3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茬双列旋耕刀式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I(31)、刀片II(33)、刀片III(34)、刀片IV(35)通过螺栓与刀盘(32)相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旋耕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伟徐曼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伟徐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