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14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包括发光组件和电源组件,还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呈正多边形分布的多个安装卡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于每个安装卡槽内形成外露的正极和负极,且各安装卡槽内的正极和负极为并联电气连接;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元件;还包括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外露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个电源接线端分别与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当各安装卡槽分别对应卡设有发光组件时,各发光组件首尾合围形成边缘封闭的内空间;各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其所在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为各发光元件提供电能。

A Composite Lam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台灯等灯具,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由固定底座支撑的发光组件。由于固定底座与发光组件为整体式结构,因此,其占用的空间较大,收纳和整理颇为不易。而且,由于灯具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结构,当某个部件出现问题而导致无法使用时,只能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整体更换,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包括发光组件和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还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呈正多边形分布的多个安装卡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于每个安装卡槽内形成外露的正极和负极,且各安装卡槽内的正极和负极为并联电气连接;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元件;还包括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外露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个电源接线端分别与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当各安装卡槽分别对应卡设有发光组件时,各发光组件首尾合围形成边缘封闭的内空间;各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其所在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为各发光元件提供电能。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转换输出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电源转换输出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串联后,其两根电源引出线分别并联接入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所述安装卡槽处的正极为自所述安装卡槽的底部中央向上突起的金属圆柱;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形成为所述安装卡槽处的负极。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所述外壳体包括封闭的矩形的框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并被贴合于所述框架两个侧面的柔光板封装;所述框架的一侧形成内凹的安装卡口;在该内凹的安装卡口中设置有外露的金属圆柱,所述金属圆柱形成为正极;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形成为负极;当所述外壳体卡入所述安装卡槽时,所述安装卡口两侧相邻的框架和对应的柔光板卡入所述安装卡槽,且所述安装卡口卡抵住所述安装卡槽处的负极的外壁面。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所述框架的相对的另一侧形成内凹的安装卡口;所述金属圆柱延伸至所述另一侧的安装卡口并外露而形成为扩展正极;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延伸至所述另一侧的安装卡口并外露而形成为扩展负极;所述金属圆柱的柱体外壁面开设螺纹沉孔,在所述绝缘层和金属圈上开设与所述螺纹沉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电源接线端与所述金属圈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源接线端通过穿过所述通孔而旋入所述螺纹沉孔内的接线柱与所述金属圆柱电性连接;当两个外壳体相互垂直并卡设时,其中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另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处的扩展正极和扩展负极电性连接;且,其中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的两侧立壁分别卡抵住另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下的两侧的柔光板。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还包括多个分别垂直卡设于各所述发光组件上层的发光组件;当两个外壳体相互垂直并卡设时,其中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另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处的扩展正极和扩展负极电性连接;且,其中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的两侧立壁分别卡抵住另一个外壳体的安装卡口下的两侧的柔光板。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竖立设置的发光组件形成的内空间具有杂物收纳功能;而且,由于采用了发光组件与安装卡槽可分离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将各发光组件自安装卡槽中拔出,并与承载底座一并拼合收纳,有效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同时,采用发光组件与安装卡槽分离式的结构,当任意一个组成部分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损坏的部件即可,减轻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组装式灯具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组装式灯具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组装式灯具结构中的承载底座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包括发光组件1和为所述发光组件1供电的电源组件2,还包括承载底座3,所述承载底座3的顶面设置有呈正多边形分布(本实施例中以正方形方式分布)的多个安装卡槽31。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组件2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3内,并于每个安装卡槽31内形成外露的正极41和负极42,且各安装卡槽31内的正极41和负极42为并联电气连接。即如图3所示,各安装卡槽31处的正极41均共同连接于一电源引出线,而负极42则共同连接于另一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组件2具体包括电源转换输出模块21和开关模块22;所述电源转换输出模块21与所述开关模块22串联后,其两根电源引出线24、25分别并联接入各安装卡槽31处的正极41和负极42。本技术中,既可使用外接交流电源为所述发光组件1供电,也可使用直流电池为所述发光组件1供电。于是,所述电源转换输出模块21在本技术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现有的电源处理模块,以实现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输出(即交流电源经接口23接入)、或者直接使用直流电源进行输出。所述发光组件1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外壳体10,在所述外壳体10内设置有发光元件11;还包括所述外壳体10上形成的外露的正极51和负极53,所述发光元件11的两个电源接线端12、13分别与外壳体10上的正极51和负极53电性连接。当各安装卡槽31分别对应卡设有发光组件1时,各发光组件1首尾合围形成边缘封闭的内空间100(如图1所示)。各外壳体10上的正极51和负极53分别对应与其所在的安装卡槽31处的正极41和负极4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电源组件2为各发光元件11提供电能。因本技术中呈竖立设置的发光组件1可作为屏障,该内空间100内可供存放小件物品,使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不仅具备照明功能,还具备了杂物收纳功能。而且,由于采用了发光组件1与安装卡槽31可分离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将各发光组件1自安装卡槽31中拔出,并与承载底座3一并拼合收纳,有效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同时,采用发光组件1与安装卡槽31分离式的结构,当任意一个组成部分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损坏的部件即可,减轻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中,所述安装卡槽31处的正极41为自所述安装卡槽31的底部中央向上突起的金属圆柱;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43,所述绝缘层43的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形成为所述安装卡槽31处的负极42。所述外壳体10则包括封闭的矩形的框架14,所述发光元件11设置于所述框架14内,并被贴合于所述框架14两个侧面的柔光板15封装。在所述框架14的一侧形成内凹的安装卡口16;在该内凹的安装卡口16中设置有外露的金属圆柱,所述金属圆柱形成为正极51;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52,所述绝缘层52的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形成为负极53。当所述外壳体10卡入所述安装卡槽31时,所述安装卡口16两侧相邻的框架161和对应的柔光板162卡入所述安装卡槽3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包括发光组件和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呈正多边形分布的多个安装卡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于每个安装卡槽内形成外露的正极和负极,且各安装卡槽内的正极和负极为并联电气连接;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元件;还包括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外露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个电源接线端分别与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当各安装卡槽分别对应卡设有发光组件时,各发光组件首尾合围形成边缘封闭的内空间;各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其所在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为各发光元件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灯具结构,包括发光组件和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呈正多边形分布的多个安装卡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于每个安装卡槽内形成外露的正极和负极,且各安装卡槽内的正极和负极为并联电气连接;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元件;还包括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外露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个电源接线端分别与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当各安装卡槽分别对应卡设有发光组件时,各发光组件首尾合围形成边缘封闭的内空间;各外壳体上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与其所在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为各发光元件提供电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转换输出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电源转换输出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串联后,其两根电源引出线分别并联接入各安装卡槽处的正极和负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槽处的正极为自所述安装卡槽的底部中央向上突起的金属圆柱;在该金属圆柱的外围环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套设的金属圈形成为所述安装卡槽处的负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封闭的矩形的框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并被贴合于所述框架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弋戈白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唐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