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04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包括轴承部件、拉板、驱动端泵盖、叶轮首级、蜗形体、筒体、叶轮二级、非驱动端泵盖、泵轴、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和紧固件;通过拉板、紧固件、驱动端泵盖和非驱动端泵盖,将蜗形体、叶轮首级、叶轮二级布置在筒体内部,并使蜗形体的进出口与筒体入口、筒体出口对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平衡孔结构,平衡孔结构将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介质引流至平衡孔返回泵入口管路,介质流经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平衡孔、非驱动端泵盖平衡孔,最终流出筒体平衡孔返回入口管线,其目的是将密封腔压力降低至泵入口压力,使配套的机械密封工作压力降低,节省采购机械密封成本。

Horizontal radial split volute double cylind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含有颗粒介质的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大流量两端轴承支撑、径向剖分、蜗壳式结构的单级、两级或三级离心泵,均采用单壳体铸造结构,当入口处于超高压并伴有高温的工况条件下,安全性能显著下降,影响泵的正常使用。同时在维修时,必须将两端轴承部件先行拆除,存在维修安装不便等问题。并且现有机械密封要求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双筒体泵,机械密封要求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大流量重工位双筒体离心泵。本技术主要利用压力平衡结构,从而将密封腔压力降低至泵入口压力,使配套的机械密封工作压力降低,节省采购机械密封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包括轴承部件、拉板、驱动端泵盖、叶轮首级、蜗形体、筒体、叶轮二级、非驱动端泵盖、泵轴、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和紧固件;通过拉板、紧固件、驱动端泵盖和非驱动端泵盖,将蜗形体、叶轮首级、叶轮二级布置在筒体内部,并使蜗形体的进出口与筒体入口、筒体出口对正;所述叶轮首级与叶轮二级沿轴向面对面设置,蜗形体进口位于两叶轮之间,且由蜗形体内的过渡流道将介质由蜗形体进口导流至叶轮二级的入口,蜗形体出口采用导流器结构;所述的非驱动端泵盖、筒体和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平衡结构包括平衡孔、密封腔和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所述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为叶轮二级的背部、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和非驱动端泵盖形成的高压区域,所述密封腔为泵轴和所述非驱动端泵盖间的密封区域;所述的平衡孔依次穿过筒体、非驱动端泵盖连通至非驱动端喉部衬套,使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内的介质通过平衡孔引流至所述筒体外部。进一步地,所述非驱动端喉部衬套设置于所述非驱动端泵盖内壁,位于所述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和密封腔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泵轴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心,所述叶轮首级设置有所述泵轴上的驱动端一侧,所述叶轮二级设置于所述泵轴上非驱动端一侧;所述筒体的驱动端通过拉板设置有驱动端泵盖,非驱动端通过紧固件设置有非驱动端泵盖,所述驱动端泵盖和所述非驱动端泵盖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泵轴润滑转动的轴承部件。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驱动端泵盖、非驱动端泵盖、筒体均为单独锻造成型,性能可靠,承压能力高,可满足大流量、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条件。叶轮首级与叶轮二级沿轴向面对面设置可消除轴向力。蜗形体进口位于两叶轮之间,可提高径长比、结构紧凑,转子运行更可靠。当泵体维修时可将拉板及紧固件拆除,在不拆卸迸出口管路的情况下将泵体内转子整体由非驱动端抽出,安装维修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所述的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非驱动端泵盖、筒体、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带有平衡孔结构,平衡孔结构将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介质引流至平衡孔返回泵入口管路,介质流经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平衡孔、非驱动端泵盖平衡孔,最终流出筒体平衡孔返回入口管线。其目的是将密封腔压力降低至泵入口压力,使配套的机械密封工作压力降低,节省采购机械密封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非驱动端泵盖平衡孔设置于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与密封腔之间,可减少高温介质流入密封腔,降低密封腔工作温度,提高配套的机械密封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200m3/h以上、入口压力15MPa以上、介质温度200℃以上环境下,安全性更高维修方便的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可输送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含有颗粒的介质,运行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蜗形体出口导流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衡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部件,2、拉板,3、驱动端泵盖,4、叶轮首级,5、蜗形体,6、筒体,7、叶轮二级,8、非驱动端泵盖,9、泵轴,10、非驱动端喉部衬套,11、紧固件,12、蜗形体进口,13、过度流道,14、蜗形体出口,15、压力平衡结构,16、平衡孔,17、密封腔,18、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包括轴承部件、拉板、驱动端泵盖、叶轮首级、蜗形体、筒体、叶轮二级、非驱动端泵盖、泵轴、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拉板、紧固件、驱动端泵盖和非驱动端泵盖,将蜗形体、叶轮首级、叶轮二级布置在筒体内部,并使蜗形体的进出口与筒体入口、筒体出口对正;所述叶轮首级与叶轮二级沿轴向面对面设置,蜗形体进口位于两叶轮之间,且由蜗形体内的过渡流道将介质由蜗形体进口导流至叶轮二级的入口,蜗形体出口采用导流器结构;所述的非驱动端泵盖、筒体和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包括轴承部件、拉板、驱动端泵盖、叶轮首级、蜗形体、筒体、叶轮二级、非驱动端泵盖、泵轴、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拉板、紧固件、驱动端泵盖和非驱动端泵盖,将蜗形体、叶轮首级、叶轮二级布置在筒体内部,并使蜗形体的进出口与筒体入口、筒体出口对正;所述叶轮首级与叶轮二级沿轴向面对面设置,蜗形体进口位于两叶轮之间,且由蜗形体内的过渡流道将介质由蜗形体进口导流至叶轮二级的入口,蜗形体出口采用导流器结构;所述的非驱动端泵盖、筒体和非驱动端喉部衬套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径向剖分蜗壳式双筒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结构包括平衡孔、密封腔和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所述叶轮二级背部高压区为叶轮二级的背部、非驱动端喉部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关冰景宏亮郑全于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