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93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包括从上到下沿同一中心轴依次焊接连接的直段单桩、变径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直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的形状分别为圆筒状,变径段单桩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缩径段单桩的外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钢筋笼,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焊接,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环形的灌注空间,灌注空间内安装有混凝土质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小直径的缩径段单桩外壁套设环向钢筋笼,向钢筋笼环形空间内灌入混凝土,灌注空间内设置混凝土质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监控灌注质量,增大了单桩基础的刚度和水平承载性能。

An Implanted Single Pile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
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
技术介绍
当前,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电发展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都把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也将其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全国普查成果,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行业开发前景广阔。海上风电场风机基础的结构型式可分为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多柱基础、吸力式基础等。其中单桩基础一般指单根钢管桩基础,其受力分析明确,结构型式简单,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其埋入深度由水深和地质条件决定。国外风电场已经将单桩基础应用于0~40m水深海域,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高达8MW;国内风电场也已具备丰富的单桩基础软基海床建设经验。据统计,目前全球75%以上的海上风机基础均采用单桩基础型式。单桩基础主要承受风、浪等水平荷载作用,其水平承载性能是其适用与否的关键。由于整体刚度相对较小,桩身位移往往较大,在波浪、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较大,容易产生疲劳损伤甚至失效。针对机位处于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沿同一中心轴依次设置的直段单桩、变径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所述直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的形状分别为圆筒状,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直段单桩的底部与所述变径段单桩的顶部连接,所述直段单桩的外径与所述变径段单桩的顶面外径相同;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底部与所述缩径段单桩的顶部连接,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底面外径与所述缩径段单桩的外径相同;所述缩径段单桩的外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缩径段单桩外壁焊接,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缩径段单桩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环形的灌注空间,所述灌注空间内安装有混凝土质量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沿同一中心轴依次设置的直段单桩、变径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所述直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的形状分别为圆筒状,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直段单桩的底部与所述变径段单桩的顶部连接,所述直段单桩的外径与所述变径段单桩的顶面外径相同;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底部与所述缩径段单桩的顶部连接,所述变径段单桩的底面外径与所述缩径段单桩的外径相同;所述缩径段单桩的外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缩径段单桩外壁焊接,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缩径段单桩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环形的灌注空间,所述灌注空间内安装有混凝土质量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主筋和环状的箍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亮赖福梁刘蔚宋启明游先辉吴昀欧寅华郑师亮范夏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