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80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包括:轿架以及位于轿架内的厢体,所述轿架包括:轿底托架、位于轿底托架上方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连接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的副上梁、连接在第一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立梁、以及连接在第二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防倾斜拉杆,所述轿底托架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立梁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所述副上梁上安装有轿顶轮,所述轿顶轮与副上梁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在完整保留背包式轿厢井道利用率高的优势下,增加背包式轿厢的载重,提高背包式轿厢的运行速度,满足客梯的运行要求。

A Kind of Backpack Car with Shock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背包式梯型一般用于别墅梯领域,别墅梯速度低(V≤0.4m/s),载重小(载重≤400KG),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运动冲击很小,所以对电梯缓冲要求不高。常规的背包式别墅梯因为采用L型龙门架,轿底处加装减震橡皮比较繁琐,往往采用硬性连接来解决龙门架与厢体底部的固定,且整个厢体都没有减震垫的存在。近年来,背包式电梯凭借排布更紧凑,井道空间利用率更高的优势,慢慢的往客梯方向发展,尤其是加装梯市场对背包式电梯的需求更大。但是客梯往往要求更高的速度,更大的载重,电梯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客梯领域,背包式轿厢如果采用刚性连接(龙门架和轿底都无其他辅助缓冲装置),电梯的舒适性便无从谈起,振动、噪音都会比常规龙门架电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在完整保留背包式轿厢井道利用率高的优势下,增加背包式轿厢的载重,提高背包式轿厢的运行速度,满足客梯的运行要求。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包括:轿架以及位于轿架内的厢体,所述轿架包括:轿底托架、位于轿底托架上方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连接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的副上梁、连接在第一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立梁、以及连接在第二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防倾斜拉杆,所述轿底托架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立梁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所述副上梁上安装有轿顶轮,所述轿顶轮与副上梁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垫。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适用于背包式梯型,即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位于电梯井道的同一侧。本技术通过在背包式轿厢中设置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和第三减震垫,确保在背包式轿厢的运行过程中,厢体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在轿架或轿顶轮产生振动时,阻断振动向厢体内传递,改善厢体内乘客乘梯的舒适性。在背包式轿厢运行过程中,通过副上梁以及防倾斜拉杆改变电梯的运行受力,防止背包式轿厢运行过程中向无导轨侧倾斜,缓解导靴的磨损速度,降低背包式轿厢的运行噪音。曳引悬挂索(例如钢丝绳、钢带)通过带动轿顶轮转动,进行牵引轿架升降,通过第三减震垫降低轿架的运行振动幅度,减小运行噪音;轿架与厢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进行隔断,轿架的振动不能传递至厢体,减小厢体的运行振动幅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减震垫为四个,分别位于矩形的轿底托架的四个角。所述第一减震垫可以固定在轿底托架上,也可以固定在厢体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厢体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至少半包围对应的立梁,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安装支架和立梁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垫可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立梁上。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厢体固定连接的转接支架、以及与转接支架固定连接的立梁卡板,所述立梁卡板具有与立梁相配合的U形卡槽,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U形卡槽与立梁之间。曳引悬挂索带动轿架运动时,第三减震垫首先起到缓冲作用,减缓轿架在运动过程中随轿顶轮同步振动;轿架上行时,厢体由于惯性,通过第一减震垫下压轿架,轿架与厢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通过U形卡槽限制厢体的偏移,同时通过第二减震垫进一步减弱厢体的振动。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两个安装支架中立梁卡板的U形卡槽相对布置。每个立梁卡板上的第二减震垫为至少三个,且U形卡槽的各边上至少分布一个。作为优选,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通过贯穿第一条形孔的螺栓将转接支架固定在厢体上,通过贯穿第二条形孔和立梁卡板的螺栓固定连接立梁卡板和转接支架。通过转接支架将立梁卡板固定在厢体上时,通过调整螺栓在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中的位置,可以保证立梁卡板中U形卡槽与立梁的位置相匹配,适应电梯部件的安装误差。作为优选,所述副上梁垂直于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所述第一上梁、第二上梁和副上梁形成工字型支承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副上梁包括并排布置的两根横梁,所述轿顶轮位于两根横梁之间,轿顶轮的轮轴两端分别通过U形螺栓悬挂在对应横梁的下方,轿顶轮的轮轴与横梁之间设有所述第三减震垫。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减震垫包括叠置固定的刚性板和弹性垫,刚性板与轿顶轮的轮轴抵靠,弹性垫与横梁抵靠。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第三减震垫的共同作用下,使背包式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受力更均衡,加减速更平顺,噪音不容易传导到厢体内;2、能够在更高速度(额定速度≥0.4m/s),更大载重(额定载重≥400KG)下运行,且运行平稳,顿挫感降低,乘坐舒适度大大提升;3、极大改善井道利用率,使井道布局更紧凑,井道利用率>0.5(井道利用率=轿厢有效面积/井道面积),节省土建用地;也可以确保电梯运行效果符合客梯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中轿架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中轿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中安装支架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中安装支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中轿架与轿顶配合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B部放大图。图中:1、第二上梁;2、第一上梁;3、副上梁;4、防倾斜拉杆;5、厢体;6、第一减震垫;7、轿底托架;8、U形螺栓;9、轮轴;10、第三减震垫;10a、刚性板;10b、弹性垫;11、轿顶轮;12、安装支架;13、转接支架;14、第一条形孔;15、第二条形孔;16、立梁卡板;17、第二减震垫;18、立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包括:轿架以及位于轿架内的厢体5。如图1、图2a所示,轿架包括:轿底托架7、位于轿底托架7上方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梁2和第二上梁1、连接第一上梁2和第二上梁1的副上梁3、连接在第一上梁2和轿底托架7之间的立梁18、以及连接在第二上梁1和轿底托架7之间的防倾斜拉杆4。如图1、图2a所示,轿底托架7和厢体5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6,第一减震垫6为四个,分别位于矩形的轿底托架7的四个角。第一减震垫6为圆柱形,第一减震垫6可以固定在轿底托架7上,也可以固定在厢体5底部。如图3、图6、图7所示,立梁18和厢体5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17,厢体5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安装支架12。如图4、图5所示,安装支架12包括:与厢体5固定连接的转接支架13、以及与转接支架13固定连接的立梁卡板16,立梁卡板16具有与立梁18相配合的U形卡槽,第二减震垫17设置在U形卡槽与立梁18之间。两个立梁卡板16的U形卡槽相对布置,每个立梁卡板16上的第二减震垫17为四个,U形卡槽的两相对边上各分布一个第二减震垫17,U形卡槽的槽底分布两个第二减震垫17。第二减震垫17为圆盘形。如图4、图5所示,转接支架13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条形孔14和第二条形孔15,通过贯穿第一条形孔14的螺栓将转接支架13固定在厢体5上,通过贯穿第二条形孔15和立梁卡板16的螺栓固定连接立梁卡板16和转接支架13。如图2a、图2b所示,副上梁3垂直于第一上梁2和第二上梁1,第一上梁2、第二上梁1和副上梁3形成工字型支承结构。副上梁3上安装有两个轿顶轮11,每个轿顶轮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包括:轿架以及位于轿架内的厢体,所述轿架包括:轿底托架、位于轿底托架上方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连接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的副上梁、连接在第一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立梁、以及连接在第二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防倾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托架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立梁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所述副上梁上安装有轿顶轮,所述轿顶轮与副上梁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包括:轿架以及位于轿架内的厢体,所述轿架包括:轿底托架、位于轿底托架上方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连接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的副上梁、连接在第一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立梁、以及连接在第二上梁和轿底托架之间的防倾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托架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立梁和厢体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所述副上梁上安装有轿顶轮,所述轿顶轮与副上梁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为四个,分别位于矩形的轿底托架的四个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至少半包围对应的立梁,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安装支架和立梁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厢体固定连接的转接支架、以及与转接支架固定连接的立梁卡板,所述立梁卡板具有与立梁相配合的U形卡槽,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在U形卡槽与立梁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的背包式轿厢,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民邱建龙张文欣梁鑫旺陆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