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77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主要包括硬质罐体和弹性胶囊;其中,在自动循环稳流罐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分置于装置两端的两个管路,并在两端配置同向的止回阀,从而随着系统压力的多次波动,通过弹性胶囊的膨胀或收缩,把胶囊内的水反复吸入排出,实现了稳压稳流罐内部流体的完全循环更新;同时,通过在出水管路的止回阀前加装了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可以通过主动打开电动开关减压装置的方式,将装置内流体排放到系统的低压侧,从而实现了装置内流体的主动更新,并最终实现了在一定周期内,装置内部的流体可以自动或主动的全部更新,确保流体不发生变质。

A Two-End One-Way Inlet-Out Steady Pressure Current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
本技术涉及管网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及药品管网输送或加压的双端单向进出的新型稳压稳流罐。
技术介绍
稳压稳流罐是一种用于管网输送的装置,其主要由罐体、囊式橡胶隔膜、充气管阀、放气阀、进出水管、胶囊破裂检测装置、吊装环等组成,可以起到维持系统压力、智能补偿流体的流量等作用。现有的稳压稳流罐一般采用单一进出口,依靠系统压力波动,通过装置内弹性胶囊膨胀或压缩,流体被动进出装置。但是,由于现有稳压稳流罐只具有单一的进出口,使得装置内侧流体不能完全在一定周期内自动排出更新,当超过一定时间,便会导致装置内的部分流体因为不能自动与外界循环而发生变质毒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可以有效的保证流体不会因长时间滞留而引发的变质,且可以实现装置内流体的主动更新。上述的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包括自动循环稳流罐,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包括硬质罐体和弹性胶囊,所述弹性胶囊位于硬质罐体的内部;其中,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均与自动循环稳流罐相连通。上述设备中,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设置有同一方向的止回阀。上述设备中,所述出水管路还设置有电动开关减压装置,所述电动开关减压装置位于出水管路的止回阀与自动循环稳流罐之间。上述设备中,所述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阀和电动蝶阀。上述设备中,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设置有卫生胶囊安装检测口和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安装于自动循环稳流罐的硬质罐体上。上述设备中,所述压力检测机构为电接点压力表或者压力传感器,再或者电接点压力表与压力传感器的组合。上述设备中,所述硬质罐体为金属罐体,所述金属罐体与所述弹性胶囊彼此隔离。上述设备中,所述弹性胶囊设置有胶囊破裂检测装置。上述设备中,所述弹性胶囊为流体胶囊,且流体自流体胶囊的内部流通;所述金属罐体与流体胶囊之间填充有气体,所述胶囊破裂检测装置为漏水检测计且连接至金属罐体。上述设备中,所述弹性胶囊为充气胶囊,且流体自充气胶囊的外部流通;所述胶囊破裂检测装置为无水感应器。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通过采用了分置于装置两端的两个管路,且以此作为独立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并在两端配置同向的止回阀,从而形成了流体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流出式结构,可以随着系统压力的多次波动,通过胶囊的膨胀和收缩,实现稳压稳流罐内部流体的完全循环更新,进而确保了流体不会因长时间滞留而导致的变质;同时,通过在出水管路的止回阀前加装了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可以在电控系统检测到系统压力一定时间内比较平稳时,主动打开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将装置内流体排放到系统的低压侧,从而实现了装置内流体的主动更新,最终实现了在一定周期内,装置内部的流体可以自动或主动的全部更新,确保流体不发生变质。此外,通过漏水检测计对弹性胶囊进行漏水检测,可以在检测到弹性胶囊漏水后报警指示检修,避免装置流体不能自动更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新型稳压稳流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设置有电动开关减压装置的新型稳压稳流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新型稳压稳流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设置有电动开关减压装置的新型稳压稳流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循环稳流罐11.压力检测机构12.卫生胶囊安装检测口13.胶囊破裂检测装置2.进水管路3.出水管路4.止回阀5.减压阀6.电动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记载了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主要由自动循环稳流罐1构成,该自动循环稳流罐1包括硬质罐体和弹性胶囊,其中硬质罐体为金属罐体,弹性胶囊为流体胶囊,该流体胶囊位于硬质罐体的内部且两者彼此隔离。同时,弹性胶囊设置有胶囊破裂检测装置13。作为优选方案,在金属罐体与流体胶囊之间填充有气体,且本实施例中的胶囊破裂检测装置13采用了漏水检测计且连接至金属罐体。其中,在自动循环稳流罐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2和出水管路3,且进水管路2与出水管路3均与自动循环稳流罐1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中的新型稳压稳流罐在进水管路2和出水管路3上均设置有同向的止回阀4,以便确保流体可以自进水管路2流入,且自出水管路3流出,从而实现流体的不断更新。同时,为了实现系统压力平稳时的主动更新功能,在出水管路3上还设置了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电动开关减压装置位于出水管路3的止回阀4与自动循环稳流罐1之间,且主要包括减压阀5和电动蝶阀6。此外,本技术中的新型稳压稳流罐在自动循环稳流罐1上设置有卫生胶囊安装检测口12和压力检测机构11,且压力检测机构11安装于自动循环稳流罐1的硬质罐体上。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的压力检测机构11可以是电接点压力表,或者是压力传感器,再或者是电接点压力表与压力传感器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稳压稳流罐主要包含自动更新与主动更新两种流体更新方式,其中:当电控系统检测到系统压力并不平稳时,新型稳压稳流罐可以通过自动更新的方式来更新装置内的流体,具体原理为:(1)当系统压力上升时,位于自动循环稳流罐1内部的弹性胶囊会发生膨胀,使得装置外部的流体会由进水管路2挤入自动循环稳流罐1之内;(2)当系统压力下降时,位于自动循环稳流罐1内部的流体会通过弹性胶囊的压缩,由出水管路3挤出至自动循环稳流罐1的外部。当电控系统检测到系统压力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平稳时,则可以通过主动更新的方式来更新装置内的流体,此时仅需主动打开电动开关减压装置,装置内的流体便会排放至系统的低压侧,从而实现装置内流体的主动更新。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中流体自弹性胶囊外部流通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流体自弹性胶囊的外部流通,且相应的将弹性胶囊设置为充气胶囊。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稳压稳流罐同样包含了自动更新与主动更新两种流体更新方式,其中:当电控系统检测到系统压力并不平稳时,同样采用自动更新的方式来更新装置内的流体,具体原理为:(1)当充气胶囊内部的气体压力下降时,位于自动循环稳流罐1内部的弹性胶囊会发生收缩,使得装置外部的流体会由进水管路2挤入自动循环稳流罐1之内;(2)当充气胶囊内部的气体压力上升时,位于自动循环稳流罐1内部的流体会通过弹性胶囊的膨胀,由出水管路3挤出至自动循环稳流罐1的外部。当电控系统检测到系统压力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平稳时,则可以通过主动更新的方式来更新装置内的流体,此时仅需主动打开电动开关减压装置,装置内的流体便会排放至系统的低压侧,从而实现装置内流体的主动更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包括自动循环稳流罐,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包括硬质罐体和弹性胶囊,所述弹性胶囊位于硬质罐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均与自动循环稳流罐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单向进出型稳压稳流罐,包括自动循环稳流罐,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包括硬质罐体和弹性胶囊,所述弹性胶囊位于硬质罐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均与自动循环稳流罐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稳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设置有同一方向的止回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稳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还设置有电动开关减压装置,所述电动开关减压装置位于出水管路的止回阀与自动循环稳流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稳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开关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阀和电动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稳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循环稳流罐设置有卫生胶囊安装检测口和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孚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