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549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26
一种再转印打印方法,该方法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静态地或者以其他形式附着在再转印薄膜的转印层和/或附着在用于在再转印薄膜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色带上。在所述的方法中,一些或者所有未使用的再转印薄膜被重新缠绕回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和/或一些或者所有未使用的打印色带被重新缠绕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例如直到提交下一个打印作业。

Pollutant Control Method in Reprint Car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转印打印,其中,图像首先打印在再转印薄膜的转印层上,然后通过将再转印薄膜的转印层附着至基底的表面,并将一部分再转印薄膜从该表面上剥离,在该表面上留下包含有已打印的图像的转印层,从而将已打印的图像转印在该表面上。
技术介绍
再转印打印是一种用于在基底的表面上打印高质量图像的已知技术,该基底包括有塑料卡片型的基底。再转印打印的示例在美国专利6554044和8654164中进行了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所述描述的再转印打印方法可以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静态地或者以其他形式附着在再转印薄膜的转印层和/或附着在用于在再转印薄膜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色带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再转印打印方法可以在文档个性化机器(例如卡片打印机)中执行。在一个特定的特征中,一些或者所有未使用的再转印薄膜被重新缠绕回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和/或一些或者所有未使用的打印色带被重新缠绕回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例如直到提交下一个打印作业。直到先前已打印并已施加的图像的位置的一部分未使用的再转印薄膜和/或未使用的打印色带或者所有的未使用的再转印薄膜和/或未使用的打印色带可以被重新缠绕回到相应供应部上。通过将未使用的再转印薄膜和/或未使用的打印色带重新缠绕回到相应供应部上,可以防止污染物(例如灰尘和其他微粒)附着至再转印薄膜和/或打印色带,这样可以减少或防止污染物堆积在打印头上,并且防止污染物嵌入到打印在基底上的下一个打印图像中。在其他的特定特征中,一种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所述再转印卡片打印机具有从打印色带供应部提供的打印色带以及从再转印薄膜供应部提供的再转印薄膜,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打印色带将图像打印在所述再转印薄膜上,以产生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此后,将来自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打印的图像转印到卡表面上,以产生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以及将所述再转印薄膜重新缠绕到所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的位置和/或将所述打印色带重新缠绕到所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可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的一部分的再转印卡片打印机。图2为示出了再转印薄膜的示例性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再转印薄膜段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先前转印的已打印的图像以及索引标记的位置。图4A至图4C示出了在本文所描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中的再转印薄膜和打印色带的运动的示例性的次序。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所描述的再转印打印方法可以应用于在任意基底上的再转印打印,其可以从本文所描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中受益。然而,为了方便起见,下文所描述的基底可以为塑料卡,该塑料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卡(例如,信用卡、借记卡等)、驾照、国民身份证、商务识别卡、礼品卡以及含有对于持卡者所独有的个性化数据和/或含有其他卡片信息的其他塑料卡。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可以为护照页。所述再转印打印方法由再转印打印系统执行。在塑料卡作为基底的情况下,所述再转印打印系统也可以被视为卡片个性化机器或者卡片个性化系统,或者再转印卡片打印机。所述卡片个性化机器可以为桌面卡片个性化机器,其被设计为一次个性化一张卡片,例如,每小时个性化大约几百张或几千张卡片,或者所述卡片个性化机器可以为中央发行系统,其被设计为同时个性化多张卡片,例如每小时大约个性化几千张卡片。卡片个性化机器旨在包含个性化卡片和护照以及其他身份识别文档的机器。图1示出了配置为用于再转印打印的打印引擎10的示例。打印引擎10是卡片个性化机器的一部分,并且被称为再转印卡片打印机。可执行再转印打印的卡片个性化机器的示例在第2016/0300128号美国已公开的申请(申请日为2016年4月8日)中进行了描述,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再转印卡片打印机的具体结构和操作,包括有打印色带、再转印薄膜、在再转印薄膜上打印图像以及将已打印的图像转印到卡片的表面上,是已知的技术。图1中所示出的打印引擎10的配置包括打印侧,该打印侧包括打印色带供应部12和打印色带回收部16,所述打印色带供应部12提供单色或多色打印色带14,所述打印色带回收部16回收已使用的打印色带14。打印色带14直接经过打印头18,在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18可以是静止的,其将染料或颜料墨水从打印色带14转印到再转印薄膜20上。在打印之后,已使用的打印色带14最终缠绕在回收部16上。再转印薄膜20从再转印薄膜供应部22供应到再转印侧上,并且在完成再转印之后,剩下的薄膜最终缠绕在也在再转印侧上的再转印薄膜回收部24上。再转印薄膜20直接地穿过压印滚筒26,该压印滚筒26定位为与打印头18相对,并且在所示的示例中,压印滚筒26可以朝向打印头18并且远离打印头18运动,以在再转印薄膜20上进行打印期间,按压处在打印头18和压印滚筒26之间的再转印薄膜20和打印色带14。继续参见图1,一旦所需图案被打印在再转印薄膜20上,在其上具有已打印的图案的再转印薄膜20部分行进至转印台28,在该转印台28处,再转印薄膜20上的已打印的图案被转印到卡32的表面30上。在示例中,转印台28包括加热的转印机构34,例如转印滚筒,该加热的转印机构34能够朝向固定稿台36并且远离固定稿台36运动,该固定稿台36定位在卡行进或输送路径38(其由虚线描述)的相对侧上。随着再转印薄膜20和卡32被一起输送穿过加热的转印机构34,加热的转印机构34向卡32的表面30按压包含有已打印的图像的再转印薄膜20部分,从而将包括有转印层(其包含有已打印的图像)的再转印薄膜20层压在卡表面20上。再转印薄膜20和卡32随后被输送至剥离台40,该剥离台40包括剥离针或类似装置,并且在剥离台40处,一部分再转印薄膜20从卡表面30上剥离,从而在卡表面30上留下了包含有已打印的图像的转印层。最后,除去了已转印的图像的再转印薄膜20被缠绕在薄膜回收部24上。凭借卡输送机构(例如,滚筒组42),卡32沿着卡行进路径38输送。如果需要在卡32的两侧上打印,那么可以将卡再定位机构44(或者卡翻转器44)放置在卡行进路径38中的剥离台40的下游。卡再定位机构44可以接收卡32(例如在已打印的图像被施加到表面30上之后),并且翻转卡32(即,将卡翻转180度),从而使其相反面46朝上。卡32随后被输送回至转印台28的上游,从而将来自再转印薄膜20的打印的图像再转印打印到表面46上。在不需要在表面46上进行打印的实施例中,也不需要卡再定向机构44,或者卡32可以输送经过卡再定向机构44,而不需要翻转卡32。继续参见图1,可以设置用于感测再转印薄膜20、打印色带14和卡32的运动的各种传感器。例如,可以设置用于感测再转印薄膜20上的一个或多个索引标记(在下文描述)的传感器50。也可以设置位于转印台28的上游并且用于感测再转印薄膜20上的一个或多个索引标记(在下文描述)的其他传感器52。此外,可以设置用于感测打印色带14上的一个或多个索引标记(在下文描述)的传感器54。另外,可以设置沿着转印台28的上游的卡行进路径38并且用于感测卡32的传感器56。传感器50和传感器54分别用于感测再转印薄膜20和打印色带14,以在再转印薄膜20上开始进行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所述再转印卡片打印机具有从打印色带供应部提供的打印色带以及从再转印薄膜供应部提供的再转印薄膜,所述污染物控制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打印色带将图像打印在所述再转印薄膜上,以产生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此后,将来自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打印的图像转印到卡表面上,以产生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以及将所述再转印薄膜重新缠绕到所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的位置和/或将所述打印色带重新缠绕到所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3 US 62/425,7211.一种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所述再转印卡片打印机具有从打印色带供应部提供的打印色带以及从再转印薄膜供应部提供的再转印薄膜,所述污染物控制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打印色带将图像打印在所述再转印薄膜上,以产生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此后,将来自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打印的图像转印到卡表面上,以产生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以及将所述再转印薄膜重新缠绕到所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的位置和/或将所述打印色带重新缠绕到所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再转印薄膜重新缠绕到所述再转印薄膜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再转印薄膜的已使用段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打印色带重新缠绕到所述打印色带供应部上并至少到达所述打印色带的已使用段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索引标记打印到所述再转印薄膜上并与所述已打印的图像分离开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再转印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大·K·扎博罗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恩图鲁斯特咨询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