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11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机,特别涉及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包括机架、气缸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气缸铰接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二连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个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混合机的门轴固定,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通过长度调整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将第二连杆设计成长度可调的结构,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连杆的长度来调节卸料门的缝隙,保证密封。

New Open Door Linkage Mechanism of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特别涉及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属于饲料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混合机开门机构为普通开门连杆机构:气缸驱动三联件连杆机构带动卸料门绕门轴旋转。其不足之处在于,长时间使用卸料门变形下垂导致卸料门闭合不严,存在的间隙、漏料,且三联件连杆机构无法调整使卸料门闭合,无法保证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三联连杆机构无法调整,长时间使用使得卸料门闭合不严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卸料门间隙的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包括机架、气缸和连杆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气缸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二连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个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混合机的门轴固定,所述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通过长度调整机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端部上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第二端部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的长度调整机构包括同时穿过通孔和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的螺栓和第一端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栓的端部配合有平垫圈和第三螺母,所述的螺栓上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设有弹簧垫圈。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端部为第一连接叉,第二端部为第二连接叉,所述的第一连接叉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螺柱,所述的第二连接叉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螺柱,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柱上的第一螺母和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柱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柱端部和第二螺柱的端部共同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螺柱和第一螺母为左旋螺纹,第二螺柱和第二螺母为右旋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和机架之间通过气缸尾座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和机架之间通过连杆座铰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将第二连杆设计成长度可调的结构,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连杆的长度来调节卸料门的缝隙,保证混合机卸料门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混合机开门三联件连杆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连杆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4是是第二连杆的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5是第二连杆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6是是第二连杆的实施例2的爆炸图。其中,1、机架,2、气缸,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41、第一端部,42、第二端部,43、螺栓,44、平垫圈,45、第三螺母,46、弹簧垫圈,47、第一连接叉,471、第一螺柱,48、第二连接叉,481、第二螺柱,49、第一螺母,410、第二螺母,411、双头螺母,5、第三连杆,6、门轴,7、气缸尾座,8、连杆座。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现有技术混合机开门三联件连杆机构示意图,长时间使用卸料门变形下垂导致卸料门闭合不严,存在的间隙、漏料。如图2~6,一种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包括机架1、气缸2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第三连杆5,气缸2铰接在机架1上,气缸2的活塞杆头部与第一连杆3铰接,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第二连杆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连杆3铰接,另一个与第三连杆5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5的另一端与混合机的门轴6固定,门轴6上固定安装有卸料门,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之间通过长度调整机构连接。气缸2和机架1之间通过气缸尾座7铰接,第一连杆3和机架1之间通过连杆座8铰接。长度调整机构具有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3~4,第一端部41上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螺纹孔,第二端部42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通孔,长度调整机构包括同时穿过通孔和螺纹孔的螺栓43,螺栓43和第一端部4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43的端部配合有平垫圈44和第三螺母45,螺栓43上在第一端部41与第二端部42之间设有弹簧垫圈46。实施例2:如图5~6,第一端部41为第一连接叉47,第二端部42为第二连接叉48,第一连接叉47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螺柱471,第二连接叉48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螺柱481,调整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柱471上的第一螺母49和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柱481上的第二螺母410,第一螺柱471端部和第二螺柱481的端部共同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母411。其中,第一螺柱471和第一螺母49为左旋螺纹,第二螺柱481和第二螺母410为右旋螺纹。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气缸(2)和连杆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第三连杆(5),所述的气缸(2)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的气缸(2)的活塞杆头部与第一连杆(3)铰接,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第二连杆(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连杆(3)铰接,另一个与第三连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5)的另一端与混合机的门轴(6)固定,所述的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之间通过长度调整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气缸(2)和连杆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第三连杆(5),所述的气缸(2)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的气缸(2)的活塞杆头部与第一连杆(3)铰接,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第二连杆(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连杆(3)铰接,另一个与第三连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5)的另一端与混合机的门轴(6)固定,所述的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之间通过长度调整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新型开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部(41)上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第二端部(42)沿第二连杆(4)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的长度调整机构包括同时穿过通孔和螺纹孔的螺栓(43),所述的螺栓(43)和第一端部(4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栓(43)的端部配合有平垫圈(44)和第三螺母(45),所述的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波黄杰蒋姗姗史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昌粮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