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98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且不能调节有效辐照距离的问题。它包括舱顶架,在舱顶架下端设有周向封闭的舱体侧围,在舱体侧围的下端设有底面,舱顶架、舱体侧围和底面合围形成供人体整体进入并平躺的红外辐照舱室,舱顶架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舱顶架上连接有能驱动红外辐照舱室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红外辐照舱室呈悬臂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治疗中与治疗后有效将病人与外界隔离防止感染且可以调节辐照距离的优点。

Infrared whole body hyperthermi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
技术介绍
热疗仪是通过加热人体组织来实现临床疗效的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促进伤口愈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射频电感式双热源全身热疗系统[201220287831.8],包括红外发热罩和电感式射频治疗单元两部分,所述红外发热罩由内外壳体和内外壳体之间填充的保温层构成,在整个红外发热罩内壳体的表面贴附有一层采用不可见光低温电热薄膜构成的红外发热源;所述电感治疗单元包括置于红外发热罩内的治疗床和嵌入在床表面的射频热源,该射频热源采用面积可调换的饼状射频电感治疗单元。在上述方案中,能利用红外渗透进人体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对其他疾病进行辅助治疗,但是在上述方案中,红外发热罩为开放式罩体,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与外界环境向联通,而病人尤其是有外伤疮口的病人需要在相对封闭且无菌的环境中治疗,将病人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易引发交叉感染,且辐照源不能根据病人的体型控制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顶架,在舱顶架下端设有周向封闭的舱体侧围,在舱体侧围的下端设有底面,所述的舱顶架、舱体侧围和底面合围形成供人体整体进入并平躺的红外辐照舱室,所述的舱顶架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所述的舱顶架上连接有能驱动红外辐照舱室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的红外辐照舱室呈悬臂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红外辐照装置固定在舱顶架上且位于红外辐照舱室外侧上方,在红外辐照舱室上设有位于红外辐照装置正下方的透光盖板,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热疗辐照灯头。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红外辐照装置包括灯头安装座,所述的灯头安装座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热疗辐照灯头,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位于灯头安装座侧部,且热疗辐照灯头的侧壁与灯头安装座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的灯头安装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灯头安装座侧部固定有与灯头安装座内部贯通的引线管,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的电源线穿经灯头安装座内部后自引线管汇总穿出,所述的引线管固定在舱顶架上。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灯头安装座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筒体,在中空筒体的上端固定有上盖板54,在中空筒体的下端固定有下盖板,所述的中空筒体的中部内侧固定有中间板,所述的中间板上设有与热疗辐照灯头数量相等的穿线孔,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的电源线分别穿过对应的穿线孔后进入引线管中,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包括呈圆柱状的灯罩桶,所述的灯罩桶内设有热疗辐照光源;所述的中空筒体的外侧设有数量与热疗辐照灯头相同的弧形凹口且弧形凹口沿着中空筒体外侧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弧形凹口沿着中空筒体的外侧纵向延伸至中空筒体两端;所述的灯罩桶设于弧形凹口内且弧形凹口与灯罩桶外侧壁相吻合。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红外辐照装置的各个热疗辐照灯头并联地连接于辐照控制器上,所述的辐照控制器上连接有测量电路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和超温报警模块,所述的测量电路模块上连接有位于红外辐照舱室内的体温传感器,所述的体温传感器为腔内体温探头,当体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体温阀值时所述的超温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且辐照控制器控制红外辐照装置停止工作。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辐照控制器还连接有预热循环系统,所述的预热循环系统设于红外辐照舱室内且位于红外辐照舱室的一端,所述的预热循环系统包括电供暖装置、至少一个舱内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的电供暖装置和风扇均与辐照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舱内温度传感器与测量电路模块相连,所述的舱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红外辐照舱室内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阀值时所述的超温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且辐照控制器控制电供暖装置停止工作。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舱体侧围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舱顶架上,所述的舱体侧围包括第一长侧面、第二长侧面、第一短侧面和第二短侧面,所述的第一长侧面和第二长侧面相对置,所述的第一短侧面和第二短侧面相对置,所述的第一长侧面、第二长侧面、第一短侧面和第二短侧面合围形成所述舱体侧围,所述的第一短侧面上设有当第一短侧面向内翻转后可供使用者头部伸出的头部开口,在头部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可将头部开口封闭的封盖片;所述的第一长侧面包括第一头部侧面和第一身体侧面,所述的第一头部侧面一边与第一短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头部侧面另一边与第一身体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一身体侧面另一边与第二短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二长侧面包括第二头部侧面和第二身体侧面,所述的第二头部侧面一边与第一短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二头部侧面另一边与第二身体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二身体侧面另一边与第二短侧面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第一身体侧面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的第二身体侧面外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短侧面与第一头部侧面和第二头部侧面分离、第二短侧面与第一身体侧面和第二身体侧面分离、第一头部侧面与第一头部侧面分离、第二头部侧面与第二头部侧面分离、封盖片与头部开口分离时,所述的第一短侧面可向内翻转覆盖于使用者肩部,所述的第二短侧面可向内翻转覆盖于使用者脚部,所述的第一身体侧面和第二身体侧面可交替向内翻转覆盖于使用者身体上,且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相互可拆卸连接,从而将使用者包裹;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毛面条或勾面条,至少一条毛面条或勾面条位于靠近第一头部侧面一侧,至少一条毛面条或勾面条位于靠近第二短侧面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勾面条或毛面条,至少一条勾面条或毛面条位于靠近第一头部侧面一侧,至少一条勾面条或毛面条位于靠近第二短侧面一侧;当第一身体侧面和第二身体侧面交替向内翻转覆盖于使用者身体上时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的毛面条或勾面条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勾面条或毛面条一一对应设置且毛面条与勾面条相互粘连。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第一头部侧面和第二头部侧面中至少有其一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一身体侧面和第二身体侧面中至少有其一设有进入开口,所述的进入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可将进入开口封闭的门面;所述的底面由柔性材料或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的底面与舱体侧围连为一体或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舱顶架上设有环形毛条或环形勾条,所述的舱体侧围上端敞口处设有环形勾条或环形毛条,所述的舱顶架上的环形毛条或环形勾条与舱体侧围上端敞口处的环形勾条或环形毛条相互粘连;所述的红外辐照舱室内设有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的隔断帘,所述的隔断帘将红外辐照舱室分隔成沿红外辐照舱室纵向分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当人体位于红外辐照舱室内时人体头部位于第一腔室,其余部分位于第二腔室,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位于第二腔室处;所述的隔断帘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的隔断帘可拆卸地设置于红外辐照舱室内。在上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中,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舱顶架上的升降立柱,所述的升降立柱与基座在竖直方向活动相连,所述的升降立柱与基座之间设有液压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升降驱动机构上连接有设于基座上的升降控制开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顶架(1),在下端设有周向封闭的舱体侧围(2),在舱体侧围(2)的下端设有底面(3),所述的舱顶架(1)、舱体侧围(2)和底面(3)合围形成供人体整体进入并平躺的红外辐照舱室(4),所述的舱顶架(1)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5),所述的舱顶架(1)上连接有能驱动红外辐照舱室(4)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6),所述的红外辐照舱室(4)呈悬臂式连接于升降机构(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顶架(1),在下端设有周向封闭的舱体侧围(2),在舱体侧围(2)的下端设有底面(3),所述的舱顶架(1)、舱体侧围(2)和底面(3)合围形成供人体整体进入并平躺的红外辐照舱室(4),所述的舱顶架(1)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5),所述的舱顶架(1)上连接有能驱动红外辐照舱室(4)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6),所述的红外辐照舱室(4)呈悬臂式连接于升降机构(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5)固定在舱顶架(1)上且位于红外辐照舱室(4)外侧上方,在红外辐照舱室(4)上设有位于红外辐照装置(5)正下方的透光盖板(7),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5)具有至少两个热疗辐照灯头(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5)包括灯头安装座(9),所述的灯头安装座(9)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热疗辐照灯头(8),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8)位于灯头安装座(9)侧部,且热疗辐照灯头(8)的侧壁与灯头安装座(9)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的灯头安装座(9)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灯头安装座(9)侧部固定有与灯头安装座(9)内部贯通的引线管(10),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8)的电源线穿经灯头安装座(9)内部后自引线管(10)汇总穿出,所述的引线管(10)固定在舱顶架(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头安装座(9)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筒体(11),在中空筒体(11)的上端固定有上盖板(),在中空筒体(11)的下端固定有下盖板(12),所述的中空筒体(11)的中部内侧固定有中间板(13),所述的中间板(13)上设有与热疗辐照灯头(8)数量相等的穿线孔(14),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8)的电源线分别穿过对应的穿线孔(14)后进入引线管(10)中,所述的热疗辐照灯头(8)包括呈圆柱状的灯罩桶(15),所述的灯罩桶(15)内设有热疗辐照光源(17);所述的中空筒体(11)的外侧设有数量与热疗辐照灯头(8)相同的弧形凹口(18)且弧形凹口(18)沿着中空筒体(11)外侧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弧形凹口(18)沿着中空筒体(11)的外侧纵向延伸至中空筒体(11)两端;所述的灯罩桶(15)设于弧形凹口(18)内且弧形凹口(18)与灯罩桶(15)外侧壁相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5)的各个热疗辐照灯头(8)并联地连接于辐照控制器(19)上,所述的辐照控制器(19)上连接有测量电路模块(20)、显示模块(21)、输入模块(22)和超温报警模块(23),所述的测量电路模块(20)上连接有位于红外辐照舱室(4)内的体温传感器(24),所述的体温传感器(24)为腔内体温探头,当体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体温阀值时所述的超温报警模块(23)发出报警信号且辐照控制器(19)控制红外辐照装置(5)停止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照控制器(19)还连接有预热循环系统(25),所述的预热循环系统(25)设于红外辐照舱室(4)内且位于红外辐照舱室(4)的一端,所述的预热循环系统(25)包括电供暖装置(26)、至少一个舱内温度传感器(27)和至少一个风扇(28),所述的电供暖装置(26)和风扇(28)均与辐照控制器(19)相连,所述的舱内温度传感器(27)与测量电路模块(20)相连,所述的舱内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红外辐照舱室(4)内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阀值时所述的超温报警模块(23)发出报警信号且辐照控制器(19)控制电供暖装置(26)停止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侧围(2)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舱顶架(1)上,所述的舱体侧围(2)包括第一长侧面(29)、第二长侧面(30)、第一短侧面(31)和第二短侧面(32),所述的第一长侧面(29)和第二长侧面(30)相对置,所述的第一短侧面(31)和第二短侧面(32)相对置,所述的第一长侧面(29)、第二长侧面(30)、第一短侧面(31)和第二短侧面(32)合围形成所述舱体侧围(2),所述的第一短侧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平郭勇亮柴海燕廖惠鹏武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通用海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