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89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可伸缩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固定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倒立的伞状的废液回收装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直杆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锁止结构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解决换药装置的方便移动和停止,可以抬高和降低以适应患者的身高,同时需要防止受伤的肢体滑脱,还可以收集液体的伤口体液和冲洗废液等需要。

A special dressing change device for limbs in burn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烧伤科的四肢换药需要患者把肢体放置好,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换药装置为患者提供合适的体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换药装置需要方便移动和停止,可以抬高和降低以适应患者的身高,同时需要防止受伤的肢体滑脱,还可以收集液体的伤口体液和冲洗废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具体结构如下: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可伸缩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固定座,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肢体放置孔,所述肢体放置孔内壁上设有弹性垫;所述底座上设有倒立的伞状的废液回收装置,所述废液回收装置包括若干直杆组成的伞形骨架和设有所述伞形骨架上的防水层,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直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环形槽内;所述防水层上设有呈中心辐射状的若干疏水带;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直杆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锁止结构的万向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有环形积液槽,所述积液槽上设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连接放液管,所述放液管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放液管配合的塞子。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药品容置槽,另一侧设有材料回收槽,所述药品容置槽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液孔,所述材料回收槽的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若干固定挂钩。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材料回收槽靠近所述固定座中央的位置设有竖直的挡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鹅颈管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端”、“底部”、“一端”、“外”、“水平”、“内”、“上”、“上部”、“后端”、“两端”、“水平”、“下方”、“内部”、“下端”、“下方”、“下部”、“上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解决换药装置的方便移动和停止,可以抬高和降低以适应患者的身高,同时需要防止受伤的肢体滑脱,还可以收集液体的伤口体液和冲洗废液等需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废液回收装置收集的废液的实时排出,以及实现在线清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有药品存储槽和材料回收槽,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还可以收集用过的固体的器械垃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设有LED灯提供照明,方便观察和处理患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废液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固定圆环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废液回收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废液回收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底座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底座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的底座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以上附图中各图的比例尺并不统一,为了观看清楚,各图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缩放。图中,底座10、支撑杆20、固定座30、肢体放置孔31、弹性垫32、废液回收装置11、直杆12、防水层13、环形槽14、疏水带15、固定圆环21、固定孔22、万向轮16、环形积液槽131、放液管132、塞子133、药品容置槽301、材料回收槽302、漏液孔303、固定挂钩304、挡板305、LED灯310、鹅颈管31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可伸缩的支撑杆20、位于所述支撑杆20顶端的固定座30,其中,所述固定座30上设有肢体放置孔31,所述肢体放置孔31内壁上设有弹性垫32;所述底座10上设有倒立的伞状的废液回收装置11,所述废液回收装置11包括若干直杆12组成的伞形骨架和设有所述伞形骨架上的防水层13,所述底座10上设有环形槽14,所述直杆12的一端设有所述环形槽14内;所述防水层13上设有呈中心辐射状的若干疏水带15;所述支撑杆20上设有固定圆环21,所述固定圆环2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直杆12配合的固定孔22;所述底座10底部设有带锁止结构的万向轮16。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使用时移动到合适位置,锁好万向轮,调整支撑杆把固定座上升至患者合适的高度,同时把直杆一端从固定孔中抽出,打开废液回收装置。然后把患者的需要换药的肢体放置到固定座上的肢体放置孔中。医护人员揭开纱布,进行伤口的擦拭、冲洗、重新涂抹药膏等处理,伤口渗出的液体和冲洗液向下流入废液回收装置的防水层上。可以调整固定座继续处理别的患者。不使用时,从废液回收装置中吸走废液,冲洗干净,调整支撑杆下降,把直杆一端插入固定孔中收起废液回收装置,打开万向轮移动至合适位置,锁好万向轮。肢体放置孔使得肢体不会向两侧滑脱,弹性垫使得患者防止肢体舒适。疏水带实现辅助导流,使得废液快速流下。本技术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解决换药装置的方便移动和停止,可以抬高和降低以适应患者的身高,同时需要防止受伤的肢体滑脱,还可以收集液体的伤口体液和冲洗废液等需要。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防水层13的内侧设有环形积液槽131,所述积液槽131上设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连接放液管132,所述放液管132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放液管132配合的塞子133。本实施例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可以实现废液回收装置收集的废液的实时排出,以及实现在线清洗,直接向防水层喷洒清洗液即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座30的一侧设有药品容置槽301,另一侧设有材料回收槽302,所述药品容置槽301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液孔303,所述材料回收槽302的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若干固定挂钩304。本实施例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固定座设有药品容置槽和材料回收槽,可以直接从药品容置槽中拿去辅料、棉签、各种药膏、生理盐水等器材,用过后直接丢入材料回收槽中固定的垃圾袋里。可以通过消毒液对药品容置槽冲洗消毒,废液可以沿漏液孔被废液回收装置收集。本实施例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设有药品存储槽和材料回收槽,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还可以收集用过的固体的器械垃圾。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所述材料回收槽302靠近所述固定座30中央的位置设有竖直的挡板305。本实施例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挡板305可以防止投放固态医疗垃圾到材料回收槽时弹出到药品存储槽中,防止药品存储槽被污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座30上设有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可伸缩的支撑杆(20)、位于所述支撑杆(20)顶端的固定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0)上设有肢体放置孔(31),所述肢体放置孔(31)内壁上设有弹性垫(32);所述底座(10)上设有倒立的伞状的废液回收装置(11),所述废液回收装置(11)包括若干直杆(12)组成的伞形骨架和设有所述伞形骨架上的防水层(13),所述底座(10)上设有环形槽(14),所述直杆(12)的一端设有所述环形槽(14)内;所述防水层(13)上设有呈中心辐射状的若干疏水带(15);所述支撑杆(20)上设有固定圆环(21),所述固定圆环(2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直杆(12)配合的固定孔(22);所述底座(10)底部设有带锁止结构的万向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可伸缩的支撑杆(20)、位于所述支撑杆(20)顶端的固定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0)上设有肢体放置孔(31),所述肢体放置孔(31)内壁上设有弹性垫(32);所述底座(10)上设有倒立的伞状的废液回收装置(11),所述废液回收装置(11)包括若干直杆(12)组成的伞形骨架和设有所述伞形骨架上的防水层(13),所述底座(10)上设有环形槽(14),所述直杆(12)的一端设有所述环形槽(14)内;所述防水层(13)上设有呈中心辐射状的若干疏水带(15);所述支撑杆(20)上设有固定圆环(21),所述固定圆环(2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直杆(12)配合的固定孔(22);所述底座(10)底部设有带锁止结构的万向轮(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科四肢专用的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亭王淑君申传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